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企业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应对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10期   作者:郜世锋
[导读] 在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后,各地政府包括各类行业都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政策。

        郜世锋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
        摘要:在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后,各地政府包括各类行业都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政策。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实施,使建筑企业在人员管理,材料运输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导致工程工期延长,成本增加。建筑企业必须通过技术的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成本的有效控制将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建筑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 疫情常态化防控;装配式;成本
1、疫情影响分析
        自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各级政府、各个行业积极应对,经过不懈努力国内疫情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但是疫情给各行各业造成的创伤还是不可避免。以建筑企业为例:
        1.1对成本的影响:
        项目管理费用: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不同风险区制定了不同的出行政策,导致项目部分人员无法按时复工,造成项目部管理人员缺失,造成项目运行成本增加。
        临时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即是指为施工生产为搭建临时设施而产生的费用,如搭建费用、维修费用、拆除费或摊销费等。
        机械租赁费:工期延长同时也会相应延长企业外租机械设备和内租机械设备的租赁时间,进而产生额外的设备租赁费。
        其它费用:为执行相关疫情防控政策,项目需要购买防疫物资,开展防疫工作,产生其它费用。
        1.2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施工班组成员不齐:由于施工班组成员具有同一班组成员多来自于同一个地方的地域性特征,导致在疫情防控期间,班组成员无法同时、按时复工,导致施工进度变慢,进而影响项目工期。
        管理人员未能按时返岗:受企业地域性特点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多集中在企业所在地,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各在建项目的大多数管理人员未能按时返岗,导致整个项目无法正常开工,进而延误了工期。
        材料供应受阻:由于材料供应商分布范围较广,运输路线较长。受到不同地域防控政策影响,导致材料运输受阻。使得施工现场工序脱节,无法按顺序进行施工作业,导致工期延误。有些相关材料供应企业在疫情之后改变经营业务范围,主营业务面向当地或本省,进而影响到现场供应商的招采,使得施工进度滞后。
2、建筑企业应对措施
        2.1编制疫情常态化工作方案
        在项目中确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分工。确保项目人员生活、办公及防疫物资的供应。对生活区和工作区进行封闭管理,减少人员外出。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及企业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安全组织施工。
        在防控措施方面:
        ⑴对所属企业及当地政府下发的疫情防控相关制度、措施、手册、方案等通过宣传栏、公告栏、专题讲座、线上培训、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防疫政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同时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培训,引导施工现场人员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
        ⑵对项目部人员行程进行跟踪管理,防疫期间,坚持“非必须,不差旅”的原则,必须外出的情况下,须提交差旅申请,申请中写明差旅事由、预计出发和返回时间、交通工具、车次、同行人,申请由部门领导、项目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外出。差旅信息报备应及时向办公室报备,差旅期间每日早中晚(包括双休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备。中高风险地区一律不离开、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原则上不离开、不前往。严格履行在所在地人员出行审批程序,落实“谁审批、谁负责”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确需离开所在地的,报上级单位疫情防控办公室(或同类机构)核准备案。


        ⑶工人管理方面,工地只使用低风险地区务工人员,由班组长、劳务队长带队,有组织地通过租车、包车或带车去的方式直接接送人员到施工现场,每位工人上车前均要量测体温,乘车过程中车上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不得随意交谈。严禁使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境外务工人员,必须安排专人专岗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境外务工人员的排查、管控以及信息报送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健康和流动情况。如因特殊情况,从中高风险地区返程的人员,及时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报备,做好相应隔离措施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并经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解除隔离措施。要按照属地政府要求有序做好农民工返岗工作,督导分包单位和劳务队做好信息统计。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暂缓返回,确有返回的要做到“三报道”,即报所属单位、报所在地住建委、报所在社区,并一律实行“14+7”隔离观察制度。
        2.2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⑴装配式建筑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相关建筑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建设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再现了当年北京为抗击非典而建设小汤山医院的奇迹。装配式建筑再次成为建筑界的热门话题。
        工程实践证明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建设周期短,质量好,应急能力强,是战时和疫情之下快速建造的最佳选择。疫情虽然无情,但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却无意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原因除了装配式建筑在疫情应急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外,以下原因加快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是工期缩短,弥补疫情引起的工期延期损失;二是应对建筑工人数量的短缺;三是满足政策的要求同时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但在当前环境下,建筑企业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才能更有力的应对突发情况带来的冲击。
        提高效率应对劳动力紧缺。即使没有疫情,劳动力的短缺也已经成为常态,疫情的到来将会进一步改变大家的择业观念,回乡创业人员将会进一步增加,劳动力短缺将会是一个必然结果,因此,复工生产不能只依靠劳动力的增加要通过优化工艺、强化管理等措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对工人数量的依赖。合作共赢推动供应链复工。装配式建筑行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真正的复工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复工而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复工,从需求方、原材料生产商、物流方到构配件生产企业缺一不可。
        ⑵BIM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让BIM虚拟建模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BIM虚拟建模技术的应用也越发广泛,BIM技术可以有效表达出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的“先建后改”建筑理念,实现了在虚拟空间中的“先试后建”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帮助。
        BIM的全拼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模拟建筑工程所需的真实信息,具有协调性、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一个完整的信息模型可以连接建筑工程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是对建筑工程的完整描述。尤其是在类似于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算机网络可以发挥其极大的作用,施工人员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掌握项目的各类信息,可以对不足之处,工程难点部位,不利条件易发部位进行提前预防。在进入现场施工以后,可以更加快速的进入施工环节。
3、未来建筑企业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的管理模式
        从内部网络角度来看,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准备(防控角色);另一方面要稳定岗位,有序组织生产活动,带领员工创造企业效益(经营角色)。从外部网络角度来看,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运营防疫物资或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来支持疫情防控(防控角色),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经营来提供就业机会或支持相关企业纾困,从而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经营角色)。所以,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两类角色都是协同和交互的,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解决防疫和复工之间的矛盾,还有利于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从未来发展来看,尽快促进企业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环境感应和反应水平,帮助企业构建动态能力,而智能技术作为一种虚拟劳动力,则可以有效代替人工,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工作。因此,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可以减少“人”的因素在运营中的影响,从而更有利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结语
        尽管现在国内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但是我们应该在此次疫情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于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并通过结合前沿科技成果和技术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重大突发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洋,李仲秋,谢国强,邹明阳,裴学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政府主导的企业复工复产机制[J].公共管理学报:1-16.
[2]刘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J].江西建材,2021(03):151+153.
[3]马荣全.疫情之下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探讨与实践[J].住宅产业,2020(Z1):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