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下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1期   作者:王辉1 孙婷2
[导读] 从人居环境改善的角度进行新农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王辉1  孙婷2  
        浙江卓创乡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  杭州辉越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
        摘要:加强农村生活环境监管是当前农村振兴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当地文化等核心元素,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应对农村景观规划,构建新型乡村景观,主动满足人居环境改造的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从人居环境改善的角度进行新农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境;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1新型农村景观规划原则与规划要点
1.1新型农村景观规划原则
        第一,坚持乡土特色原则。乡土特色是新型农村景观规划的最基本原则,只有保留住乡土乡情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情感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参观旅游。因此在农村景观规划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文化景观和乡土景观,应对本地的民风民俗和特色文化进行系统的开发,在坚持乡土特色的前提之下融入现代元素,提升新型农村景观的观赏性和文化性。第二,坚持有利于农业生产原则。农村景观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更好地为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从整体看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没有多余的资金打造纯粹的农村景观,而是应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田园综合体景观的打造之上,既体现出农村景观的特点,也能够服务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新型农村景观规划的又一重点,新型农村景观规划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突出人的元素。在景观设计过程之中,要广泛地征求本地人民群众的意见,考虑本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第四,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新型农村景观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考虑农村未来人口的变化情况,也要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产业发展局势,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预测,作为新型农村景观规划的重要依据。并在新型农村景观建设进程中不断地调整,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景观规划的可操作性。
1.2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要点
        第一,重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在推进新型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应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核心和重点,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空间,解决农村居民在交通、卫生、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在新型农村景观规划上要广泛了解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在资金可行的基础之上实现新型农村景观规划配套措施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第二,重视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在我国广大乡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这些民风民俗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农村景观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本地的民风民俗,不能一味地追求城镇化,也不能过分强调农村景观的现代化。要深入了解本地区民风民俗的特点,在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过程中注重民风民俗的凸显,把握乡村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村居民对于农村景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强调生态依据标准。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想落实好新型农村景观规划,就必须强调生态宜居标准,按照生态宜居的具体要求来进行新型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我国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因此在农村景观规划过程中一定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资源,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技术规范,科学合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景观设计和规划,争取打造出来的农村景观符合生态依据要求。
2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必须注意农村生态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关注农村文化的吸收,但也要注意整合农村绿色空间、河流、绿色的山丘、小径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独特性,更符合生态基础的要求。
2.1基于传统村庄机理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活空间
        尊重乡村形成的客观聚落格局。

很多乡村都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发展,一个乡村从形成到繁盛都是农村居民与自然环境不断适应和演化的过程,形成了传统村庄的肌理,农村居民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感到温馨和自然,甚至部分乡村已经与本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了一体,这种乡村格局不仅有利于村民之间的良好协作和情感交流,也形成了适应乡村居民的活动方式,无论是在路线布置,还是在休息场所选择劳动场所选择上都突出了便捷特性。因此在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上,一定要基于传统村庄机理设计原则,对新型农村景观进行合理布局,丰富农村景观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乡村聚落温馨格局,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乡村在成百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民风民俗,这些乡村民俗是本地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本地人民群众千百年传承的精神信仰。因此在农村景观设计规划上要突出地域特色,综合运用本地的乡土元素,来打造符合本地人民群众需求的景观。在景观设计上要注重乡土植物和乡土材料的综合运用,使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和本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要融入本地的特色文化,提升新型农村景观的文化魅力,进而为乡村旅游提供有利条件。
2.2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设计生态宜居型的乡村居住景观
        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按照生态宜居的标准来进行,农村居住景观是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生态宜居标准,将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乡村的生态环境都综合考量进来,同时要融入本地特色文化和民风民俗,使设计出来的乡村居住景观既符合生态宜居要求,又与本地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这就要求在乡村居住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对乡村的基本地貌和自然环境进行系统了解,并广泛征求村委会和农村居民的意见,先拿出初步的设计方案供村委会和农村居民代表进行讨论,在得到讨论结果之上对农村居住景观规划进行优化,实现居住景观生产和生活区域的合理布局,并对农村居民提出的具体要求与居住景观的功能进行结合,提升农村居住景观功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2.3基于乡村休闲文化设计游憩休闲农村景观
        近年来很多地区都依托乡村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给予了乡村旅游更大的支持,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同时也对农村人居环境之旅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这个思路有条件的乡村在农村景观规划时,一定首先要对本地的人居环境进行有效治理,确保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优美的人文环境,同时要结合乡村休闲旅游的具体需求,设计出具有文化特点的休憩休闲农村景观。在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乡村旅游的具体需求,对农村景观各个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在明确基本的生产区和生活区之外,还应该明确乡村旅游的接待区、服务区、游览区,通过完善农村景观规划,既保证乡村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能够得以展现,也能够满足广大旅游者对于农村景观的观赏需求,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4加大农业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包括: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优质农产品基地、完善水利设施等。其基础是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主要目标是提高抗旱防汛的能力,加大对水域的治理,做好大型灌区内水利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及时做好更新改造,从而降低旱涝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此外,还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注重調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管理,共同配合完成中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确保其能够良性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人居环境改善的背景下,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原则,生态宜居原则和地方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的景观与其原有的乡村景观相辅相成,与乡村自然环境相协调是一个有机整体,满足了乡村的生产生活需求,实现了乡村景观的新型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媛,周长威.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9):75-78.
[2]洪步庭,任平.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6):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