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邵立民
[导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机制和优势,并分析了其在建筑机械中的混凝土施工的用途,以提供相关员工的参考。

        邵立民
        哈尔滨大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为满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需求,建筑建设项目逐步走向技术型发展和多功能方向,这也就使建筑师提出了对建筑项目质量的提高需求,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因此,它广泛用于建筑。本文简要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机制和优势,并分析了其在建筑机械中的混凝土施工的用途,以提供相关员工的参考。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建筑工程;施工
        前言:在目前的阶段,随着建筑项目的规模扩大,桩基的轴承功率较高,而其承载力难以满足工程结构的要求。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建筑桩基的最大承载能力,给建筑工程提供了很大便利。因此,它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设中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实际重要性。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1.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机理
        在施工设备领域,桩基础建设是一般建筑工程的基础之一。与其他结构技术相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能保持无振动,尺寸灵活,没有土壤密封和高载体束体,适合施工企业。但在钻孔桩的建造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堆积的沉淀物之间的非钢结构和尖端会产生阻力,将严重影响钻孔的桩基础的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利用新型设备的建设技术越来越多,更适用于目前的结构。在混凝土完备后应该铸造铸闸形成,通过预先构建的发条将液体的紧固注入。同时在高压的作用下,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会对完全结合的地壳产生影响,然后增强堆周围的土壤质地,可有效改善轴承的强度,减少沉降。
        1.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主要加固效应
        (1)巩固效应。通过随后的注浆,挤压,渗漏和压实,可对在钻孔桩的建造过程中形成的沉淀物和污物进行破碎,这些沉淀物和污物可以形成固体,从而增加了钻孔桩的强度和密度。
        (2)填充胶结效应。当灌浆在灌浆后渗入中等的沙子和卵石时,可填充地层颗粒间的孔隙,并使它们粘结在一起,从而提高桩的总体承载能力。
        (3)加筋效应。对于一些小层,破裂将导致砂浆形成砂浆网络,从而可以增强土壤并增加其强度。
        (4)密封效果好。对于某些粉质粘土层,由于涂层中颗粒间的孔很小,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就会增加密封性。
        1.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1)方便施工操作。在施工设备中,保留作用桩技术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建筑面积的地质要求相对较低。
        (2)降低建设成本。与其他技术相比,基础的施工方法,直径和桩的长度较小,当一堆基础以相同的强度和载体容量时使用的建筑成本更低。一方面它减少了钻井深度,有效地避免刚性地质形成的交点,加快运输基金建设的进展。另一方面,在潜在设计的阶段,可有效地填充桩堆的孔,提高桩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减少诸如加固的材料的数量,所以建设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
        (3)负载能力强。借助离子的发条设计,可有效解决传统铸造桩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堆侧的泥质皮革,在桩的底部沉淀。底部轴承的底部增加,桩坯的轴承令人惊讶地改善。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在采用快门的施工技术后,土壤层的载体功率可增加30%?70%。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步骤
        2.1采用后注浆施工
        在早期阶段建造的困境期间,各种缺陷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如发生沉淀,产生污垢,周围的岩体底部会受到干扰和地下水的影响等。采用后注浆施工,以改善桩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底部甚至能使得介质更加均匀。同时还能提高桩尾部的承载能力和桩的周边的有效负载,并确保桩的均匀性,保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后注浆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是如何在桩柱里注入一定数量的水泥悬浮液,使其保持在合适的用量。


        2.2注浆管安装施工工艺与制作
        注浆注水管的安装技术和注水管的制造分为三个工艺:(1)在管道末端制作花管以进行砂浆的注水;(2)在管道中间做一根直管进行固定(3)在管道上进行非切口连接以进行固化。橡胶模具、塑料薄膜或胶带应在管道制造过程中用于固化,这可很好地覆盖花管的两侧,然后用细铁丝缠住花管,以防止泄漏,当使用浇注管时,侧壁位置也应设计为6~7毫米的排水孔,可提供水溶液,从而减少溶液对灌浆管的压力。无缝焊管和直径为25或30mm的镀锌管被选为管道固化的主要材料。对不同的建筑项目,直径可根据特殊的施工条件进行调整。由于管道的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因此必须严格检查管材的铺设质量。
        2.3压水试验
        为保证完成后清洗整块桩的工艺,在清洁前须检查底座的光滑性。在试水前,打开单向阀,检查是否正常使用,清除单向阀周围的垃圾,土壤等。为防止外来物落入管道中。如发现孔损坏,倒塌或膨胀在深基座周围,则水压试验应在安装整体桩前进行,使用水压冲洗和灌注管道中的混凝土。在水压试验期间,专业技术人员须记录挖掘土壤的条件和在注水时破坏压力的意义。
        2.4灌注桩注浆工程
        灌浆后建造整体桩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整体桩的灌浆。整体桩的灌浆成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整体桩的灌浆非常重要,在建造整体桩时应特别注意灌浆。准确执行操作的每个细节,在对整块桩进行灌浆之前,必须正确准备并解决与灌浆压力和灌浆中水泥与水的比例有关的问题,以及可能影响整块灌浆质量的任何因素。还应考虑确保施工缝灌浆的质量。
        3.灌注桩后注浆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控制钻孔施工质量
        为确保施工人员现场铸造桩施工质量,规范钻井技术,我国出台了《施工桩基金会定额;技术规范》。根据施工实际,对开口的深度和直径进行调整,避免开口坍塌,提高工程质量。
        3.2保证注浆管以及制作设备质量安全
        想做好工作,必须首先充分利用设备。还须具有良好的施工计划,且使用的设备必须可靠。灌浆施工高度依赖现代设备,使用高压注浆搅拌机和泵时,必须严格检查设备类型,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为安全起见,可将设备放置在水泥结构中,以确保安全,高效。另外在管道完成灌浆后,应在使用前将其密封。经检查后,只能在灌浆后才能使用。
        3.3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放置混凝土之前,应该仔细检查砂浆的密度,以确保其满足放置要求。混凝土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过多或太少不能保证施工要求,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浇筑量的变化,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4控制压水试验质量
        液压测试最好在单体桩浇注后大约五天进行,当时浇注混凝土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打开存根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记录打开时主高压泵阀门值的变化,并观察打开存根时发生的情况,以便为以后设计中使用的数据做好准备。
        3.5注浆施工控制
        在灌浆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灌浆人员必须密切注意灌浆量,因为如果灌浆量超过或未达到标准,将对下一次施工产生潜在的危险,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灌浆,以确保灌浆准确,使偏差最小。
        3.6检查桩基注浆后情况
        完成其他结构后,应检查桩基浇筑的质量。整体式桩的承载力测试完成后的20天,施工人员须在接受之前检查桩的每个结构部件的施工记录,然后再进行验收。
        结语:随着在各种工程中不断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日趋完善。该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将提高企业建设项目的质量,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相信在未来更多的实践中,技术会更加完善,对建筑企业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2014(06)
        [2]相秉志,成瑞凤.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