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10期   作者:王寒 万章平
[导读]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乡村作为人们重要的生存和生活空间,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农业文明、乡村特色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依托于人们基本的审美和认知,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

        王寒 万章平
        21148119840820****
        34242619791202****
        摘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乡村作为人们重要的生存和生活空间,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农业文明、乡村特色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依托于人们基本的审美和认知,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作为构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中,可有效扩宽风景园林的文化底蕴,为人们营造视觉上的感官体验。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融入路径
引言
        目前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原有的乡村生态景观不断被冲击。社会对农村的风貌建设要求也从以往单纯的文明、卫生要求转化为融合乡村文化与乡村特色、与城市和其他乡村风貌有所不同的、强调独特性的乡村景观建设要求。因此在开展乡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乡村景观特色,有针对性地融入乡村风光与乡村文化,设计出独具一格的乡村风景园林,从而满足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当地长远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风景园林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1.1和谐性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应始终以和谐统一为标准,其更加符合当前人们的美学追求。部分风景园林设计为彰显人性化,设计人员直接结合2种差异性较强的设计主题,既影响了风景园林与建筑背景的有效融合,给人不协调感,又影响了人们的舒适感。
        1.2舒适性
        城市景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风景园林初期设计应秉承人性化、舒适性原则,明确风景园林设计主题,考虑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接受程度,既要满足大多群体的审美需求,又要将创意性设计元素纳入其中,提升风景园林的独特性,增强园林的舒适性。如南京作为十朝都会,文化底蕴丰富,明寺古刹、文人墨客为南京增添了一份灵性,使得南京的山水景观也附有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南京园林景观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当地习俗、人文特征、独特文化等,将其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给人以舒适感。
        1.3自然原则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乡村景观运用的过程中,须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特色功能,进一步优化风景园林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对地区的水域系统、植物环境和土壤环境起到相应的保护和协调功能,推动风景园林工程环境朝科学、可持续方向发展。
        1.4地域特色原则
        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不可将乡村景观随意融入园林设计,应对园林设计场地的植物种类、地形地貌、地区历史文化等进行全面考虑,确保乡村景观可巧妙地融入风景园林建设中,避免影响风景园林景观的整体观感和感受。
2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生态保护匮乏,科学规划欠缺
        我国乡村长久以来均使用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短期内虽然能促进乡村经济增长,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却会导致乡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等遭受严重破坏。我国乡村地区因开发强度低、建筑密度小,其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较好。但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的促动下,因大规模建设的任务重、时间紧等,乡村环境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有可能被破坏,乡村园林自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容易被忽视。

很多所谓美丽乡村建设往往以乡村自身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往往是在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打击或者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即便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自身的生命力也容易被忽视,冰冷的混凝土、造型奇异的景观树和硬质铺装等替代原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屡见不鲜,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河道被填埋等,这些都是违背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的。但是此类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到根本性的解决。
        2.2建设资金与建设人才相对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无论是社会居民还是整体的国家建设政策,都非常重视乡村基础设施、风景园林建设这一重要的乡村振兴建设环节。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有待发展,并且存在一定的地区间发展建设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导致了某些乡村地区在推动风景园林建设时都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建设人才稀缺、划难以执行、计划存在漏洞等,不得不面对物质基础层面的限制和瓶颈。
3路径
        3.1辩证看待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是一个乡村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建设与生产力发展或自发或在行政政策与管理下随之发展而来的外在样貌。而风景园林,则是为了最大化开发出一个地区所蕴含的美感,而进行的主动性建设与修饰。乡村景观是开展风景园林工作的基础,而风景园林则是整体乡村景观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辩证看待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之间的关系,把握其统一之处,积极通过科学的开发与系统的规划,最大化地体现出乡村景观中蕴含的美感;此外,还应当瞄准二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并予以有效地调和,规避风景园林对自然景观风貌的破坏性作用,从而实现对当地景观的扬长避短、科学开发。
        3.2注意生态与环保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考虑生态材料的应用,生态材料具有吸附有毒气体、保持水土、阻隔噪声、调节气温等功能,能够极大提升园林景观的舒适度,促进人们放松身心,为人们带来愉悦感。人们日复一日生活在荒漠般的城市,每日呼吸着包含大量汽车尾气的空气,面对着各种钢铁建筑,耳边始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方能得到片刻宁静。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于宁静的氛围、新鲜的空气、舒适的环境需求度较高。因此,可积极使用生态环保材料,结合经济与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特征设计生态景观,使生态景观与当地环境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将园林与城市的喧嚣阻隔,为人们营造一个幽静美好的环境,提高景观的实用性与生态性。
        3.3合理加强农业体验
        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过程中,城市居民大部分对乡村生活体验较为陌生,为了使城市居民能够更充分的了解乡村人文生活,进一步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趣味,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将农村生活体验作为乡村景观的设计内容进行合理应用。在进行地区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对周边乡村进行系统调查,结合地区的历史文化,挖掘适合风景园林设计的农业体验项目。工作人员可划分一部分园林区域作为农业体验区,以农业采摘园区、趣味捕鱼园区等形式,为游客提供亲身感受地区乡村文化的载体。现代社会大部分年轻人均在城市中成长,缺乏对乡村生活的系统了解,基于风景园林建设下的农业体验园区,可使人们在劳动中直观体验乡村文化,同时感受收获作物的喜悦、满足感。
结束语
        总之,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不能完全以旅游开发作为导向,而是要遵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尊重当地乡村肌理,在进行大量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乡村需求来塑造特色乡村园林景观。在此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引入和开发旅游项目,而是要充分发挥乡村历史文化、乡村民居、乡村农田等资源所具有的情感与文化传承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浦悦.乡村景观规划及营造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9.
[2]赵娜.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探析[J].中华建设,2019(11):94-95.
[3]刘云军.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74-75.
[4]殷立平,孟莹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研究[J].门窗,2019(20):148.
[5]李天舒.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江西农业,2019(20):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