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11期   作者:周维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数量成倍增长。

        周维   
        身份证号码:1310821979072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数量成倍增长。与此同时,企业的质量问题、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既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又严重干扰了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
        1 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标准化就是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让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企业管理中,从生产、经营、核算、分配都需要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这都离不开标准,因此它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标准化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国际贸易中竞争的需要。技术创新想要真正取得实效,就要在此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保证标准的贯彻与落实,从而改善经营管理,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标准化是提高和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没有标准化的进步,就没有质量的提升。企业通过标准化规范其操作行为和作业流程,从而控制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以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的产生,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的思路
        企业经营活动是由多种业务活动所组成的,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在运作流程、工作内容、执行方式上都有着不同的标准,且均界限明确,从而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高效运转。首先,企业应当在建立该体系前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诊断,明确当前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初步构建起企业体系框架;其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生产、管理的要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并将其贯彻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实现标准化管理;最后,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应在全面调研和诊断的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链模型,全面识别并系统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对各流程进行分解,依据各流程中所需要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及职能要求,对其进行统一整合,进而制定出一系列相应标准与措施,为构筑标准体系和业务流程体系做准备同时还应及时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标准进行调整,以确保企业能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3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
        3.1管理视图
        管理视图聚焦企业标准化管控弱化的问题,以驱动企业标准化能力持续提升为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并结合“组织、理解、计划、决策、指导、监视”6项能力推进过程视图、体系视图、资源视图等各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提升。
        PDCA循环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包括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四个环节,以周而复始、大环带小环和阶梯式上升的方法推进工作活动的有效进行。如标准化一般过程: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监督标准实施、总结提高是一个大的PDCA环。其中,制定标准又包括规划论证、标准编制、阶段评审、修改完善,直至报批发布的小PDCA环。
        但在企业标准化实践中PDCA循环运转并不很理想,存在策划不足或与实际情况脱节、企业标准体系没有有效运行、缺少评价和改进手段等。因此,本文借鉴了美国国防部联合能力范围集(JCA)定义的“组织、理解、计划、决策、指导、监视”6项能力,将其融入企业标准化PDCA循环中。
        3.2过程视图
        企业标准生命周期的过程一般包括标准制定、标准实施、监督与反馈、标准评审;企业标准体系的过程包括体系的构建、运行、评价和完善;产品标准化过程包括分析产品标准化需求、提出标准化要求、制定标准化方案、实施标准和标准化要求、验证实施情况;标准化研究过程包括项目论证、标准研究与制定、标准验证、征求意见、评价、批准等子过程。以标准实施过程分析为例。标准实施是企业标准化的核心过程。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在研发过程中的实施效果;D、生产和服务。标准实施可以理解为将标准术语转化为满足要求的特定产品或结果的过程。

其输入是以标准文件术语形式表示的规则、要求和方法,其输出应是满足要求的产品、服务或其他过程结果。
        典型的标准实施过程一般包括策划、方案制定、宣传实施、实施准备、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等子过程,主要增加策划、编制、宣传实施等组织控制活动,在标准实施的前端进行监督检查。具体标准的实施需要根据标准的类别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相应的实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过程就是标准的实施过程。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也包括在内,如符合性检查、设计审查、工艺审查、试验验证、标准化审查、质量内审、保密检查等。
        4 强化企业标准化监管的策略
        4.1加强重要标准的宣传力度
        首先,企业高层应当统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员工的思想认识,并要求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要时刻将认识工作贯彻于部门工作的始终,狠抓思想,统一认识。
        其次,质量与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与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协作,在内部召开高层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会议开展深入交流、深入学习,从根本上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于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4.2基于信息平台构建业务标准体系的建设
        为使企业标准化体系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该体系中融入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通过信息平台确定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企业标准化、业务流程与信息平台三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内部的管理标准制度为准则,对相关的流程进行有效分类,在通过重构管理的方式将各模块进行融合,明确整个业务流程的核心主要集中于战略管理、生产运营、支付保障三方面,通过制定公司业务流程、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加强客户服务,实现对业务流程标准体系的初步构建。此外,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的工作与服务内容,对整个企业流程进行分层,进行逐级管理或专业模块管理,将各流程划分到各工作环节,真正将“技术管理”的理念贯彻于业务流程标准体系中,使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据,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4.3切实将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到位
        在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使每一个决策都有法可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尽量淡化个人意志的干扰因素,避免企业领导的指示凌驾于标准之上。提高员工的自觉性,量化工作要求,明确每一个人的工作任务、目标和权限;建立可操作、易执行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确保对每项工作的各个控制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记录,形成可追溯的过程。制定奖惩机制,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应作为个人评优、任用等的重要依据,真正地让标准化管理成为企业的工作模式、成为员工日常的工作习惯。
        4.4加大审查力度
        健全企业管理标准化首先需要提高管理标准的审查力度,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进行审查时必须包含全体工作人员,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标准化等严格程度,不能仅凭投入的增加来进行工作的推进,要全面保障管理标准化的真正实效,员工作为标准化最终的落实载体,将直接意味着在进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时,必须将审查工作融入全体员工的一切工作环节之中,使标准化的各项内容能够涵盖员工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领域,不仅能够帮助员工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也能够促进企业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管理系统,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实力;第二,现代化企业应该积极拓展标准获取的途径,要让标准化真正融入员工工作之中,并形成密切联系,积极为员工工作标准化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企业可以将行业内现行的标准内容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及时传达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能够准确了解现代化企业管理标准的事项,进而更好地控制自身的工作行为,使自己的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5结论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标准支撑。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提高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不断优化标准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体系精练高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炎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15):59-60.
        [2]高蕊.企业标准体系在企业进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2):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