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建筑施工现场智慧管理途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1期   作者: 林晓连
[导读] 建筑施工中涉及的环节比较多,管理的内容复杂,在各项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管理上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来提升管理水平、改善传统管理模式、弥补管理工作的缺陷。
        林晓连
        身份证号码:4409231986****3466
        摘 要:建筑施工中涉及的环节比较多,管理的内容复杂,在各项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管理上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来提升管理水平、改善传统管理模式、弥补管理工作的缺陷。当前大数据技术及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等的产生及应用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将其应用到施工现场管理中,实现施工现场智慧管理,为工程建设带来全面的保障,使施工顺利地开展,进而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建筑施工现场;智慧管理
前 言:数字技术引领的全球产业升级正在深刻重塑竞争规则和格局,同时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应尽早启动自身转型以应对未来趋势。数据资产作为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大量的数据、复杂的数据环境、各种原因导致的数据质量缺陷严重阻碍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了使海量的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处理和有效应用,提高数据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实践总结,重点研究建筑企业数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数据管理的思路及下一步的具体措施,在推进数据管理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大数据的涵义
        数据指的是一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用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及处理的数据集合,在新的处理模式下才能发挥出更好作用的海量、高增长率的信息资产,也就是人们理解的海量数据。在信息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加快,这给大数据的普及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各个行业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对行业的信息处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搜集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但要想在海量数据中查找到对企业有价值的数据,应采用有效的技术方式。由于数据涵盖范围大、分类多,如果人们采用以往的人工方式或者单一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搜集,难以实现对信息高效全面的搜集,而是需要对信息进行大范围整合,利用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搜集及处理,为企业的管理运行带来帮助,使企业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充分挖掘信息的价值。可见,大数据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借助信息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企业需要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管理中,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数据管理内容、现状
        (一)数据管理内容
        根据企业中数据的特点、作用及所属关系的不同,可以将数据资产划分为主数据、业务数据和分析数据。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数据管理也可以划分为主数据管理、业务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管理。三种数据资产的特点、用途不同,管理内容和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主数据指的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较少发生变动的基础数据,是具有高业务价值的、可以在各个业务部门或业务系统被重复使用的数据,是单一、准确、权威的数据来源,依赖于静态的关键基础数据,主数据管理侧重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高价值性和准确性。业务数据包括业务活动数据和业务审计数据,业务活动数据是企业日常业务的记录;业务审计数据是对数据变更的记录,业务数据管理侧重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清理、标准化,以及数据的有效共享。分析数据是基于主数据和业务数据,结合企业管理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再加工后形成的管理数据,是企业数据价值的体现,分析数据管理侧重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数据管理现状
        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大量数据缺乏数据标准,数据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不够理想,数据可利用价值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需要,数据的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具体而言,通常现状如下:1、缺乏数据管理的体系规划。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陆续建设了协同办公、成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薪酬系统、机械设备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服务于不同业务部门,数据标准自成体系,数据融合存在口径不一致、数据缺乏等问题。

同时,在技术层面上,不同系统之间的融合存在数据接口开放等障碍,需要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2、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各业务系统管理职能分散在相关业务部门,数据质量管理由业务部门分头负责,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组织建立相关管理标准、监督相关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数据管理考核体制。3、缺乏智能化技术应用。企业数据管理理念的落地需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目前,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大部分由手工完成,导致工作繁琐、效率低下、数据质量无法有效控制等问题。
三、建筑施工现场大数据管理内容
        (一)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智慧化管理
        当前,施工人员在现场管理中,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人员管理水平,还可加强对安全的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登记,将登记的信息在电脑中分类、整理,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查找信息,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利用开发、处理大数据平台来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得到在各项施工阶段中发生的倒班、工种及工作日信息,使负责人对施工队伍费率及人员的调配有全面的了解。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可查询到加班及危险作业等情况下的数据,将查询得到的结果传输到终端,并且进行自动报警,联动其他的通知方式,避免工作人员产生疲劳工作的情况从而导致安全问题,为施工的安全带来保障,还可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例如,劳务实名制一卡通是基于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给施工人员发放的一种智能卡,借助该卡可实现对人员的全面管理,了解人员的考勤、工种情况、安全教育落实及违规情况等信息,使管理更加精细可靠,不仅涉及到了人员的工作情况还可对其日常开展管理。利用智能卡进行管理可加强安全性,通过CPU卡的应用可避免数据被篡改等问题,能够使用手机APP来查看工地进场人数,为施工人员的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条件,适用于施工现场管理。再比如,能够借助移动的红外对射装置在临近危险区域的位置放置便捷式周界防护系统,实现对人员的防护,当有人员进入了防区,遮断对射之间的红外光束时,会触发报警功能。还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判断穿过报警区域的物体,减少误报的情况,通过智能功率发射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将对射的发射功率进行调节,能够有效地延长发射管。
        (二)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保障数据质量
        数字化时代,数据标准化无疑是重要根基。现阶段,数据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通过对数据业务属性、技术属性、管理属性的规范化,统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的业务术语定义、报表口径规范、数据交互标准,达到数出一门、数存一处和一数多用的效果。梳理数据标准内外部需求,细化形成对业务属性、技术属性的要求。一方面要自下而上整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情况,同时要自上而下定义数据主题、细化分类,两者结合实现全面整体的数据视图,形成有效的数据规范要求。
        (三)建立数据管控制度
        在数据管理中,针对数据管控的专项管理办法和具体工作细则必须首先予以明确。在制度中明确各个角色以及定义相应的分工界面,通过工作细则和相关的模板细化管理方式,实现流程化控制、合规性控制、工具化控制,逐步形成多重控制共同管控,数据能够安全、规范使用的状态。
结束语:
在大数据管理发展的趋势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需要进行创新,应当采用多种形式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控及预警报警,从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目前智慧建造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将各项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施工现场管理中,同时完善相应的系统,使管理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实现对施工各方面的智慧化管理,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清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建筑施工资料管理系统设计[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1(04):11-16.
[2]蔡群.大数据时代下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20(22):88-90.
[3]闵文茂,雷鸣.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前瞻[J].科技经济市场,2020(11):66-67.
[4]穆蒙蒙.大数据背景下建筑施工现场智慧管理途径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22):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