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0期   作者:孔晗
[导读] 为了满足城市规划新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市政道路进行合理改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孔晗
        43011119870302****
        摘要:为了满足城市规划新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市政道路进行合理改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遵循道路改造设计相关原则分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要点,希望为实际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了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原有的郊区公路逐渐被划分为城市内部道路。而这些公路在照明设施、排水以及绿化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弱化了公路自身的服务功能,阻碍城市化建设。因此,根据市政道路实际情况、新的道路设计理念和方法,制定相应的市政道路改造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意义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实质是对原有市政道路工程进行合理的改建、扩建,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经济效益。同时,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原有的市政道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出行便捷性、舒适性等需求,通过改造原有市政道路,比如对道路进行扩宽处理,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确保人们出行安全性。而设计作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重要环节,全面考虑工程造价、后期养护便捷性以及通行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道路,在减少用地面积和工程量,实现工程改造成本的控制。
        (二)改造工程面临的困境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满足通行这一基本功能,而且还要挖掘其新的功能,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的使用价值。而实际道路改造工程面临多方面阻力,具体为:其一,设计方面。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中,相关单位对该项工作重视度不够,未对道路施工地区地形、坡度等进行实际勘察和分析,只是凭借个人经验对道路改造工程进行设计,在具体施工中容易引发地形、地质以及水位设计问题。 其二,材料方面。施工设备、材料作为施工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对市政道路功能、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应使用新型施工材料、设备,以满足工程质量需求。而实际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质量与设计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所改建或扩建的道路工程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无法保证人们出现的安全性,会缩短道路工程实际使用年限。其三,施工方面。在对原有市政道路进行改造过程中,对人们出现、交通运输等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道路改造期间部分道路会被封堵,道路中断或变得狭窄,影响人们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尤其是沟渠、坑洞等道路工程的改造,如果未放置警示牌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一)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原则
   其一,维持现状。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改造设计时,尽可能保持道路现状,对其道路设施进行完善,使道路功能扩大,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其二,挖掘功能。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运作的关键,对原路进行扩建和改建的过程中,应不断对道路设施功能进行完善,增强道路的服务水平,使道路的规划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其三,经济性。在制定道路改造设计方案时,应以经济性的视角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达到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其四,病害防治。由于不同路段病害类型、原因等存在差异,在制定改造设计方案时,应有针对性设计解决病害问题的对策,达到病害预防和治理的目的。
   (二)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1.断面设计
   在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进行设计时,应以道路功能、交通功能以及道路类别等为依据对道路横、纵断面进行合理布置,在具体改造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建设需求、道路工程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内容的可行性。比如在对横、纵断面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来确定标高,在对道路纵坡进行设计时,需对其平缓度进行合理控制,促使道路通行效率提升;在对横断面进行设计时,应依据该地区路网协调性开展断面施工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改造工作量。同时,设计人员应依据城市规划设计对管线敷设空间进行预留,比如在布设沿路管线时,尽可能地做到管线、各种建筑物以及人防工程等互不干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专用的公交路线、港湾式车站;绿化带的设置应考虑绿化率,满足市政道路绿化设计规范要求。
        2. 路面设计
        目前市政道路多为混凝土建材,在设计路面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水泥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比如选择水泥路面,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路面耐久性、养护便捷等方面的优点。但是该路面在具体施工前需完成地下管线的全面铺设,降低路面沉陷问题发生的概率,并且这种路面容易开裂,行车过程中会明显感受到颠簸感。如果选择沥青路面,铺设操作比较方便,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在行车舒适性、后期养护以及管线更改等方面优点突出。但是这种路面耐久性和荷载能力较差,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褶皱、裂痕。因此,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为了增强路面的承载力、耐久性,节约施工成本,可以使用改性沥青混凝土对路面进行铺设,弥补以往施工原料方面的不足。
        3.路基设计
        在对市政道路路基进行改造设计时,应遵循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在对其高度进行设计时,应收集该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相关数据,尽可能地满足道路稳定性、抵御自然灾害的目的。同时,在设计路基边坡骨架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和支档等防护举措,对路基边坡的坡度进行合理控制,防止下陷或坍塌问题发生。此外,路基的设计还需要做好两侧的排水工作,比如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排水的深度、宽度,路基的铺设尽可能地满足中间高、两侧低的要求。
        三、结束语
        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进行合理设计,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使城市道路规划和布局更加科学和合理,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在实际开展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工作时,可以尝试应用现代化技术,确保道路设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管控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7):98-99.
[2]徐学能.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J].交通世界,2020(19):50-51.
[3]孙超.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改造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50-151.
[4]李小鹏.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研究——以成都市“两快两射”工程一标段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39):280-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