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凤
身份证号码:41272419910416****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应结合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要求,强化各项技术在其中应用力度,通过合理技术改善建筑工程施工僵局,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各部位质量安全和稳定性。当然借助创新技术还可以延长建筑工程整体使用寿命,满足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创新
引言
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施工时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并且不同部位施工要求存在差异。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差异和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条件下强化各项技术在其中应用力度,通过合理技术降低建筑工程各部位施工难度,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整体建设水平。同时还应遵循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要求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优化创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内涵得以彰显。
1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动性以及固定性,其中,流动性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一切可能出现的流动因素,包括参与施工的人员,相关建筑规范等等,这是由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规模,极易因一些不可控因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应施工人员的数目及工种,建设施工标准也会出现变化。而固定性则体现在,无论上述内容怎样变化,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是不变的,尤其是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工艺技术,固定性会更强。其次,建筑工程体现出一定的渐变性,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建筑施工技术也出现相应变化,以此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之国外建筑理念的渗透,这也就使得渐变性这一特点更加明显。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季节气候、环境不同以及地质条件的显著差异,大部分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着不同的软土地基。地基是整个施工项目的核心工作,建筑施工部门要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问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严格做好建筑物的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软土地基的处理需要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首先,充分了解软土地基的特性,充分了解当地的季节气候和环境。其次,要根据软土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常见处理方法有混凝土注浆浇筑技术、化学加固等。最后,根据实际软土地基施工类型,详细分析具体情况,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质量和工程稳定性,减少因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经济损失。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贯穿在各个建筑环节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施工能力,掌握入模倾倒的要求,吊斗口要与地面保持适合距离,防止在钢筋混凝土倒入时对钢筋的骨架形成刮蹭,给钢筋造成一定损害。其次,考虑到混凝土的特性,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以防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再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振捣棒要按照振捣的标准顺序进行,避免出现漏下的现象。最后,如果施工现场的温度过高,短时间内无法做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就要停止浇筑。
2.3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建筑内部进行防水处理,尤其是洗手间、浴室和厨房的位置。采用混凝土注浆技术对防水部位进行注浆处理,能够使墙体具有一定的减震和稳定的作用。首先,选择收缩性较低的水泥,配比上合理的粗细骨料,再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对储水量比较多的建筑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施工。
施工过程中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浇筑方式,从坡脚对墙进行浇筑,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密实性和施工质量。借助微型平板振动器设备,按照1/3的搭接方式自上而下进行振捣。其次,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处理防水施工要把防水基层进行抹平处理,避免混凝土填充部位出现松动或凹凸不平的情况,不仅影响整体美观,还会影响施工质量。最后,对建筑墙体要进行刷防水漆的处理,防止建筑墙体出现掉灰等现象的出现。在施工中应注意的是,地漏排水部位的排水层在施工时要比防水层要低,根据施工需求并设置好排水的坡度。涂抹防水前,注意对建筑基层表面的清理,重点清理管道根部和排水口等比较难清理的位置。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3.1创新施工理念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必须针对合理要求制定合理理念,并遵循各项要求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理念,使得有关部门可以在创新理念支持下开展相应工作,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各项工作的连贯性和契合度,确保有关部门可以遵循合理要求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突出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效果,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创新理念有所了解,严格遵循各项创新理念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严防建筑工程施工出现问题。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理念创新时,也应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规章条例达到合理状态,方便有关部门遵循合理规章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创新管理,从而改善建筑工程施工问题。
3.2创新施工机制
对原有的建筑工程创新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进行提高的重要保障措施。其一,要求建筑工程主管部门构建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激励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引导建筑工程事业朝着创新方向主动发展。其二,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机制多么完整,最终在实际的施工中不可缺少技术人员的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呈现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整体偏低的现象,对施工技术的了解存在“知其已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在广泛运用的新技术的背景下,必须加强人员的培训学习,使众多工作在一线的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熟练掌握新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而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3创新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和实际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施工技术创新。通过针对技术的持续创新,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要求负责施工的建筑单位必须突破思维的传统模式和施工技术的传统理念。在工程项目的展开过程中,对钢筋的结构、地基以及混凝土等具有一定技术性的关键点都能全面掌握,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对这些问题采用创新性的建设方式,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对人力和进度等各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通过大胆革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不但可以使建筑企业收获相当丰厚的利润,还有效防止了对人们现实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使企业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将各类现代化施工技术融入建设中。因此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需要长期坚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健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对技术现存问题进行解决,采取合适的策略提高应用效果,不断提升整体的施工建设效率,使工程建设能够符合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范思钰.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3):258.
[2]贺华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的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27):131-132.
[3]黄润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538(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