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月4期   作者:岳露露
[导读] 对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针的效果进行探讨。
  岳露露
  (聊城市中心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针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收治的患儿2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常规组,一组是留置组,两组患儿都有100例,并且两组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常规组采取的方式为常规的穿刺输液护理,留置组采取的是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患儿置针成功率方面,留置组和常规组分别为97.95%和72.35%,,留置组比常规组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常规组比留置组高;在各方面的评分方面,留置组都比常规组高,各个方面的差异都很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既能够使置针的成功率得到提高,也能够使发生的不良反应减少,因此,可以在儿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穿刺置针;护理干预
  引言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又叫做名套管针,普遍应用于临床上,常用静脉置留针的主要是因为留置的时间长不用反复的刺激幼儿的血管,更加便于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不但能满足一次扎针反复使用的结果,还能避免儿童因为扎针造成的多次疼痛。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用的最多的就是儿童,儿童的血管壁薄且脆弱不能反复的针扎,并且儿童的年龄小没有自我约束能力,多次针扎难免会出现儿童和家长的抵触情绪,严重的会影响护患关系,对医院的工作造成困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患儿,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参照组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0-7岁,平均年龄(3.7±2.5)周岁。观察组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年龄0-6周岁,平均年龄(4.1±2.2)周岁。纳入标准:精神状态正常,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昏迷、急症病例;患儿需住院治疗且需要进行输液穿刺;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历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儿科患者展开护理工作。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在用药前,首先为该组儿科患者进行简单的皮试。观察組的儿科患者除了采用常规的护理之外,还要增加静脉留置针对该组儿童患者进行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先详细的向儿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静脉留置针的主要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儿科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让其对静脉留置针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消除儿科患者及其家人的顾虑。在进行穿刺实施前,护理人员必须完成相关的消毒步骤,避免在穿刺时感染。在选择血管时,可以选择血流比较丰富且无静脉瓣的最佳位置,如较粗的直额角分支血管、耳后静脉、正中静脉,确保静脉留置针的针头能够有效的固定。静脉留置针有许多不同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型号。在选择血管位置和静脉留置针之后,让儿科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另一侧,医护人员可以让家属协助将儿科患者的肢体固定住,然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将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拧紧,用手捏住静脉留置针的鳍状针座和软座,静脉和针座应在15°~30°。刺进后观察回血的情况,再往静脉内推进2mm左右,就可以将针芯拔出,并用透明敷料将静脉留置针固定住。完成穿刺后则需要进行封管,封管的方法对静脉留置针能否成功留置到儿科患者的体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做好封管工作能够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生理盐水封管法是一种有效又经济的封管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维持6~8d,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还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天2次。

在留针期间,要保持儿童患者的皮肤干燥和清洁。据专家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最好的留置时间为5d以内,在这一时间段内取出,能够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症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告诫儿科患者的家属且不能自行对输液的速度进行调节,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1.3观察指标
  一是两组患儿置针成功率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二是评估满意度(包括穿刺技术、静脉输液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所得数据输入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x±s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
  2结 果
  在100例儿科患者中,观察组有97例穿刺成功的儿科患者,成功率为97%,对照组有78例穿刺成功的儿科患者,成功率为78%。观察组儿科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科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儿科患者出现1例静脉炎、2例皮肤过敏,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儿科患者出现9例静脉炎、6例皮肤过敏以及4例堵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9%,观察组儿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讨 论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小,在治疗时很难配合,并且血管较细,穿刺时的难度也会加大,很容易将血管刺破,等等。因此,为了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并使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而静脉留置针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减小对患儿血管的刺激,也减轻患儿的痛苦,并且在操作上也很简。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在患儿置针成功率方面,留置组比常规组要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留置组比常规组低(P<0.05);在各方面的评分方面,留置组都比常规组高,(P<0.05),患儿与家长对留置组更加满意。通过对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分析可知,留置组比常规组的效果更好主要是静脉留置针能够使输液的质量得到保证,患儿的治疗环境更加舒适,此外,静脉留置针能够使多次穿刺输液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并避免发生感染。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点加强注意:第一,患儿由于年龄比较小,不容易安静下来,会导致针头出现松动,或者出现脱落,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保证操作熟练,提高自身的水平,并加强与患儿家长的配合,关注留置针的情况,避免出现脱落,同时也可以将留置的时间适当延长,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此外,在不输液时,家长要注意患儿的肢体不能出现下垂,防止出现回血导致导管堵塞;第二,护理人员在置管时要将针尾适当的抬起来,避免外套管贴上皮肤,而出现阻力,做好套管的清洗工作,如果留置针管中有回血凝块堵塞,在冲管时要避免强行推注。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应用,置针的成功率更大,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效得到减少,并且患儿的疼痛也得到减轻,患儿与家长都更加满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岩峰.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216-217.
  [2]邓蕾.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2):157-159.
  [3]李艳.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名医,2018(10):183.
  [4]刘丽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188-189.
  [5]王新玲,樊娟娟,王静,等.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6,3(7):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