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第10期   作者:  1.李昌盛2.谢飞
[导读] 岩土工程的开发工作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1.李昌盛2.谢飞
        1.身份证号码:41010119940820****
        2.身份证号码:41132519860515****
        摘要:岩土工程的开发工作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坏。与此同时,部分施工单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并未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现实意义。实际上地质灾害问题不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此以往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在岩土工程实地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其运控措施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灾害预控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各项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岩土工程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施工工程之中,岩土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施工工程中的岩土进行加固或者开挖,但是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开挖及加固作用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周围生活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从目前的地质灾害类型来看,塌陷、矿山泥石流、滑坡等均属于地质灾害,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占据了全部灾害类型的25%左右,所以,从当前的发展角度来说,在矿山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特点
        1)较强的隐蔽性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特点能够得知,由于施工内容特别丰富,在土层开挖施工过程当中,既有的地质基础会遭受一定破坏,补偿结构自身的稳定性与整体性下降,容易带来较多危害,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容易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影响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2)明显的突发性和其他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因素相比较来说,岩土项目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突发性。从实践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如果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受到外部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突然发生地质灾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防治,会带来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3) 一定的社会性社会性作为工程地质灾害的附属特性,在工程实践过程当中,一旦出现地质灾害,社会群众会遵守以人为本的防治原则,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救援活动,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结合此过程可以得知,岩土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2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研究
        2.1加大对施工标准的监管力度
        要想能够从根本上加大对地质灾害的控制力度,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施工状况来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由于矿山开采工作在进行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是很复杂的,并且有着很强的危害,施工人员所选取的施工方式也是不同的。基于此,企业则必须要能够制定施工规范文件,加大对施工人员操控的监督力度。在确保岩土工程质量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企业应制定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完成项目建设,最大限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从而能够为居民们正常、安全地生活提供保障。因为每座矿山各自的特点是不同的,并且岩土的质量也是不同的,不同环境下的矿山所能带给人的威胁程度也是不容的。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根据山体不同的状况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对一些相对脆弱的山体进行开采时,应当通过开展讨论会议来制定方案,要避免发生大范围开采工程,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安全规范来进行施工,避免在开采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造成安全隐患。


        2.2结构面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措施
        当渠道开挖较深且土体为低倾斜结构面时,应采取进一步的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措施,防止渠道在卸载、降雨或长期渠道渗流的影响下沿结构面发生滑动。对于特殊岩土体开挖,卸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包括引起裂缝张开、逐渐相交缓倾斜裂缝,结构面会逐渐渗软,造成边坡不可逆、缓慢、持续的变形。因此,预防地质灾害发生设计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开挖深度超过6m,边坡为低角度结构面,容易发生滑动。当土壤中钙质结节含量超过30%(或钙质结节密度超过15/m2)时,往往难以形成长裂缝。因此,开挖深度大于6m,应利用现场地质记录,进一步细化、澄清需要处理的部位。(2)渠道开挖数值模拟及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表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顶部和马道为拉应力区,桩身位置应为各层边坡高度的1/3。边坡上存在多个可控结构面,且存在单段边坡滑移,可结合缓坡结构面分布位置适当调整。(3)坡脚为应力集中区域,对坡体整体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通水段的坡脚齿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尺寸,以达到抑制坡脚土壤软化和为衬板提供支撑的目的。
        2.3地基加固技术
        部分岩土工程的施工环境位于河边,其地质条件也较为松软,极易发生岩土工程渗水现象。由于软土地基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含水性、触变以及高压缩性特点,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工程沉降等问题,致使整个工程在排水方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针对于此,部分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筑造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方式,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的加固能力。实际上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过程中,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不但能有效提高岩土工程的稳定性,还能对整个岩土结构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降低了岩土工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例如,对于某个发生地质灾害的工程地基,可以科学运用预压法、夯实法等加固技术提高工程地基的稳定性,整体加强工程结构的承受能力。其中预压法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方法,并且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真空预压法主要适用于土层厚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而堆载预压法则适用于土层厚度差的区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加固技术时通常还需运用网格法,对黏性较大的土层进行更好的巩固处理,同时科学填充岩石之间的缝隙,整体提高岩石工程的密实度和抗压性能。此外,对于地基加固技术的选择,还存在其他多元化施工方式。例如,灌浆法、电化学法等。不同加固方式的使用范围不同,必须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加固方式。
        2.4工程防治措施分析
        在当前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来进行地质灾害技术的防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工程防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环境的特点进行仔细地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土体的滑坡现象可以采用地表排水工程来进行防治;而对于大型的地质灾害情况来说,需要技术人员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勘测,从而更加充分地掌握地质灾害的相关基础信息,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措施,保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更高质量的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合理分析,例如滑坡防治措施、地表变形防治措施、坍塌防治措施等,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要综合考虑岩土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该地区的水文条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并加大地下水防治力度,合理设置截水沟,避免大量的地表水浸入到地下,确保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彭云.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的预应力锚索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18(8):98-99.
        [2]李德胜.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的预应力锚索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7,8(13):9-10.
        [3]蔡耀军.膨胀土渠坡破坏机理及处理措施研究[J].人民长江,2011,42(2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