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勇
身份证号码:44088319891005****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管理理念的应用,以及管理方法的创新,能够为建设单位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为背景,建筑企业开始从管理方法的创新层面摸索新的管理策略,同时将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新时期建筑行业管理活动的发展出发,对建筑行业管理方法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就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展开讨论,希望对建筑领域的管理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问题;智能化
引言
在信息化技术取得重要研发成果以及实践成绩的背景下,各个行业开始探索信息化变革道路,并从行业信息的充分利用以及市场规律的预测等维度出发,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对建筑行业而言,管理理念的滞后以及先进管理方法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其生存环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切实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与资源条件创造额外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必须直面新时代下工程管理对方法创新的需求,制定正确的管理方针,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加快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面临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
智能化理念的融入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可行的实施方向。从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看,仍然有部分企业过于追求建设活动的经济效益,将生产活动的利润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一要务”,而忽略了建筑质量控制、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在市场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的契机之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功能以及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衡量建筑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要推行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建筑企业就必须正确理解新时代下行业管理理念的发展以及质量管理目标的深刻内涵,摒弃传统的、错误的管理观念,更新自我认知。
1.2 信息管理混乱
信息的高效管理是管理过程智能化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要保证信息管理的效率以及信息的充分利用,建筑企业就必须围绕整个建筑工程的生产活动以及行业的经营特色展开分析,明确工程管理的各项技术参数以及其他配套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渠道。从工程项目的特征来看,工程过于复杂,工程量较大,工程涉及的特殊条件较多等客观事实的存在,给项目的信息采集以及数据挖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项目管理不仅受到设计、施工等多个阶段、多方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的突发状况,还可能带来额外的信息管理问题。例如,对于施工成本的管理,造价人员不仅需要关注施工过程的各项成本花费,施工设计方案是否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匹配,各类物资的采购方案以及施工设备、设施的采购、租赁方案是否合理,都应当被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此类项目的实施过程涉及大量的信息,一旦出现信息采集过程缺失以及数据的真实性问题,企业的信息管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2]。对此,建筑企业要正视信息管理与智能化发展之间的关联,从主观层面建立对信息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在清晰地意识到数据采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治理信息管理混乱现象的有效措施。
2 新时代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路径
2.1 建立明确的目标
从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建筑企业对管理方法创新的需求入手进行分析,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应当能够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加透明、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继而提高项目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控制建筑施工活动的各项成本花费。基于客观事实对智能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筑企业在推行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围绕以下内容制定可靠的管理目标:(1)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或者管理活动科学性、規范化程度的提升;(2)为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参考;(3)尽可能减少管理活动对专业人才的依赖,提高数据采集以及信息分析的效率,继而降低工程建设活动给管理人员带来的数据计算压力,实现管理人员的重心偏移,更加高效地组织整个项目管理活动。
2.2 建立智能化管理制度
智能化管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获得的重要参考,相较于常规的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管理对管理信息的充分利用以及管理活动科学性、效能的提升有着更加显著的优势。而智能化管理的应用,仍然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首先,在智能化管理背景下,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无疑会影响现行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其次,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充分体现智能化理念,深入贯彻智能思想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最后,从全过程管理视域来看,智能化管理需要涵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资料的采集等各个环节,保证智能化管理覆盖整个建筑施工活动。
2.3 现场智能化管理的实现
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在智能化管理理念下,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引入有助于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智能系统,同时完善现场管理数据的采集渠道,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以设施建设为例,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管理需要重点围绕指纹门禁系统、红外线周界报警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管理模块的设计与研发,同步更新智能化管理所需的设备。指纹门禁系统的核心是智能化的指纹考勤机,相较于一般的考勤机,智能化设备的优势在于动态记录现场人员的考勤、出工状况,由系统自动完成考勤数据的记录、统计,并形成考勤报告,供管理人员随时查看、下载。红外线周界报警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施工现场构建起能够稳定运行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一旦出现入侵等突发情况,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信号,为现场警力以及值守人员的迅速反应提供一定的保障。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重点在于建筑工地的有效监控,为了保证监控数据的全面性,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地的结构布局合理设置监控点,并根据监控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控设备的类型,以及数据采集、回传方案。相较于传统的人员监督方式,视频监控发现违规操作以及安全隐患的效率更高,结果更加准确,搭配相应的智能软件,现场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监控系统传回的画面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以及违规操作,并及时将图片、视频片段发送给现场的管理人员,以便管理者能够及时纠正违规操作,保证安全生产环境。
3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结合工程建设相关信息对整个建设活动进行约束的过程,其目的是控制建设过程的安全隐患、质量隐患,并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管理方法的创新,为自身的发展以及竞争实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以智能化管理为契机,建筑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理念与智能管理目标,抓住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管理创新的需求,构建完善的智能管理体系,依靠现有智能软件、智能设备的支持,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张益栋, 张善才. 浅谈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5):28.
[2] 汤小花. 浅谈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 信息周刊, 2019(19):0025.
[3] 李学超. 浅谈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9, (024):37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