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第10期   作者:敬晓博
[导读] 随着学校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其对学校建筑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敬晓博
        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其对学校建筑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使学校建筑在应用中有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设计者应在充分了解其设计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细致地设计,并将与之相关的创新研究工作落实到位。基于此,笔者就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策略展开论述,对学校的建筑实践进行一个总结和提升,以更好的指导设计。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创新发展
        1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
        1.1空间布局既灵活分散又整体关联
        教育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专业课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学校建筑体现出了教学空间较为灵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学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空间,如大多数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微机教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可进入微机教室学习;又如学校建设有舞蹈教室,在进行舞蹈课程教学时,可进入专门的舞蹈教室进行学习。这些都体现出了教学空间灵活的特点。因此,针对这样的教学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性地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确保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需要得到满足,进而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另外,教学空间灵活为各类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教学空间格局分布更为合理,为学校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2教育教学功能与文化生活功能并重
        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但学生在学校不仅只接受文化课程知识学习,也应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才能拓展文化课程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各类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学校的公共设施处考虑人文关怀,为学生的感情交流提供相应的场所,增强学校的人文气息,使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另外,学校应利用各类建筑教学设施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设计,并且充分运用人文理念,增强学校的人文气息,在彰显教育功能的同时,使其发挥出育人功能。如在学校增加校园建筑雕塑,展现学校文化底蕴的同时,让学生在感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而且,学生除去家庭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因此对于校园环境较为熟悉,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使学校的环境具有生活气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及大学校园中,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能够使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归属感,满足心理需要,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1.3人文气息浓厚
        学校建筑实践应用中的人文氛围是否良好,体现着其设计水平,且与其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是否良好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关注学校建筑设计中人文气息浓厚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1)学校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元素的科学使用,校园公共设施设置中应考虑人文情怀的有效表达,从而为学生们的情感交流提供所需的场所。校园设计中如果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可为学校形象的树立及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2)利用学校建筑设施来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建筑物功能特性的充分考虑,将人文理念融入到其设计方案形成中,会使学校建筑长期应用中的人文气息更加浓厚,彰显出学校的教育功能。同时,学校建筑设计中人文气息浓厚这一特点的突出,能够使其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并为其设计水平的提升带来更多的保障作用,进而增加学校建筑设计中的技术含量。因此,在对学校建设设计进行探讨时,应了解其人文气息浓厚的设计特点,确保这类建筑实践过程中的设计成果的良好性。
        1.4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考虑
        在学校建设设计过程中,为了使最终得到的设计方案更具适用性,则需要在其设计方案应用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设计理念,且应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同时,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考虑,能够使学校建筑设计更加科学,且使其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也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在对学校建筑设计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时,应对其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考虑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提升其设计方案的实践应用水平。
        2学校建筑的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2.1建筑空间与社会环境的协同设计
        学校建筑布局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学校是一个立体的场域,学校某些装饰和布局都是隐性课程的部分,因此学校的建筑空间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隐性成长环境。当前我国的校园空间主要强调整齐划一,体现出了控制和纪律的理念。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建筑设计更应体现出平等、个性、自主、灵活等新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因此,学校建筑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应涉及建筑学、生态学、课程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通过这些理念的应用,使学校建筑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
        2.2学校建筑空间向着智能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变了各个领域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学校来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方式,现代建筑也在不断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学校作为各类科技应用的前沿阵地,在学校建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建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智能学校建筑,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载体融合现代通信、智能计算机、环境监控、智能安保等各种技术与环境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和重新组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各类智能化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观念中建筑就是钢筋水泥搭配的认知,在促进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校的教育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智能化设计,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2.3重视文化魅力的展现
        学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还要把建筑看做是文化载体,展示学校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学校建筑应注重个体文化,强调文化的整合与包容性,强调校园文化与建筑风格的相适应。因此,设计人员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应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充分考虑,将丰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这类建筑设计过程中,从而展现出其文化魅力,使得学校建筑在实践中有着良好的设计效果,且设计方面的问题也能相应的减少。同时,学校建筑设计中的文化魅力展现,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对其设计过程进行相应的控制,选用与学校人文要素相适应的文化元素并加以使用,促使其设计方案应用中可将文化魅力展现出来,更好地满足教学活动开展要求,并为师生们的生活与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建筑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在顺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形式的基础上,对校园建筑进行科学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关注校园建筑的创新设计发展趋势,掌握基于创新设计理念下校园建筑的设计特征,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校园建筑进行科学布局,结合地形地貌特征优化教育功能,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并做好校园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最后则要关注校园景观设计。通过上述设计环节的有效创新,有效提高校园建筑设计的现代化水准。
        参考文献:
        [1]徐朝升.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关键分析[J].居舍,2019(18):105.
        [2]韩新齐.经济实用化角度下的学校建筑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9,5(11):56-57.
        [3]周春贤.体验式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及创新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