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10期   作者:李秋兰
[导读] 本文围绕海绵城市与城市园林设计进行分析探究。

        李秋兰
        广东逸涛万国房地产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极大助推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病,如城市水资源浪费及污染、城市内涝、城市生态循环不畅等。基于此,在城市发展研究中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借助海绵城市理念指引下的城市园林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各要素能够得到改善优化。本文围绕海绵城市与城市园林设计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设计路径

        城市是人口高度汇聚的场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及舒适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人口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利用之间的矛盾[1]。城市园林作为改善城市微生态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广受重视,也面临着消耗及浪费城市水资源的突出问题。海绵城市的提出及应用,对城市水文生态优化大有裨益。
一、海绵城市概述及其具备的显著优势
(一)海绵城市基本概述
        海绵城市从理念发起上看,主要是借鉴吸收国外城市建设规划中有关城市雨洪管理的先进经验做法,与我国的城市规模及城市地理特征相融合,兼具自然属性及宏观调控的一种城市开发管理思路。海绵城市着眼于对城市既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从海绵城市的功能分类上看,主要是针对城市雨水的蓄积、分流、渗透、净化、外排及再利用等环节,对城市各类水源进行综合利用。从具体实践上,在城市遇到强降水时,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可以通过吸收及二次利用雨水,达到对城市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的目的。而城市各功能部位,特别是城市绿地及城市园林景观,高度依赖城市水资源,海绵城市的引入,可以为城市园林景观的优化设计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的理念指导。
(二)海绵城市具备的优势特征
        海绵城市的优势较为显著,从宏观层面看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循环,为提高城市宜居性创造舒适环境,从微观层面看,海绵城市以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及利用为主线,可以在城市蓄水池中收集城市用水,如居民日常用水及公共空间绿地及园林植被灌溉用水等,打造城市水循环高效利用系统。此外,我国众多城市因为地理位置因素制约,在城市雨水频率分配上不尽相同,一些低洼地势城市容易面临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及实践,可以对城市地上及地下水位进行平衡,加快自然降水渗透效率,同时合理调配城市湖泊及河道水源,为城市绿地及城市园林接续用水提供辅助。从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作用上看,除了能够为城市绿地及园林植被进行连续供水调节外,在防治城市土地硬化及扩大城市区间土地透水面积等方面也具有突出效果[2]。简言之,海绵城市是城市优化水体环境的重要路径。
二、海绵城市理论下城市园林设计路径分析
(一)城市园林道路设计环节
        在城市园林的道路设计上,针对园林内各连接处的路面,考虑到水资源的利用,通常会将其设计为透水路面结构。例如,在铺设城市园林道路时,为最大化利用自然降水及城市蓄水,可采用沥青及透水砖相结合的工艺方式,从而使园林内部水源利用达到高效化。相关要点有:第一,对城市园林道路路面进行清洁处理,如区域范围内密布水体,水源涵养丰富且具备集聚性,应合理控制降水水量,通过渗透及引流等方式,将多余水源导入到城市园林的绿植区,均衡水源分布。第二,在城市园林道路路面结构上,将其设计为下凹式,实现对园林生态环境中雨水的积蓄,之后采用导流管引导输送,对路面积存雨水进行分流。第三,综合考虑城市园林绿化带及大面积绿植区的水源需求,预留植被生物水源滞留槽,对雨水等资源进行实时存储。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园林道路应在采用透水路面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做好设计规划适宜性的调研,因地制宜地采用透水性表现更好的材料。

例如,上海的众多园林以花园式绿地设计为主要目标,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沙土植物合理搭配、雨水积蓄及净化等途径,有效满足了园林景观所需灌溉水源,为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名片做好了铺垫[3]。
(二)城市园林雨水净化利用环节
        城市季度性降水较为明显的,在设计城市园林时,需要对雨水进行高效净化,然后为城市园林用水提供辅助。在构建城市园林雨水净化系统环节,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首先,借助园林土壤自身性能实现。通过土壤渗透作用可以对雨水进行净化,为此,城市园林在设计中可以预留及合理分配草坪,渗透并净化雨水,然后对渗透水进行再次收集。园林土壤在收集雨水的过程中能够对雨水进行渗滤和净化,由此得来的雨水可以在净化池及渗滤池中多次使用。其次,通过生物处理净化方式实现。生物处理净化通过生物具有的自身净化功能,可以对城市园林范围内的雨水进行分解,剥离出污染物,从而净化出可供园林植物使用的雨水。城市园林植物在富集作用下,借助其超高的富集浓度,可以对雨水中存留的杂质及元素进行吸收和净化。此外,园林植物类型多样,一些植物具备较强的代谢功能,对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能够稀释并吸收,如此就能够形成多层次的雨水净化及利用系统。而在选择城市园林景观植物时,应首选具备一定抗旱性及耐湿性的植物类型,做好绿植、乔木、草木及灌木的立体搭配,进而使园林植物景观能够始终彰显出自然美。例如,对城市园林的土壤进行调研分析,然后获取径流量等参数,以此为指导配置园林各类苗木,秉持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协调搭配的原则,顺应植被自然生长规律,保护植物多样性,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城市园林水渠缓坡设计环节
        城市园林根据自身所处地形地势及水文生态环境,可以通过设计生态水渠的方式,使园林微生态能够有效嫁接海绵城市理念[4]。在这一环节,可将生态水渠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备观赏性的同时发挥其回收净化雨水的功能性。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明渠方式或暗渠方式,如选用暗渠方式,应在园林规划设计之初预留排水沟,结合地势确定排水沟的走向;如选用明渠方式,在铺设所用的材料上应采用透水性能好的土工布或沙石料,通过两者的作用,释放水渠的渗透作用,实现对雨水及沟渠水的引流。另外,城市园林在设计上除了重视植被的类型多样化外,众多城市选择在园林周边设计人工湖,借助人工湖及缓坡,雨水能够广泛汇集,然后参考园林区域的降水概率及总量,对人工湖设定安全水位,并做好人工湖植被的投放及控制,保持园林人工湖水面的清洁。如园林所处城市具有较为集中的雨季,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增加大面积湿地,通过湿地实现雨水的积蓄及导流,同时搭配好相应的植物,在植被及湿地共同作用下,调节城市园林生态循环。最后,在城市园林缓坡设计中,还应发挥园林建筑物“海绵体”功能,在建筑物周边区域设计雨水收集区,然后通过缓坡将雨水导入蓄水池中,然后进行净化及再加工利用。在选购及设计建筑“海绵体”时,需要对材料的渗透性等标准进行严格管控,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跟踪,确保“海绵体”能够真正发挥水量调节的作用。
        
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基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决定了城市在设计规划时需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性,着力引入并应用新的理念。海绵城市通过对城市水资源的协调及利用,能够为城市园林景观及水资源设计应用提供科学指导。在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园林结合时,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林水生态系统的打造上下功夫,以建造极具生态价值的海绵园林。

参考文献:
[1] 杨吉鑫.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分析[J]. 花卉,2021(6):179-180.
[2] 马荔. "海绵城市"建设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 环球市场,2021(8):366.
[3] 陈锐. 景观园林工程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1(2):119.
[4] 吴恒,王颜.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论述[J]. 环球市场,2021(2):3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