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宸宇
青海东亚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近些年,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屡屡发生,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引起重视。城市经济发展中,高层建筑的数量增多,楼层较高,在工程建设中需要使用多种建筑材料,且可容纳的人数较多。高层建筑尽管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消防救援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就有必要切实加强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以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深,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在城市中,各类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也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安全的环境体验。但是,无论是普通建筑,还是一些超高层、超大体量的建筑,在设计环节,都需要重视防火设计。消防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而建筑作为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复杂、用火用电频率高的场所,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将现代建筑防火设计理念和方法全面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建筑系统的防火能力。
1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的特点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快,这是因为高层住宅中的装饰材料多为易燃物,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势可迅速蔓延至管道、电梯和楼梯当中,会加大扑救工作的难度。高层建筑中的管道井和排气道等部位如无法采取科学的防火措施,则无法保障疏散工作的有序开展。再者,高层建筑人员的密度较大,疏散工作难度大。电梯是高层建筑的重要工具,而部分客梯并未设置防火、防烟和防水功能,若发生火灾,人们必须走楼梯,且高层建筑中如有老人和孩子,则救援疏散的时间会延长。
另外,救援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救援中,消防水枪无法全面展现自身作用,这也影响了消防救火的效果。部分高层建筑的裙房也对消防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再加上高层建筑小区内的汽车较多,占用了消防车辆的空间,所以也导致消防工作的难度增大。
2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高层建筑材料防火性差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考虑不周全,这也是造成建筑施工设计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过度节约成本,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对于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把控不严格,使一些劣质的防火性能较低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生产中,给建筑的消防能力带来严重影响。一旦发生火灾,劣质的材料根本无法起到防火作用,反而会助长火势,加重火灾的影响,也进一步缩短建筑内人员的疏散和消防队伍扑灭火情的时间。
2.2整体布局不合理
目前,高层防火设计的问题表现出长期累积的现象,而且很多项目承接企业对防火设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造成的各类漏洞,导致在长远发展中根本无法取得优良的发展成果。在整体布局的过程中,高层防火设计的个性化设计手段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在布局技术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技术措施,这就导致很多新的火灾威胁难以得到科学的处理,高层防火设计的综合成效并不优秀。比如在整体布局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工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布局的测试力度上非常薄弱,很多布局工作完全是按照短期操作来完成的,未能够按照长期建设的方法来实施。这种现象对高层防火设计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将来的工作中加大相应的处置力度。
2.3疏散设计考虑不周
建筑防火设计中,安全出口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功能比较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如何按照规范要求配置避难层,并合理通过通道与之连接,成为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然而,由于受到工程复杂性及自身专业水平的影响,一些设计方案存在漏洞。比如,没有严格保证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和灭火救援场地之间高度距离在50m内,或是同一栋超高层建筑的两个避难层之间高度距离超过50m。另外,一些建筑疏散楼梯和避难层、安全出口的连接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影响火灾时疏散逃生。
3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3.1建筑耐火结构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的细则内容,将高层建筑大致分为两种,同时在建筑的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做了明确的规定。建筑高于19层的住宅高层都可以被归为一级高层建筑,其在建筑的墙体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上要求较高,耐火性能要能达到3小时上限。建筑梁板耐火性能需要达到1.5小时左右,耐火极限指标要达到2小时;还有一种高层建筑总高度在24米到50米之间,主要为办公高层楼体、教学教研高层楼体以及一些酒店高层,层高到10层到18层的住宅高层的耐火等级可以比上述文中提到的第一种建筑高层的等级略低些,墙柱的耐火性能要达到2.5小时上限,建筑梁板耐火性能应达到1.5小时的标准。
3.2防排烟设计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方式,一种是机械方式。自然方式通常利用竖井、阳台和外窗等设施达到排烟目的,但是在设计中,自然排烟容易受到地形、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如发生火灾,无法保障灭火和消防的效果。机械排烟主要是应用排烟风机实行强制排烟,为消防救援提供充足的时间。尽管机械排烟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是该方式应用于高层建筑当中也存在明显不足。所以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要结合实际设计排烟方式,设置天井。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电梯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均应设置开窗,以实现自然排烟。
3.3疏散安全保障
疏散安全保障也是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内容之一。设计人员可以参照一些相关的设计经验和超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以此为基础进行疏散路线的设计,确保疏散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疏散安全的保障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安全通道的设计和线路的规划,要尽量保障超高层建筑中的每一户都能快速到达安全通道,注意安全通道设计的容量要能负荷该建筑的用户数量,以此确保所有民众的安危。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避难层的设计,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过高,一旦发生火灾,高层用户将难以快速到达安全地点,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计避难层。避难层是专门用于紧急避险的楼层。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必须做到每间隔15层就有一层避难层。最后,考虑到超高层建筑中可能有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存在,在疏散保障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这部分人群的考虑,例如设置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专用的备用电梯,以及专用的避难间。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大量高层建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这些复杂的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则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建筑项目开发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循消防设计规范,在建筑整体布局、结构设计、消防通道设计、防火系统设计等方面,充分保证建筑消防设计的合理性,为火灾预防、火灾逃生及火灾止损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冷雨,蔡晶菁.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探究[J].低碳世界,2020(2).
[2]王春伟.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3).
[3]柴相文.高层建筑防火中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13).
[4]方芳.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案例研究[J].山西建筑,2020(21).
[5]颜道鑫.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