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10期   作者:熊程
[导读] 本文将根据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工程项目对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浅显的分析。

        熊程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
        摘要:绿色施工的概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建筑行业中实施和推广绿色建筑,环境管理和保护,有利于节能减排,实现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对提高建筑行业企业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业。如何达到绿色施工标准,真正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是推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根本目的。因此,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时而生。本文将根据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工程项目对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绿色施工;环境管理;建筑工程;能源;保护
1.绿色施工的基本理论
        《绿色施工导则》中阐述了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的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1.1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当代建筑活动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50%,占自然资源总量的40%,同时也成为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大约一半的温室效应气体来自与建筑有关的生产运输、建筑的建造以及建筑运行管理等能源消耗。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大潮下,中国建筑却始终保持着高消耗、高污染的态势,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年。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不可能将大面积的耕地转变为建筑用地,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全球温室效应的产生不得不使新的建筑发展另谋出路。在这种环境下,我国政府在绿色施工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国家提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等概念。
1.2公众对绿色施工的认知不够
        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与整个环境意识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当前包括政策的制定者、业主、设计、施工人员及公众在内,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普遍不够,公共环境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根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一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我们公众的环境意识处于不太高的水平,虽然多数公众认为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但一旦把环境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教育、人口、就业、经济、科技和社会平等相比较,则显得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还具有强烈的“政府依赖感”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公众在观念和行为上均不认为自己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责任主体之一。
        1.3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
        从国家对能源的管理看,国家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持;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把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
        1.4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投资人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绿色施工被局限在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等目的,通常要求增加一定的设施或人员投入,或需要调整施工作业时间,例如,无声振捣,现代化隔离防护,建筑垃圾的处理等对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新型设备均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一些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也需要增加建筑成本,如果没有系统的采用,则由于其节约的费用可能低于其投入而得不到应用。
        1.5 缺少具有绿色意识和绿色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行业从业人员包括设计和施工单位人员由于对绿色施工并不了解,可能会增加设计和施工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施工实现存在困难,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另外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和承包商的利益关系不大,导致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更愿意沿用熟悉的施工方案,少用或不用绿色施工新技术、新方法。也许现在推进绿色建筑的主要阻力不在技术层面,但不可否认技术层面和绿色建筑产品的不成熟仍然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方面。技术方面体现在缺少大量具有绿色意识和丰富的绿色专业技能的设计和施工人员,缺少成熟的绿色建筑配套技术,缺少绿色施工经验;绿色建筑产品,往往体现出绿色建材的价格普遍偏高,施工工艺相对复杂等现象。
2.绿色施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采取的措施
        2.1对绿色施工进行宣传、科研
        绿色施工的理念并不是每个项目施工过程的参与者都明白理解,有些人甚至于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

那又何谈绿色施工呢?所以想要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在项目没有开始实施之前就应该把绿色施工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参与人员,包括业主、设计、施工人员及公众。
        2.2进行绿色施工宣传
        在参与工程施工的大部分人员是农民工,他们是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对绿色施工并不了解,所以对绿色施工的宣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施工人员绿色施工的意识,了解绿色施工的目的。大力发展绿色施工相关技术研究以及新型绿色建材的研发工作,每年多举办绿色建筑的研讨会和新技术展示会,对于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经验,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国际先进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多举办面向公众的绿色建筑网站、绿色施工论坛的宣传活动,以普及“四节一环保”知识为主要目标,提高全民绿色环保意识,更好地推广绿色施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2.3进行绿色施工培训科研
        建议在大学的“建筑施工”教育课程中,增加绿色施工技术及绿色施工管理内容,在“建筑学”教育课程中增加绿色施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由政府出面,组织一些绿色施工专家和研究人员针对政府管理人员和广大的建筑从业人员定期开设绿色施工培训课程。在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中适当增加对绿色施工知识的考核,并对已获得相关执业资格的人员在每年的再教育学习中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推广绿色施工新技术。
        2.4改进传统施工方法,确保“四节一环保"模式
        绿色施工和传统施工一样,均包含施工对象、资源配置、实现方法、产品验收和目标控制五大要素。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控制要素不同。一般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包括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四个要素,而绿色施工除上述要素外,还把“环境保户和资源节约”作为主控目标。
        2.5 节约资源
        建设项目一般要耗用大量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绿色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前提,以提高工程质量、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为目标,对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赋以实质性的措施。
        2.6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灰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废物等会对环境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将有损于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者以及公众的健康。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提高与施工有关的室内外空气品质是该原则的主要内容。
        2.7 制定绿色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监督和有效实施
        政府进一步推广实施包含“绿色税”和“谁污染谁赔偿”原则在内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府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从源头控制污染,限制使用和淘汰落后产品及落后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推行绿色施工环境评估和绿色施工标签制度,通过评估达到“绿色”施工标准的,按规定由项目业主给予适当的补贴,调动生产企业及施工企业的积极性,以此促使其增加生产能力,提高施工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并可以申请“绿色施工标签” ,作为工程项目投标加分以及项目业主选择施工单位的重要依据。
        2.8 使用绿色建材,确保绿色验收
        绿色施工的过程要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更应当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采取各种监控措施,从采购、运输、进场检查验收到存储、加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验收,绿色施工的工程验收重点在六大要素,包括光、水、空气、建筑物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结语:绿色施工涉及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实施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绿色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发展势头良好,只要从政策上给予足够的引导监督,建筑企业做好具体策划的编制和落实,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提高全员绿色意识,并且按照科学的途径,应用各种绿色施工技术,在科学实践中加以完善,那么推动绿色施工发展,真正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施工导则[S], 2007.
[2]竹隰生,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2002,(04): 33-55.
[3]中国建筑承包公司绿色建筑概论[J] ,建筑报, 2002,(7):16-18
[4]杨子江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途径[J],城市问题, 2003, (4)
[5]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