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0期   作者:李京
[导读] 预制装配是一种快速施工技术,在未来建筑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李京
        贵州红利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50002
        摘要:预制装配是一种快速施工技术,在未来建筑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预制装配技术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有较大区别,为此重点对预制装配技术中的构件施工、装配施工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装配式房屋的优惠措施的推出,政府增加了对装配式房屋的支持,并且在建筑行业中不断出现新的装配式技术和高质量应用案例。装配式房屋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可能是未来建筑行业市场的重要方向。可以根据建筑物设计单位的要求,例如从区域、结构、材料、装饰和其他部分,优化装配式建筑物并设计建筑物系统。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物的发展,对装配式建筑物结构的抗地震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业主提供结构安全可靠的装配式建筑物产品。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反映了设计、生产、建造和管理的重要性。整个过程需要标准化、扩展、构造和增强。在工业化的建筑系统中,建筑单位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来协调设计标准,以解决传统制造技术遭受挫折的实际问题,并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不断加强装配式房屋的建设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
        从理论层面解释,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配合常规施工技术完成施工的建筑。该建筑结构主要通过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拼接形成,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工业化加工制成后于现场完成装配的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所应用的混凝土结构中包括梁、板、柱体等,许多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也需要通过混凝土主体结构进行拼装。为了避免装配构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形成机械性损伤,运输环节需要安排专业的运输车辆,由专业的运输车辆,将这些预制构件运送到指定施工区域后,在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会完成构架的拼接与吊装,并将其运送至指定部位,并与孔洞及预留插筋进行对应。在构件就位后,开始进行灌浆浇筑,从而将多个独立的预制构件拼接为完整的构建体系,那么整个建筑的强度就会得到提升。从根本上来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属于一种规模化、集成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使建筑本身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有效完善。
        2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优势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体系还不完善,在研究中借鉴大量国外数据资料,根据现有资料,从施工速度和造价两方面将装配式建筑结构优势概括如下:一是节约用工。当前现有资料显示,以往在工程建设中,每平方米需要约20个工时时间,而装配式建筑在同样工作内容下只需11.5个工时,节约近一半左右的工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二是缩短工期。5层的住房建筑按照传统施工方式需要240d左右完工,而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拼接等方式开展施工,施工工期只需180d,两者相比较缩短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增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造价控制。相比于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工业化生产及现场组装施工方式,可进一步降低工程施工中消耗的资金成本,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控制存在的问题隐患,减少维修方面的消耗,降低资金支出。
        3预制装配构件施工技术
        3.1图纸深化
        装配构件的项目施工方案比较特殊,但是施工作业比较简单,为了可以使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对构件固定的质量要求更高。在装配建筑构件的制作时,还要画出构件图,如构件模板拼装图。要增强构件内的承载力,及控制好构件的变形度,再加工生产构件器件时,要做好模板固定,及构建临时加工的控制措施,及埋件固定预制构件和现浇节点产生了变化,包含了墙体竖向变化和墙板水平的变化。

在施工总承包的施工过程中,包含了塔吊、电机、幕墙的连接埋件施工,及安全临时固定的连接。在施工中,预制构件施工有工程道路、双构件的固定和脱构件脱模的起吊。
        3.2生产预制构件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楼梯板等,工厂根据图纸要求,先生产各预制板的模具,然后严格根据图纸要求进行生产,机械流水线生产能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各预制构件都要有身份二维码,出厂前完成产品质量验收。生产过程除了要保证预制板的质量外,由于预制板体积比较大,生产时需要养护时间,占地较大,因此,还需要考虑预制板的库存。根据某预制板生产厂家的生产模式,每1块预制板都有其身份二维码,经二维码识别即可知道该预制板的各种信息,除了厂家、材料、生产设备、产品合格情况等基础信息外,还有该预制构件的安装场地、位置、顺序和编号,施工现场吊装完成后扫一下该预制构件的二维码,把安装进度上传至系统,后台系统根据上传的信息和仓库的库存等情况,制订合理的生产计划,这样能减少成品和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的库存。如施工现场1号预制墙板安装到位后,施工人员扫一下二维码,将安装完成的情况上传至系统,系统识别后,除去施工现场的未安装预制板、仓库未发货的预制板,综合考虑生产和养护时间,根据施工进度和养护时间,安排生产后续的预制板。
        3.3预制部件的运输、储存、吊装施工技术
        工作人员需要在预制构件,建筑施工过程中始终重视三个重要流程,这三个流程分别是预制件运输、预制件的储存和预制件的吊装。(1)施工部门需提前知晓预制构件的数量和重量,然后根据预制构件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运送车辆。(2)为保证预制构件的运输安全,在运输预制构件时应在其运输车内填充相应的缓冲物。(3)将需要运送的预制构件固定在运输车上,以此避免预制构件破损。(4)制定合理的运送路线,避免预制构件破损。(5)储存预制构件的空间必须拥有较高平整度,以此保证预制构件完整。(6)储存预制构件的空间尽量干燥,避免因潮湿给预制构件带来损伤。
        3.4构件装配施工
        工程人员在利用套筒技术中对钢筋材料有了更高的标准,如果钢筋型号参数偏差过大,在构件上方的套筒不能够安装进去,安装工作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在现浇结构施工后,对钢筋中心位置偏差要控制在3mm之内,竖向吊装构件。在施工时,还应该对预制构件表面做好杂物清理,科学控制好螺栓和构建下方垫片,要使得垫片厚度达到设计的标高。在预留的钢筋位置上,要有其他的预埋件,做好尺寸偏差,重新复核,放置橡胶条。结合墙建筑物构件的吊装位置,要对墙体制作吊装构件。当构件固定之后,可以开展安装,每个构件都要有两个支撑件来固定,要确定好支撑的位置。在墙体一侧的柱子侧面,确定支撑点的距离,使得支撑点距离要超过构件总高度的60%,同时都能够小于构件高度的50%。在将构件定位支撑做好后,要做好微调时期,使用长度会靠近2m的线锤,并对构件做出合理的调整,满足技术规范。
        结语
        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项目施工中被大范围使用,由此可以预见,预制施工技术在未来建筑施工中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对于未来建筑施工效率提升,质量提高,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值得建筑公司技术人员学习。在当前建筑业发展规模、政策、标准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只有引入新型的技术,使用哪些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材料,才能够使建筑业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阳阳.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城镇建设,2020,(004):116.
        [2]柴明奥,刘裕帅,谢志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20(8):16-17.
        [3]高鲁甲.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No.285(05):10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