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波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125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绿水青山愿景”的背景下,滨水空间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如何更好的营造滨水空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以北横河滨水廊道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索在“绿水青山愿景”下新城镇的滨水廊道设计。
关键词:绿水青山,绿廊,营造
1.绿水青山的背景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1】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踵的区域。在这里水体和陆地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成为特殊的城市用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加强和业余生活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 “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回归和城市问题的不断凸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开始认识到城市滨水区是一种活着的、可以利用的资源。【2】而通过滨水绿廊的打造,滨水区的价值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不但能更好的打造生态环境,也能回馈给居民更好的宜居生活,真正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上海作为沿海多河的大城市,从“十二五”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滨水绿廊的打造,到现今,黄浦江两侧的徐汇滨江、浦东滨江已经成为集漫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江绿廊。北横河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西接咸塘浜,经咸塘浜-沈庄塘与黄浦江相接。作为黄埔滨江的延伸,其滨水绿廊的打造,也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2.项目概况
2.1 北横河项目概括
北横河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项目东至鹤沙航城地铁站,西至沪南公路,全长约2.5公里,整个项目包括北横河两侧的防汛通道及绿化带,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2.2 项目背景
航头史称鹤沙,是浦东最早成陆的区域之一。航头镇由原下沙镇、航头镇合并建立,位于浦东新区南部偏西,和奉贤区、闵行区接壤。航头镇面积近60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为农村地区,下辖13个村、29个居民区,常住人口近20.6万人。近年来,航头镇先后荣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上海市文明镇(连续7次蝉联)、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2020年度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等多项市级以上殊荣。
按照《浦东2040年总体规划》中“‘浦江-周浦-康桥-航头’城镇圈的组成部分,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建设具有良好居住环境和完善生活配套的宜居城镇,浦东重要的大型居住社区”的功能定位,航头镇坚持“生态、生活、生产”融合发展,把“宜居城镇”作为发展居住的主要功能定位,强化生态功能对宜居功能的支撑以及产业功能对宜居功能的支撑。【3】
北横河位于航头镇大型居住社区内,河道两侧包括大量的住宅区、学校、体育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地块,居民人数众多,但现有周边缺少相应的配套公园、绿地供人修缮;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精神需求的上升,此矛盾越发的显现,在此背景下,航头镇人民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北横河两侧的绿廊的打造,在提升周边环境的同时,打造一个一条可供居民休闲、漫步的滨水景观绿廊。
图1:项目平面
3.现状分析
以滨水廊道设计为前提,对现有北横河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下分析,包括生态环境部分及基础设施部分。
3.1 生态环境部分
北横河作为浦东新区16条主干河道,其水质到达Ⅳ类标准,基本满足景观水质要求,根据现场勘查,水体较为清澈,无异味,基本满足滨江绿廊亲水的设计要求。
现有绿化带分为南北两侧,北侧绿化带背靠鹤雷路,南侧绿化带背靠周边小区;其中北侧航瑞路-航昌路段绿化效果较为良好,植物品种较为丰富,上木形态较为优美,下木分布合理,色彩丰富,可适当保留,其余区域大部分上木品相较差、布置较为凌乱、分布较为稀疏,下木地被无色彩变化,长期缺乏养护,杂草丛生,局部黄土外露。南侧绿化整体以常绿树种为主,植物品种较为单一,且由于长期缺乏养护,上下木长势均较差,杂草丛生,景观性较差,整体上无法满足滨水绿廊的要求。
3.2基础设施部分
北横河被现有道路及河道隔断,连通性较差。其两侧部分区域现有防汛通道,通道宽约2-3米,面层采用同质砖,部分破损;防汛通道与现有驳岸顶齐平,与现有周边道路及小区围墙有一定的高差,现状也无任何的通道,无通达性;河道边驳岸上部有一圈栏杆,但现状破损严重且无法满足安全性要求。
通过现状分析发现,北横河在生态及基础设施上均存在不足。
4.设计策略
本次设计结合北横河现有的问题及改造需求,将“绿水青山”的涵义做进一步的延伸,以“功能性”、“连通性”、“安全性”、“文化”、“以人为本”、“生态” 为原则,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打造符合“绿色青山”理念的滨水廊道。
4.1满足功能、因地制宜
北横河作为浦东新区的通航河道,满足河道功能是设计的前提,两侧现有的防汛通道作为河道防汛、养护的重要通道,必须保留。
结合现有因素,为保证现有河道的通航及生态环境,除桥下空间外,其余区域滨水绿廊均以现有驳岸为边界打造;考虑到现有防汛通道均靠近河道,且宽度约为2-3米,设计上将现有的防汛通道与滨水绿廊相结合,将现有的同质砖面层更换为更适合人们漫步的彩色沥青,在保留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其实用性及景观特性,因地制宜的打造一条滨水彩色步道。
4.2整体连通
滨水绿廊作为一个供人们漫步、休憩的生态步道,其本身的连通性至关重要。连通性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平面连通及空间连通,结合北横河现有实际情况,本次设计在上述两个方面均做了考虑并进行了设计。
4.2.1 平面连通
从平面上看,北横河两侧现有的防汛通道在本次项目范围内局部有缺失,且由东至西分别被航昌路、航春路、西横沥港、鹤永路、鹤恒路、呈祥港、鹤韵路、航瑞路、咸塘港隔断,所有道路跨北横河段上部均为桥梁,但现有桥下空间不足,无法满足人行要求,南侧的西横沥港、呈祥港、咸塘港将两侧的通道分隔,无法连通。现有整个北横河步道较为零碎,无法形成连续性的绿廊。
本次设计将桥下空间重新打造,在考虑到北横河的通航要求及绿廊整体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下凹式亲水栈道的形式,增加桥下的空间,满足人行的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亲水空间;南侧的西横沥港、呈祥港、咸塘港上增设景观桥梁,在满足连通性的同时,也丰富了整个滨水绿道的景观效果。在局部缺少防汛通道的区域增加漫步道,保证项目整体的连通性。
图2:桥下实际现状和桥下空间设计效果
4.2.2 空间连通
北横河现有防汛通道与北横河驳岸顶基本持平,与周边道路及小区均存在明显的高差,现状无法直接通达。
设计时,考虑人流的通行习惯,在每个路口处均设置台阶消化场地内外的高差,结合“绿水青山”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在每个桥接坡处,均设置无障碍通道,保证所有人员均能享受滨水绿廊。
图3:桥接坡实际现状和桥接坡设计效果
4.3安全性
滨水绿廊提供给人们一个亲水的环境,人们可以尽情的享受自然,其相应的安全也需要得到保证,根据《城市绿地规范》,临水区域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且栏杆高度必须大于1.05米,如不设护栏,需设置2米宽的水下安全区,安全区水深不超过0.70米。
北横河两侧现状栏杆破旧损坏较为严重,且高度不足1.05米,不满足规范要求,考虑到河道本身为通航河道,其对水深有严格要求,无法设置安全区,为保证滨水绿廊的安全性,设计上将现有的栏杆整体更换,栏杆高度上满足规范要求,材质上结合绿廊的生态自然,考虑景观的整体美观性,采用防腐木栏杆,让人在体验亲水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性。
4.4文化注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千篇一律的环境,转而追求符合当地文化设计,滨水绿廊通过文化的注入,不仅满足了人们功能的上的需求,同时也将自然与人文想结合,增加了整体的独特性,对当地文化也做了更好的传承作用。
航头镇作为曾经的航运码头,其水文化一直深入人心,设计以“水韵航头”为题,旨在挖掘航头文化特性,打造兼具水文化、等地域特色的滨水休闲廊道,串联起整个滨水绿廊,提升滨水空间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水元素的简化、抽象及提炼,将“水滴、涟漪、水波”主题嵌入整个滨水绿廊中,最终形成三大主题广场。广场以相应的元素为基础,在铺装、小品上着重体现,在给人休憩的同时,也展现了当地的人文特色。
图5:广场一效果图和广场二效果图
4.5以人为本
以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绿廊的步道采用不同颜色的彩色沥青作为区分,分别作为漫步道及跑步道,给不同的人群使用;沿线增设景观平台供人休憩;全线设置坐凳、垃圾桶等基本设施,满足人们的使用;沿路设置警示标志,时刻提醒人们的在享受环境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安全;考虑人们夜间的使用需求,沿线均布置了庭院灯;整体打造一条以人为本的特色滨水绿廊。
4.6生态环境改善
(1)打造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沿路的排水盲沟设置,将整个项目内的雨水统一收集,排入就近雨水管网内,保证现有场地雨水不对现有河道产生水质影响;局部低处设置雨水花园,在雨季时,可通过雨水渗透,消化一部分雨水,其自身也可存储一部分水源,通过设计植物、沙土及滤水卵石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待雨水干旱期时补给周边的植物用水。通过植物及景石的打造,让其在有水和无水的情况下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观效果,给人以全新的体验。
(2)植物的打造
通过对现有树种的删减,色叶树种的选种,打造一条四季均有看点的滨水绿廊。将现有长势、形态较好的乔木保留,除去一些较为杂乱的草木,沿线搭配一些有色开花树种,如:花桃、红枫、紫薇、梅花等,丰富色叶季相;沿滨水岸边一侧布置垂柳,打造滨水绿廊,与道路及小区之间,以林带手法种植,保证整个绿廊尽可能的不受外界的感人,给人们一个自然、舒适、安静的自然环境。
5.结语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绿水青山愿景”的背景下,滨水空间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如何更好的营造滨水空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以北横河滨水廊道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现有实际情况,以“功能性”、“连通性”、“安全性”、“文化”、“以人为本”、“生态” 为原则,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打造符合“绿色青山”理念的滨水廊道。
参考文献: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科学论断),百度百科.
[2]魏强,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魅力中国,2010年22期,32-33.
[3]上海浦东,航头镇,街镇概况.
作者简介:王静波 (1984),男,上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设设计有限公司建筑施工工程师,参与多项公园、精品道路及滨水绿带创建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