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筠筠
身份证号码:2204211982070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市政道路建设,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其给排水管道的建设,因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和水平会直接由给排水管道建设水平决定,所以,根据如今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最终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日后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水和电等日常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国的市政工程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中给水和排水的需要,我们需要重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施工质量,借此来确保城市的给水排水。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管理观念,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科学地进行工程规划。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给排水施工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给排水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对于城市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给排水工程中一些不科学的施工对居民建设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方面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主要是在暴雨及突发天气情况时,无法及时将城市道路的积水排出,不仅污染了周边的水资源,而且由于水量的积累引发洪涝灾害,妨碍人们的日常出行并破坏城市基础建设。因此,应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我国给排水施工质量的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应用一些高科技技术,不仅可提高我国对给排水工程的有效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
二、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放线
施工放线是指在进行给排水管道施工建设之前,在对施工现场和周边进行打扫和清理后,按照设计图规定的路线进行打桩、撒灰、放线等必要工作,以此来作为施工开展的标尺,在进行防线的过程中要依据施工设计的中心线,防止出现巨大误差,挖掘的面积大小会干扰到道路的安全性,因此要对挖掘地进行精准测量,严格遵守测量数据,减少对道路的损害,同时也要考虑挖掘过程的挖掘方式是否会给道路带来冲击导致路面坍塌。
2.2槽沟开挖
在工程项目槽沟挖掘现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当积极开展现场的挖掘土方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结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方案,来避免边坡放坡的问题。具体来说,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结束测绘工作之后,展开槽沟挖掘工作。
2.3管材安装
管材安装的前提是管材的质量要符合给排水管道建设的要求,所以要在管材进入工地之前进行严格排查和质检,保证管材的质量。在安装时如果管材出现了细小的问题要及时更换管材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补。在安装前,必须对管道土基中心线、边线等相应尺寸进行严格测量检查,保证与图纸要求相符。同时对管道的各个部位也要进行检查,对管材间的连接要谨慎,保证连接后的管道不会出现漏水、断面等现象,不影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排放。
2.4砌检查井
沟槽开挖时,要在检查井的中心桩沿着井基圆圈相应的尺寸将井基挖好,通过测量高程,确认无错误后与条形基础一起浇筑制作,保养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下管,预留井道位置应能介入砌检查井工序中,以便检查。特别要重视不同管径的井底标高、井底标高有效衔接,避免出错。管材放置平稳,管口拉直,如标高正确,就可建井了,同时要注意砂浆的饱满度,流槽通畅,且保证井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砖缝砂浆饱满。
三、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建立科学且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且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指导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人员有序地开展对应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也能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能够让施工活动按照施工计划顺利开展。而在制定质量控制体系时,施工单位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具体内容,按照工程的施工规模,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不是一味地借鉴前期的施工质量控制经验。另外,在制定质量控制体系时要不断完善质量控制的标准,针对质量控制人员以及现场的施工活动都要加强细节方面的建设,结合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市政施工的每一项施工技术手段,做好细节方面的制定工作,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针对性以及管理效率。
3.2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给排水管道材料和设备是影响安装质量的重要前提,而由于安装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紧张、管理人员不重视等因素,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管道材料未检先用、设备货不对板等情形屡见不鲜。特别是对于管道材料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且施工现场存在未检先用情形时,施工、监理单位或有关责任人员会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被主管部门处罚。故对于给排水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把关:①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周期,编制管材、设备进场时间及顺序,并合理安排堆放场地。②对拟进场的管材及设备,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拟进场管材、设备的报审表及质量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务必做到先检后用。生活给排水管道(PPR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UPVC管、PE管、HDPE管等)、消防管道(镀锌钢管、无缝钢管等)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送检,结果合格后,监理工程师方可以同意现场安装;各类阀门、水泵、控制柜等设备在进场前应仔细核对型号、规格、流量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方可同意进场。③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或设备,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将不合格材料或设备撤出现场。
3.3提高给排水管道技术人员的素质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为更好地让施工正常进行,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我们需要培养一些负责任且工作能力充足的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上要加大力度。首先,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我们需要加强其关于给排水施工技术有关知识的培养,并从中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改善,确保提高现有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关于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的招聘上,也一定要提高聘请相应人才的门槛,确保可以引进具备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最后,有关部门要让这些技术人员及时地更新自己的工作观念,学习外界先进的施工技术,借此来提高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整体水平,保证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有效进行。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脚步也飞速加快,在城市内部中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就是道路给排水工程,也是保证城市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设施。鉴于此,为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市政单位需加强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的研究,明确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最终推进城市健康稳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田.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250-251.
[2]蒋留平.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研究,2019,4(18):194-195.
[3]张臻.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95-96.
[4]杨娟.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重点[J].居业,2019(05):185-186.
[5]邹浪.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重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