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业
身份证号:4408831981091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土地资源也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之一,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在持续提升,人民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解决资源稀缺和建筑工程安全性等问题,在如今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都应用了深基坑支护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结构稳固性的提升,也让建筑物整体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对此,务必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进一步落实,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应用进行了细致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 引言
现阶段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成持续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高楼大厦数量也持续增多,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以及建筑物的数量呈持续增多的趋势,因此,相关人员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视程度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深基坑作业的难度系数也随之增加,为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以及稳定性,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方面必须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
2 深基坑支护技术操作的特点
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前提是对施工前的参数进行认真勘察。因为深基坑施工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开展的,同时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及水文特征都会严重影响到深基坑施工安全性,因此在施工前期,测量与勘察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可以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性。测量与勘察地质条件的数据非常复杂,数据信息量较大,这就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人员的支护技术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深基坑施工期间,危险性操作比较多,因此必须要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操作,假设没有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操作,则会产生深基坑工程支护不力的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假设深基坑的深度增加,则基坑支护的压力就会变大。假设深基坑的深度增加,则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应力需求就会变大,对基坑支护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使用钢板作为支撑进行的深基坑支护方式,主要使用一种表面带有槽口的型钢,在深基坑开挖时,使用该材料在需要挡土的地点进行支护施工,同时,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还需要持续打入钢板,从而保证挡土效果。钢板桩支护的施工技术相对简便好操作,而且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钢板桩支护对施工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钢板桩支护只能在7m深度以内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使用,若基坑深度过大就会导致其侧向应力有所上升,进而会导致钢板桩所承受的压力过大,造成受压变形甚至是断裂问题。除此之外,钢板桩在软土土质中也表现出了不甚理想的支撑效果,可见钢板桩并不适合在软土深基坑建设中使用。与此同时,钢板桩支护在整个深基坑施工结束之后需要拔除,这一拔除操作会导致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问题,进而导致建筑物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板桩支护技术不是常用技术。
3.2 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这一技术的应用,需要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对孔隙比超过1.0和水量符合标准的土体结构进行搅拌,以此对原有的土体特性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有效提高土体结构的稳定性。也正因为如此,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比较适用于软性土体结构的支护施工中。在应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时,虽然能够有效利用原有的土体,不需要使用过度的水泥材料,而且也不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时,应当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准确性。
3.3 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方法
混凝土灌注桩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对浇灌面的高度和强度做好严格的计算,并确定钢筋的数量和保护层是否到位。对上面杂乱的物质进行清理,确认各个方面都没有问题的时候才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大致分为两大类,通常在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时候比较常见。最常见的技术是钻孔灌注桩,即在地面上使用专业的机械开个孔,然后再对其灌注进行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去改变操作的方式。沉管灌注桩技术是先把钢管放到土层之中,然后利用钢管成孔,也是通过钢管对土层的挤压,让钢管和土层之间紧密相连,从而增加这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3.4 土钉墙施工技术
土钉墙实施作业技术手段创建的支护构架,主要经过土体、混凝土与土钉等作业实施用材组成。钉墙施工技术可有效承载上层土壤产生的压力,可保证深基坑与边坡的稳定性,确保作业实施空间的安全。土钉墙施工技术具有投入成本少、结构轻、柔韧性强等特征,土钉墙成为目前建筑项目工程中运用较为普遍的深基坑支护作业实施手段。(1)应对作业实施区域的土方进行高效测量,再安置钻杆与钻孔,清理钻孔内部杂物,插入土钉,最终实施深基坑支护相关的检修保养作业。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顺序进行作业,规避产生混乱,影响施工质量。(2)进行基坑开挖作业时,需要遵循设计方案规范化要求,对木桩进行画线工作,在开挖过程中每隔30m应设置一条积水沟,方便后期排水体系的设置和运作。(3)需要经过排水管的掩埋完成排水网络的创建。(4)钢筋安置工作完成后,需要注重混凝土面层的喷洒作业。
4 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质量
4.1 加强对变形位置的观测
首先,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对施工变形问题重点观测,主要观测位置是基坑边坡位置变形、地下管线变形以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等,通过收集并分析这些观测数据,可以帮助施工团队更加充分的掌握深基坑支护施工效果。其次,需要对出现变形问题的位置进行及时控制和修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以此为根据进行处理。最后,需要专业人员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同时不断完善施工方案,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建筑工程稳定性。
4.2 深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有必要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保护,并在施工期间摆放警告标志以指示完井,以免井遭到损坏或被土方掩埋;为保证设置的降水井的数量可以使基坑降水达到明显效果,需将单井试验抽水工作做好,并明确渗透率去除系数K值;泵送作业时,应及时切断高于开挖面的井管,并定期对泵进行维护,更换不能正常工作的泵。在开挖土方时,应避开井点,融合人工开挖,提高开挖效率;基坑内设置降水井,井管应通过结构楼层,降水施工完毕后封口,并保障良好的封井效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进行全面剖析,保障其施工质量,最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应依据深基坑支护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进而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推动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银忠.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40-41.
[2] 李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12):92-93.
[3] 勾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18.
[4] 张掌书.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