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10期   作者:喀依沙尔·迪木
[导读] 本文也将立足于房屋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喀依沙尔·迪木
        霍尔果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霍尔果斯   835221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房屋建设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之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发展挑战,在房屋建设行业尤其需要注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技术。本文也将立足于房屋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对房屋建筑修建过程中,由于水热化问题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减少因为开裂所形成的返工问题,那么也就应当为了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借助合理化的配合比、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层次,如此也就保障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很厚,超过1m,这就导致在浇筑后,内部温度会出现聚集升高的情况。表面温度虽然较低,但是内部温度较高,容易导致裂缝问题,如何控制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要点。
        另一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存在明确的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切实的运用大量的混凝土,来展开大范围的浇筑,注重施工厚度的把握。该项技术在应用时非常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度与整体性,运用合理有效的石料的含水量,有效调整矿物掺合料,如此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裂缝的问题。
2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配比设计
        正确的混凝土配比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正常运用的关键因素,整体来说,混凝土配比就是水泥使用量、掺和材料、外添加剂与砂骨料等材料做一定的配比[1]。首先,就水泥用量的角度而言,水泥用量的合理缩减能够缓解水热化的现象,在设计者同意的情况下,混凝土需要依据一段时间的抗压强度进行适配,通常要通过很多组的适配后才能够完成对于水泥用量的确定。在该过程中,应该先依据施工情况来拟定防裂方案,并依据已有的施工条件来对水泥水化热后最大温差的计算,之后再基于这个基础对最大温度的收缩应力进行预估,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规定范围内,也就证明挑选的防裂方式是可行的,可以预防裂缝的出现;如果其未在抗压强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就需要借助降低水热化产生的温升值、优化施工的具体工艺、调节混凝土具体的入膜温度、提升抗拉高度、减少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等来重新计算,进而确保应力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展开下一步的施工。
        2.2混凝土运输
        运用移动泵或是拖泵来向浇筑区域输送事先配比好的混凝土,在正式输送前,相关技术工作者应该对混凝土泵这个技术有整体上的了解,对于容易损坏的部分做好防范,采取合理方式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在进行泵管的安装时,对于遗留的混凝土做好观察,以防出现漏浆的情况。在停止泵的阶段里,应该科学把泵运用起来,这样泵的性能才能够达到要求[2]。此外,混凝土灌注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如果运输机械与搅拌机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施工中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留出部分机械作为备用。同时掌握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定时对搅拌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查,同时做及时的调节。两车相遇,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混凝土运输道路需要保通畅且平整。应该用搭建坡道或是工作平台的方式来开展混凝土施工,但坡道坡度的搭建需要把控好,不要太过陡峭。

还要做好防滑措施,能够运用打防滑钉或是防滑方木等方式,完成相应的防滑工作。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的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展开浇筑施工时,应该重视浇筑力量与浇筑类别的问题,同时严格按照浇筑的步骤,从建筑中心的铜墙、柱与梁板这些依次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墙体的浇筑时,厚度需要在50mm范围内,高度要在450mm之内,浇筑所间隔的时间需要控制在2h内,浇筑期间需要设计钢丝的网片,在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做到和坡度一样,在筏板凝固以后,再做第二次的浇筑,以确保混凝土实际浇筑的质量[3]。混凝土浇筑时因为自身的水灰很大,如果出现泌水情况,却难以清理时,就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从而限制了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提升。在浇筑了1h~6h以后,混凝土表层也许会出现塑性裂缝,这时就需要运用二次浇筑以及二次压光处理,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2.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难度大、耗时长,完工后的养护工作能够适当提升混凝土使用年限。当混凝土进行分段浇筑后,可在混凝土初凝与终凝之间采取二次振捣,或者通过重复抹压使其密实,或者抹压排除上表面泌水,如此可排除最早形成的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的6小时到18小时内,对其进行洒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需控制在28天内,对一些重点部位或者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可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对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来说,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用维持饱和水的草袋或者麻进行遮盖,防止阳光对其暴晒,并做好细致的养护记录[4]。此外,为保证混凝土品质以及外观,使混凝土平整度满足要求,可对混凝土外露面进行错台挂帘,对表面留存布条或者木块、蜂窝等状况在混凝土凝固前就给予处理。
        2.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常见裂缝中,以温差式裂缝最为常见,其最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密切关注混凝土的降温问题,以此来规避出现温度差过大的状况。可预先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道,在浇筑完成后,将冷却水注入内部管道,提升终凝速度,以此来降低内部温度,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出现。混凝土模板外部还应设置测温点,安装温度传感器,以便及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全过程的温度变化,精确控制冷却水在管道内部的循环流量以及循环时长,使内、外部温差始终在25℃范围内即可。冷却水管道必须用性能稳固、质量过关的钢筋骨架以及相关桁架,尽量避免管道变形。控制冷却水先流向温度高的区域,然后再由温度高区域逐渐流向其他边缘区域,在混凝土中心区域附近接入进水管口,边缘部位布置出水口。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体积较大、厚度较厚,通常要分多层进行进水管的埋设与操作,还应错开各个层级之间的垂直进管口与出管口。此外,水管的流量控制阀门也应当设置出水管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离不开相关工程技术推广及创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重要技术应用之一,控制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度变化产生应力收缩裂缝是关键所在,需要从配合比、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全过程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的要求,不断提升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上官致跃.房建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7):40-41.
[2]张玉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04):144+146.
[3]张佳林,柳银花.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45-46.
[4]陈松.房建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解析[J].低碳世界,2018(06):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