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上)第10期   作者:任安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电网发展很快,供电能力和供电稳定性大大提高。

        任安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嘉县供电公司   浙江 永嘉  3251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电网发展很快,供电能力和供电稳定性大大提高。配网监管一体化已成为智能电网模式下未来电网管理的主要手段,但现阶段配网监管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智能电网条件下实现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模式。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0.引言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已深入各行各业。为实现电力系统长期稳定发展,对电力系统一体化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首先要保证电网系统的高速运行,避免运行中发生故障。另外,也可减少维修管理费用,提高电力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采用一体化的控制系统也是电力工业未来经营管理的新趋势、新方向。

1.调控一体化系统概述
        在我国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中,运用调控一体化是十分重要的,其具备全面的监测、及时调度、日常维护功能。调度中心实现了对电网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并对电网出现的各种故障及时进行处理,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然而,运维站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发出调度指令,进行一体化调控,日常的电力管理与维护工作,共同保证电力的自动化与高效运行。要妥善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一体化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调节一体化,既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系统的负荷。运行管理成本可以降低各种运行费用,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益。利用自动化系统的内部调节与整合,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双重意义,是推动我国电力工业自动化、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智能型电网模式下的配电网一体化控制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开放性。在开放式框架下,建立了相对开放、兼容的平台,允许第三方软件参与其中,实现信息、数据库、通信等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
        (2)实时性。智能化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厂站遥测、遥信等技术,实现了配网调控一体化。把实际数据纳入数据库,运营商和调度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情况;其次,系统能够及时、快速地响应远程控制指令,并能在最短时间内传送到厂站端,实现对控制指令的有效控制和执行。
        (3)系统性。在智能电网控制模式下,配电网一体化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可以对电网结构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变电站进行控制。配网一体化控制系统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发出报警;第二,一体化控制系统接收到有效的信息后,能更好地评价电网的运行状况,一体化分析电网的运行状况;第三,一体化控制系统能对配电网进行反馈,全面分析公司的运行情况,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在需要做一些调整时,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并将其作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

3.1硬件设备的不足
        电网的调整与安全运行,需要先进、完善的设备作为支撑。因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效率低下、开发不完善等原因,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频繁发生,不仅给电网管理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而且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
3.2电网运行安全问题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具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就目前而言,一些电网调度运营商存在着工作松懈、技术欠缺、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了电网事故处理的效率低下。
3.3电网调控监管不严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着技术人员配置失衡、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薄弱、运行机构不健全等问题。电网调度风险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依然较高,电力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3.4电网管理制度的风险与隐患
        当调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故障时,会严重影响整个电网的调节。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电网的控制系统安全性较差,关键软件不够先进,系统负荷过大,控制系统缺陷多,运行不稳定。

4.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网调度一体化的对策
4.1项目管理能力提升
        电网系统中主网是连接主输电线路与变电所系统的电网。配电网络主要是根据本地区的电力消耗来分配电力。若系统发生故障,将影响其配电范围内用户的正常用电,但不会对整个电网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要弱于主网,配电网络系统的并网调度需要更多地关注主电网的安全稳定。与此同时,还应在一定电力调度能力的前提下,建立统一的配电网调度。配网调度部门的用电信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能够更及时地传递到配网调度部门。但是,由于调度系统和电力调度设备的限制,某些单元不能有效地实现区域供电。若能提高自身的电力调度管理能力,则能有效促进配电网调度一体化的推广应用。
4.2改进系统兼容性
        在我国的电力配送调度一体化建设中GIS,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使用最常使用的2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系统在配电、调度、监测等方面的效率。然而,这两个系统目前彼此独立,不能与实际的信息交互直接连接。在智能电网配电调度一体化的建设中,电网系统的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传输、处理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GIS系统与SCADA系统相互独立,极大地影响了配网调度一体化的自动化程度,增加了配网调度人员的人工工作量。
4.3电网软件的智能化水平提高
        智能化电网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电网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为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输配电网络提供信息支持。然而,随着电网监测业务和电信业务的发展,电网软件系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系统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国内大多数电网单位所使用的软件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没有应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先进算法。部分核心数据处理算法在设计上还比较落后,处理数据量较大。所以,软件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也成为配网调度一体化研究的热点。
        调整管理制度是调整工作的基础,合理有效地调整管理制度是调整工作的标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改善制度调整的合理性。加大设备维护力度,加强电网数据监测,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承担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电网改造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和电网平稳运行。

5.结束语
        智能型电网系统为我国电力的输送和管理提供了方便。配网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减少盲失能等问题,及时统一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与标准,加强GIS系统与SCADA系统在一体化中的应用,构建科学的综合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范伟,侯丽.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科技风,2018(31):150.
[2]宋成良.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及其决策性建议[J].通讯世界,2018(04):152-153.
[3]李红蕾,戚伟,陈昌伟.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陕西电力,2010,38(5):90-93.
[4]王天一,汤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管理观察,2015(18):57-58,61.
[5]李露露.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