苏亚丽
41032119790403****
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以及高新技术一直在快速地发展升级,人民的物质生活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建筑住宅工程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要想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与水准,就必须保证其建设施工的技术先进、质控过关。这样一来,才有利于持续推进建筑兴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发展,将有越来越多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因地制宜地使用适合自己的施工技术。
1当今社会建筑物的特点
1.1产生了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产生的最初原因是环境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为了保护环境,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变,以减少环境污染为主,由于我国的建筑领域涉及到的范围和项目比较多,成为了社会和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建筑行业为了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始产生了生态建筑。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建筑需要与本地的现有资源相契合,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辅相成。
1.2运用智能建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便捷,企业在建筑领域也加大了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建筑领域应用智能技术,使得建筑工程的各种项目不仅高效安全,还能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技术上不断进行完善,改善了建筑工程内部的总体环境,为人们和社会带来了各种便利。
1.3发展绿色建筑
自从建筑领域产生了生态建筑之后,人们对建筑的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与其它技术有所区别,项目种类繁多,并且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建筑领域发展绿色建筑可以说是一项重大的突破。绿色建筑在建筑的过程中选取的材料都是以环保为主,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改善了人们与资源紧张的关系。
2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的技术特点
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施工是项目具体的施工重要组成成分,项目部是施工方的核心部门。保证工期按时完成,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施工体系与精干的领导班子。对施工流程中的全项目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安排,妥善协调好各项工作内容,有序推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2.1.1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广
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较,公共建筑智能化建设涉及的领域更广,包括电气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导致了对公共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难度较大。当下我国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涉及建筑智能化领域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较慢。
2.1.2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快
虽然我国科技水平快速发展,但由于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发展处于初期,发展时间也不长,导致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体制。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模式方面,由于采用传统的技术施工模式,技术施工模式的效率然比较低,从而造成了技术施工成本高的局面,并且智能化水平低。
2.2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问题
2.2.1安全技术生产技术施工制度不落实
施工的现场安全技术施工需要从项目的安全技术生产技术施工制度入手,但是往往很多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生产责任不明、奖惩不分明、制度不完善;一些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施工制度流于形式,安全措施整体都是不到位的;同时班组的检查、项目检查都是欠缺的,整体导致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较为薄弱,项目的施工往往存在较大的潜在隐患。
2.2.2施工材料监管不足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更为复杂,施工材料种类多元,数量繁杂,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受制于当前材料管理规则和流程的不完善,施工材料监管实效性差。表现为材料采购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浪费严重等。施工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及隐蔽性工程中的劣质材料使用监管不到位,为整个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3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新型材料的出现与应用
工程开工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到材料的选择与采购工序。对于日新月异的建筑工程市场,建材的更替也较为频繁。因此,建筑工程的承包单位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预算许可范围等限定条件对建筑材料进行挑选。当下在建材行业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有高强度材料与轻型材料。高强度材料适用于需要承重的结构中,而轻型材料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为减轻建筑自重,或用于需要浪费的工序中。出现上述情况时,选择轻型材料就有利于缩短运输建材的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且轻型材料的安装与拆卸一般不需要用到大型吊机。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骨料混凝土便是问世时间不长的新型材料,影响了我国现代大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与建设。
3.2建筑工程技术趋于信息化、自动化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持续发展升级,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应用上了现代计算机技术。而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技术也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利用先进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与自动化功能,使得未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将会趋于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提前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验算,根据验算成果来规避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确保每一项建筑工程都可以安全竣工并质量过关。
3.3建筑工程技术趋于国际化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趋于密切。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技术也需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进而去实现国际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在合作互赢的大背景下促进国内建筑工程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样一来,也有助于国内优势技术通过集成的形式突破技术壁垒,达成全球合作交流的局面。在施工技术的开发研究阶段,国家间的合作商议使得国际间的技术交易更有利于为各国建筑工程建设添光增彩。除此之外,节能环保、科学发展一直都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遵循的标准主题。建筑企业建设符合国家生态要求的工程,维系绿色环保的风格,尽可能地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资源代替高污染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国内建筑工程行业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并且跟上国际主流脚步,获得国际认可也有利于自身发展。
3.4建筑工程技术趋于绿色环保化
目前,建筑领域涉及到的工程施工范围很大,比如整体结构设计、建筑屋面施工、室内装修、电气管道铺装等。但无论是哪个工程,都不止需要考虑施工成本等经济效益,还要考虑该项目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等社会效益。结合实际工程要求,尽可能地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优方案,把能耗降到最低。以此同时,在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就必须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实地勘测并研究,在发现存在环境等问题时,必须向上级单位汇报,并积极召开研讨会进行问题解决的讨论,进而在不耽误工期进度的同时不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施工团队在选用器械时也需要尽可能地挑选对环境污染低的环保科技设备,并采用绿色节能的环保建材。有效地使用施工技术、设备与建材,才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否则将事倍功半且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愈发严重。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技术绿色环保化的必然趋势。
结语
建设的项目工程应当秉持安全技术生产的原则,结合预防、治理的方针对策为一体,全面优化企业的安全施工进程,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重要的一环。近年以来我国的安全技术生产和工作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应当保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倡导安全技术生产、安全技术施工的理念,从企业技术施工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宋倩.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居舍,2018(14):18.
[2]沈冲.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J].居舍,2018(11):18.
[3]于清.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建设科技,2018(0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