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新型的钢结构建筑形式具备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等特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焊缝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建筑钢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应用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钢结构工程的使用安全。因此,就应加强对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确保最大化的发挥出其的应用优势,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钢结构建筑形式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并且安装方式也比较便捷。而对于高层的钢结构工程而言,一旦出现裂纹、气孔以及夹渣等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而通过利用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就能检测出所使用的钢结构焊接是否达到合格标准,并且也能检测出焊缝的质量是否存有问题,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钢结构建筑形式的应用性能,保障建筑的居住安全。本文就针对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钢结构的相关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应用形式,其不仅使用成本较低,而且还具备较强的防火性,能够承受较重的载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但是,钢筋混凝土的自重较大,易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外界温度过高,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这样就给整个钢结构的应用性能带来了影响。而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成熟,钢结构逐步出现,并不断的被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较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结构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且自重较轻,可塑性和韧性都较强,适合高层建筑、桥梁等工程的施工。其中,钢结构的主要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材质均匀。钢结构内部组织材质比较均匀,且受力状态几乎与工程力学的计算结果相同,这就决定了其具备较强的弹性。第二,塑性和韧性较好。当有较强的外力作用于整个钢结构时,钢结构会实现局部高峰应力的再分配,这样就能有效平衡钢结构内部的应力,以此就能避免其承受较大压力后而出现断裂现象。钢结构具备较强的韧性,即使遇到较大地震,其也能通过自身的可塑性和韧性来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以此就能降低地震对整个建筑带来的伤害。第三,结构强度较高且自重轻。钢结构的横截面积一般情况下要比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积小,这样就有效增加了钢结构的可用面积。此外,钢结构的自重还较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而且还对建筑地基要求较低。第四,制造周期短,建设速度快。当钢结构被运到施工现场后,其基本架构都已经组装完成,只需要完成有关模板的焊接组装即可。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而言,其在施工时需要针对模板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否则无法实现对整个结构的应用。而钢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则不需要进行拆卸,这样就有效的加快了工程的施工速度,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第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废气和建筑垃圾,且钢材还能重复利用,这样不仅不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具备资源再利用的效果【1】。
二、焊缝无损检测技术
(一)、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技术主要用来检测钢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超声波来检测钢结构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和漏洞。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超声波的频率常常稳定在0.4~4MHz,且主要检测手段为A形脉冲反射法,该种检测方法具备较强的穿透性,能够覆盖性的检测整个钢结构,且还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因此,超声检测技术,不仅检测准确,而且操作还比较便捷,所耗费的经济成本也较低,具备较强的应用优势。
(二)、射线探伤技术
射线探伤技术主要利用γ射线和X射线来完成对焊缝连接处的检测。
通过扫描和分析焊接接头位置,来评测整个焊缝的应用质量,并基于此来给出相应的检测报告。因此,该技术常常用于密封性钢结构工程的焊缝测定环节,确保能够评定出焊缝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而在具体应用时,还可适当引入电离与工业电视监督方法,这样就能实现对焊缝质量的精准评判。但是,射线探伤技术的使用成本较高,故无法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2】。
(三)、复合型检测技术
复合型检测技术主要包含:渗透探伤和磁粉探伤两个部分。该种技术可全面的探测和分析钢结构的表面和内部,能够准确的定位缺陷所处的位置,这样就给技术人员焊缝质量的评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依据。其中,磁粉探伤技术的主要使用原理就是:利用铁磁粉材料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特征,来反映出材料表面的缺陷问题。该种技术虽然检测速度较快,但是操作流程比较复杂。而渗透探伤主要就是通过在构件部分涂抹荧光灯染色的渗透液体,来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染色部位形状的大小,就能判断该位置是否存有缺陷问题。该种测试方式更加便捷,且检测结果也更加直观。而在具体运用时,就可根据钢结构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检测技术,确保完成对钢结构缺陷问题的精准检测【3】。
三、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一)、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
较为完善的检测体系,可给有关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理论依据。其中,随着钢结构应用性的逐渐增强,不断做好对钢结构质量的整体检测就显得愈发重要。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就应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并合理运用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确保对钢结构的内部和表面展开精确化的探测。其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焊缝节点断裂,这样就会导致钢材松动,影响整个钢结构的稳定性。此时,技术人员就可借助超声或者雷达波检测技术,来对钢结构的内部构件进行非接触性的发射,以此来了解混凝土在钢结构内部的损伤情况【4】。
(二)、实施针对性的检测
钢结构虽然使用优势较为突出,但是其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运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而通过运用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就能立体化扫描焊缝损伤的部位,以此就有助于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有关措施,来保证整个钢结构的应用稳定性。其中,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焊缝出现缺陷时,技术人员就应采取无损检测技术,来严格控制焊缝的质量,并对其的应用性能进行反复测试。此外,为了明确焊缝缺陷的性质、深度等各项情况,技术人员还可利用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完成对钢结构和构件的立体化扫描,获得钢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以此就能精准的确定缺陷的各项参数。在具体运用检测技术时,技术人员还可根据钢结构的实际特征,来完成对检测技术使用时间和使用角度的选择,确保全面提升技术的检测效率【5】。
结论:
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对于完成对钢结构缺陷的全面化检测,提升整个钢结构的应用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不断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钢结构的相关概述和焊缝无损检测技术,进而从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以及实施针对性的检测两个方面将焊缝无损检测技术高效的运用到建筑钢结构工程缺陷检测过程中,确保最大化的发挥出其的应用优势,提升检测的准确性,避免钢结构出现焊接部位断裂等问题,以此就能更好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嘉玮.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21,7(10):37-38.
[2]梁万昌.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07):46-47.
[3]周庆峰.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65.
[4]施翔,高晓,洪志健.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1):50-51.
[5]邹斌.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09(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