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李登权
[导读] 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目标也会随之实现,因此针对该技术具体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李登权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中开始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利于建筑施工环节资源浪费现象的有效减少,同时也能使建筑施工给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污染有效降低,加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简单的工序和高安全性,所以受到了建筑领域的认可和青睐。通过该技术能确保建筑物多样化建筑形式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也能推动建筑工程产化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除此之外,预制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要求相符,能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目标也会随之实现,因此针对该技术具体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为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新一轮发展。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建筑企业跟随时代步伐进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需不断优化和创新建筑施工技术,如此才能保证现代化建筑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作为当前阶段建筑行业较为推崇的新型技术之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切实促进了建筑物新颖度及美观性的有效提高,并且也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破坏度,因此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也为建筑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
        在工厂生产梁、板、柱等构件,进而向施工现场运输构件,使构件组装工作在施工现场完成的一种建筑形式就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以结构形式为主要依据,该种形式建筑类型较多,如钢结构、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而以构件形式为主要依据,该种形式建筑类型则可以分为砌块、集合、板材等建筑类型。通过施工方案的合理选择,能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及工业化、集成化生产目标得以逐步实现,为节能型、绿色化建筑发展提供推动作用[1]。
二、项目概况
        某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占地面积约为2.4w㎡,建筑面积约为5.9w㎡,在该项目中有1个独立地下车库、1个社区服务方、6栋高层住宅建筑,项目建设过程,整体结构是以预制装配式为主,约有高达17&以上的预制率。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为确保建设质量与预期目标相符,必须要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借助技术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保障整体建筑质量(图1为项目施工流程图)。

图1.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流程图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一)预制构件场外运输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首要环节就是预制构件场外运输,工厂内完成预制构件制作的情况下,第一,以构件实际情况为依据,注意运输车辆的科学选取,为车辆与构件尺寸及承重等方面要求切实相符提供保障。第二,在道路情况和周边居民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同时构件运输过程需注意固定工作的积极开展,该环节缓冲层的设置也十分必要[2]。第三,构件装卸的过程中,以小心谨慎等原则为主,避免损坏构件,同时注意因受力不均而造成车辆倾覆现象的有效防止。第四,特殊构件应特殊对待,比如说一些大而细长的构件,需注意水平支架的设置,使运输过程的损伤情况有效避免。场外运输预制构件的环节,为保障智能化及先进性水平有效提高,可高效利用大数据及传感器等技术,科学记录构件情况,而在构件有损伤情况发生时,注意及时修补工作的积极开展。


(二)预制构件堆放
        向施工现场运输预制构件的情况下,科学处理构件堆放问题,为堆放过程构件损坏现象的发生提供预防作用。开展堆放工作时,第一,为堆放场地的平整度及坚实性提供保障,借此使构件受力不均现象有效避免,同时现场注意排水设施的设置,使积水影响构件性能的现象有效避免[3]。第二,堆放构件过程,垫实最下层构件,并且为了能够便利起吊工作,预埋起吊构件的布置应以朝上状态为主。第三,综合考量构件安装顺序,为堆放位置不会影响正常施工提供保障。第四,应用叠放方式处理预制构件时,要为最下层构件及垫块等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提供保障。第五,布置方法选择过程,为保障科学性,需以构件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复杂墙体为例,可选择竖向布置方式应用;以物架为例,可选择整体绑扎堆放法应用。
(三)预制构件吊装
        吊装环节,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将吊装位置选择工作做好,通常来说,为保障构件性能,需在弯距最小处设置吊装点位,而在吊装的构件是以柱构件为主时,因该类构件体型较小,此时为保障起吊工作能够便利开展,可通过单调点直接开展吊装,之后以正负弯距相等原则为依据进行科学规划[4]。其次,科学选择吊装方式,该环节应综合考量构件特征及起吊机械、吊具类型等,进而可选择的吊装方式有平调、直调、翻转等。需注意,开展吊装工作时,在发现构件存在不对称的情况时,可选择附加吊点及辅助掉线等方式应用,为整体平衡性提供保障,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正负弯巨差。
(四)预制构件安装
        安装预制柱。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预制柱的环节,首要工作就是将垂直度调整工作做好,为有效开展柱、承台、梁等连接工作,可在端部位置设置型钢,同时通过预制柱及承台底部螺栓组件的应用,使调整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确保整体施工效率大幅度提升。其次,剪力键的设置也十分必要,主要原因在于剪力键具有良好的抗剪性,将其设置在柱底,能大幅度提高预制柱抗剪力[5]。
        安装预制梁。安装预制梁时,要想为吊装梁均匀受力提供保障,使吊装环节预制梁开裂现象的发生得以有效避免,可选择型钢辅助法应用,为构件之间的及时连接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型钢的应用也能使整体构件受力性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安装预制梁环节,还应全面分析具体受力情况,并在预制梁两端设置钢板及钢筋,为有效增强梁的抗剪力及抗弯力提供有利条件。
        安装预制板。安装预制板时,施工的前期应将标注及整理工作做好,借此使得因组织不当导致的工期延误现象有效避免,同时施工环节需要以图纸要求编号为依据,开展吊装预制板处理工作,并为场地科学布置提供保障。吊装环节可铺装水泥浆层,有效减少吊装环板的拉应力。除此之外,预制板安装过程的接缝处理工作也十分关键,对于就位的预制板来说,应该以设计要求为依据,科学安放附加钢筋,而在完成水电线管埋设工作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方可开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中通过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利于构件工程施工安全性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建筑施工质量也能得到切实保障,使施工工期有效缩短,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逐步实现。基于此,后续建筑项目开发过程,可在该种技术应用方面加大推广力度,同时具体应用时注意施工各环节的严格把控,确保顺利完整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为工业化发展的建筑行业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张科,任琳,刘彦明,牟银山.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保温板反坎现浇带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21):50-51.
[2]王玉.探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17(30):103-105.
[3]彭姝慧,尹健,赵尔康,杨敬.浅谈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9):95-96.
[4]张伟民.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6):101-102.
[5]国秀英.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6):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