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 陈应霆
[导读] 在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大家的生活环境。

        陈应霆
        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人民政府 527300
        摘要:在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大家的生活环境。其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容,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起点,同时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对建设整体的规划要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建设的管理以及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性,以此有效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本篇文章则针对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乡规划;建设;思考
        引言:在目前,我国各地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已经逐渐开始落实,但是在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目前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布局混乱,农村卫生环境较差等一系列现象,导致整体的城乡建设的进度较慢。要想有效促进城乡规划的稳步发展,就要能够保证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治理,同时要实施有效的乡村规划管理,只有全面分析乡村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建设的稳步发展。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目标。若想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就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要重视美丽农村的建设。农村建设是中国建设的起点,通过建设农村,打破农村“脏”、“穷”、“土”三个标签,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1]。并且,还要积极改变过去长期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建设的城乡分治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工业对乡镇农业的带动作用,通过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并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这也充分说明建设美丽农村的重要意义[2]。
        二、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村民的素质比较差,思想认识不够明确
        村民的素质是发展农村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仍然有很多乡村群众对乡村的建设认识不足,在思想上仍然处于“井底之蛙”。同时,一些民众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其自身的文明素质较差,在房屋修建的过程中不遵循科学,一直处于封建迷信的思想,对乡村建设工作不够理解,不愿意支持和配合,甚至存在抵触的情绪。同时一些村庄干部对村庄建设存在偏差,认识较为肤浅,认为农村建设而就是建造房屋,对民众思想素质的建设和农民产业与经济收入等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3]。
        (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比较混乱
        大多数乡镇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都没有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在不够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同时,部分村民在建房时,基本上都处于没有规划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乡镇居民对住房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村民开始建设新房,没有经过批准,违法占用耕地建造房屋,任意选择地势和房屋风格。导致整体村庄的住房布局非常混乱,房子的大小和颜色也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浪费了土地资源[4]。
        (三)资金匮乏,主导产业乏力
        很多的村庄都没有主导的产业,农村的经济比较困难,则村庄的建设就更加困难,这样就容易导致村庄中的年轻人多数都出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村庄人口流失严重。特别是贫困地区,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几乎为零,由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不足,不能够有效支持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这对美丽乡镇的建设任务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5]。
        (四)农村环境卫生较差
        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的整体环境卫生缺乏打理,多数村庄的民众都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随地乱扔垃圾已经成为常态,家中的生活用水并没有专门的排污管道,而是直接将水倒在河沟里或者前屋和后屋的空地上,部分村民养牲畜和家禽时,没有进行圈养,家禽和牲畜随地大小便,还有一些敞开的农村厕所,蝇蛆乱窜,污染了附近的环境和空气,臭气难闻[6]。


        三、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和引领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布局上,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当地的村庄特点、人文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等等一系列真实的情况进行考量,比如一些农村能够发展旅游业,一些则能发展农业,一些可以发展工业,针对不同乡镇的不同特点进行发展。同时,在打造建筑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与景色,让建筑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良好的结合,以此最大化发展乡村本身的特点。并注重加快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改造,从体制上积极进行转型,在改造过程中要统一规划和部署,需要考虑到村民的需求,帮助农民解决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二)规范农村村民的建房
        建房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工程,在建造房屋之前需要民众能够遵守相关的法律,同时要求大家统一建房的风格,在建房的位置上要合理进行规划,保护耕地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破坏周边的环境。在农民建房的过程中,乡镇街道要组织农村建房的巡查队,避免出现违法建房和占用耕地的现象,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家的建房情况。并有效推进农村集中建房。
        (三)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打造优美卫生的村庄环境
        环境卫生的建设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要大力实施宜居家园建设行动,注重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对村内中存在的垃圾以及残垣断壁进行彻底的清理,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集中到附近的垃圾箱和垃圾站,对乡村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出现“脏”“乱”“差”这一环境现象。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山林和河流的治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当地的旧有资源和传统人文文化也要进行良好的保护。对于部分公共区域要设置保洁人员,并组织村民在一些空旷的土地上种植花草树木,打造优美的环境。
        (四)选择合适的方向,结合当地特点做好产业支撑
        村民经济的提高也是建设美好乡村的前提之一,在基础的建筑和环境上进行打造之后,就需要针对村庄内的产业进行打造。结合当地的特点,开发特色的农村产业,比如乡村旅游,民宿,农业体验等等;依托当地资源,积极探索可以长远发展的项目,促进当地的就业的同时提高经济,以此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收入。
        (五)加大农村资金的投入
        建设产业和环境打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聘请公共区域打扫的保洁人员以及垃圾集中处理的工作人员也同样需要,因此资金是建设美好农村中必不可少的。所以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环境和设施。同时积极鼓励当地的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和捐助。
        (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对其积极进行思想教育
        村民的素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在村庄街道要适当贴一些有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语,注重提高村民素质的同时也要对其积极传播学习和上进的思想意识,使其能够学会走出自己旧有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摸索正确赚钱和创业的道路,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促使自身的不断进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其有利于推进农业的发展方式和转变。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要重视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予解决。只有有效规范农民建房,积极优化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重视提高农民的素质,并大力发展农村的产业,才能有效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N]. 中国建设报,2020-12-28(005).

[2]陈祖强. 建设美丽乡村回应美好期待[N]. 湄洲日报,2020-12-14(B02).

[3]林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助力新时代乡村美好生活[N]. 嘉兴日报,2020-11-13(004).

[4]李勇. 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N]. 联合日报,2019-07-19(002).

[5]田万顷.提升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97-99.

[6]秦峰,张广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社区发展模式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