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达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摘要:为了提升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效果,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本文立足实际,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理念,分析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而后深入性的探讨了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方式。最后依托某项目实例,论述市政道路设计过程。希望解析后,可以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帮助[1]。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式;分析
引言
海绵城市是基于现代居住环境要求下提出的新理念,通过城市内部水的调节,完善对城市水的优化和高效控制,从而提高城市雨洪管理效率,其中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不仅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同时也关系到对城市道路本身的保护。文章分析了海绵城市下道路排水系统的建设要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施工,并指出施工中的要点[2]。
1海绵城市概述
1.1概念
海绵作为人们生活常见物体,其排水性、储水性与吸水性较强,可用于城市建设中,解决储水与排水问题,以此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中安装收集雨水装置,集中净化雨水后可实现资源再利用。如西北常年干旱,可收集雨水将其用于植物灌溉;南方多雨水,易造成洪涝灾害,可通过雨水收集装置减少内涝。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求管理人员采取大数据方式分析水资源构成,重视地表水、自然降水与地下水,加强水资源管理。
1.2作用
在城市不断发展下,人们愈发注重基础建设。道路建设和人们出行安全、效率息息相关,应当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但是,受到出行压力增加与雨水浸泡的影响,增加了地基损坏概率,通过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集中雨水资源,采取资源转化方式,将雨水用于清洁城市和绿植灌溉,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还能补充地下水,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2“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期间,市政部门针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和改造,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利用科学的道路设计观念,完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丰富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渗透、滞留、储存、净化及排放等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矛盾,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格局,缓解城市水资源协调工作面临的压力。“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逐渐成为市政部门道路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模式,加强对径流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设计,遵循生态建设原则,对城市环境加以协调和维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市政部门在道路设计期间,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论,针对城市水资源问题进行集中调查和深入研究,通过合理的水循环系统设计,降低城市蓄水方面的压力,提高水资源实际利用效率,避免旱涝等问题给城市带来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市政部门进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还起到美化城市道路的作用,保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建设,优化城市道路设计结构,保证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3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建设措施
3.1透水铺装设计
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中,透水铺装作为城市道路地面铺装的新型建设形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利用排水渗透基础设施、空隙结构层实现雨水渗透,设计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该建设区域路面对雨水的渗透率维持在15%左右,采用透水铺装后,预计达成75%的降水渗透率。
城市道路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将路面透水铺装与绿化相结合,共同组成版绿化地面,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保湿型,符合周边良好的及天然草坪等生态植物的生长需求,降低硬化路面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效果。本市市政部门联合设计人员,将该项目工程透水铺装环节分为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进行透水铺装处理,首先,设计人员要保证市政道路交通正常运行,在车行道进行透水铺装时,需要加大道路后续养护资金的投入,避免出现严重的道路建设质量问题,影响城市交通运输;其次,设计人员在进行人行道透水铺装时,要对道路基础含水率进行严格控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最后,设计人员要加大对上下层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透水结构,提升城市道路透水铺装的渗水效果。期间,设计人员要对透水铺装形式和建设材料进行科学选用,根据不同的道路建设目的和不同建设材料,将透水铺装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其中透水砖铺装适用于人行道或车流量荷载较小的车道,透水混凝土透水铺装主要以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混凝土加水泥、水、建筑用添加剂等混合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透水沥青是以排水降噪路面结构为载体进行设计,解决路面积水问题,防止出现反光现象,保证人们行车安全,降低路面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3.2源头控制设计
原有市政道路项目中,缓坡绿地和微高绿地都布置在东面的方向上,高坡度和高绿地都布置在西面的方向上,使得比较近的范围内分布着很多生态基础设施,所以在改造设计环节,应该从目前道路内的断面排水方面出发进行,将已存在的排水沟进行封闭处理,设置必要的非隔离带,同时还要调整道路方向,在东、西位置上的植草沟,合理的设置雨水花园、护坡型水花园等,根据要在做好雨水花园的形式,能够达到调蓄水的要求。经过整个区域内的运行要求,调节雨水流量与流速,实现雨水输送的目的,设计的宽度为2.5cm、厚度为10cm的沟渠,达到雨水排放的要求。
3.3积水涝点处理
在正式实施改造方案前,原有市政道路中的积水涝点共分布5个,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排水浅沟非常容易出现淤堵、流量不足等问题,这是因为积水涝点出现所导致的。为了能够达到海绵城市的运行要求,结合积水涝点的改造需要,采取改变车行道与人行道坡向、翻新路面的操作方式,根据要求,保证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的滞蓄效果,根据要求在现场布置低影响的溢流口,达到雨水排放要求,需要充分发挥道路周边的水塘、低洼绿地、湿地等自然设施,能够合理的控制涝点。
3.4排水管材选择
在设计排水管道中,需根据使用需求选择管材,本工程综合考虑以下方面:一是管道应用环境,道路管道无论使用还是运输,不可避免会遭受积压和碰撞。所以,为提高管道质量及运行效率,需选择抗压性强的管材,多数应用钢筋混凝土管;二是不同排水要求,排水管道污水排放存在腐蚀性,则选用抗腐蚀性强的管材,如耐酸碱塑料或不锈钢型排水管道;污水排放量较大,且排水管道设置较长,则选用管材强度高,内壁光滑的材料,如UPVC管和PVC管;三是管材运行工况,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天输送污水量逐渐增大,易造成运行排水管道中产生压力流或满流情况,所以,在设计排水管道中,要求其具备良好承压力。
结语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排水系统是海绵城市设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在设计环节做好优化之外,必须做好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将道路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放到首位。但在实际施工时,排水系统的建设可能在细节上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结合设计方案,在排水系统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下统筹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营造更宜居的现代化城市[3]。
参考文献:
[1]沈洪堂.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与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8):112-113.
[2]刘臻臻.探析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67+170.
[3]郭素龙.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