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月4期   作者:姚宗君
[导读]
姚宗君123
(1北京阳康堂中医药研究院,北京100000;2上海恩行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3上海阳康医疗科技中心;上海 200000)
摘要:生态康养旅游作为康养旅游业发展的全新模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的背景下,面对自然环境污染越发严峻和健康养老等强烈需求,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建设革新的主要方向。本文在了解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其所表现出的开发原则及条件,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发展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
关键词: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开发运行;优化;软实力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此时的社会建设发展矛盾,已经从传统经济发展需求转移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不稳定不充分的发展环境中。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由传统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难题,人类要想在可持续发展中获取更多资源,必须要在正确认识发展难题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发展的探索,并由此提出全新的发展对策。
1.生态康养文化旅游背景与原则
   1.1背景
   从本质上讲,生态康养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在一定范围内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要符合当前国家战略发展所提出的可持续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在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发展。此时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不仅能让人与自然在彼此尊重中和谐共处,而且可以真正实现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所提出的滋养生命和恢复健康的发展目标。从康养视角下研究人类的需求层次可知,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养眼;第二,养身;第三,养心;第四,养性;第五,扬智;第六,养德。在现如今建设发展中,康养旅游是要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人文活动等资源,将维护或促进身心健康看作主要发展目标,而后运用运动康体、休闲度假以及旅游观光等方式,全面引导城市居民形成修身养性、医疗康复以及强身健体等行为意识的全新旅游方式。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可知,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生活动,更不是俗称的养病,而是在坚持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将生态和文化看作核心内容,将康养和旅游看作发展本质,在全面支持构建小康社会的同时,实现跨越性发展[1] 。
   1.2原则
   结合当前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分析,其开发建设原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绿色开放。生态康养文化旅游非常注重生态要素,在实践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开发建设期间必须要将生态环境看作不断探索的首要因素,并将其实际承受能力放在行业革新的首位,而后加大对环境容量的研究与维护;第二,在多层次上注重提升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的品味。由于生态康养旅游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极高,所以在选择所系资源的同时必须要保障其具有高品位,这就需要相关开发建设机构和人员在综合布局和规划的基础上,确保其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第三,要遵守天人合一的美学原则。在设计规划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或相关活动时,必须要让人与自然在和谐共处中实现健康长寿和强身健体的发展目标,并因地制宜地展现出所在地区的生态优势,以此构建天人合一的旅游环境[2] 。
2.未来发展对策
   不管是森林还是海洋等康养文化旅游都属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兴产业模式之一。以山东半岛等地为例,其在推广海洋康养文化旅游产业时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优势。

虽然当地具有丰富的海洋及其文化资源,但结合以往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分析可知,现如今山东半岛只有部分滨海旅游企业在推广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且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专业性低、管理环境过于混乱以及旅游可选形式单一等问题。对比其他地区的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可知,大部分企业依旧延续传统观光旅游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这样很难在社会革新中增强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的占据比例,更无法突显出这一产业的发展优势,因此在未来产业优化创新中,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分析:
   2.1从政府角度入手加强开发运行体制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属于现如今国家推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践发展中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要得到当地政府及有关旅游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由此可知,所在地区的政府机构和管理部门必须要将其看作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并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要原则,将生态最优化看作未来发展目标,在积极保护城市居民和游客自身权益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生态康养文化旅游资源,并注重展现自身在这一期间的应用作用,多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支持和帮助,并从多角度入手增强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2.2从企业角度入手持续优化旅游发展模式
   山东半岛滨海旅游企业在储备大量优质海洋资源的同时,要想合理发展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根据现有其发展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使其成为未来企业发展旅游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跟随时代发展提出的大健康理念,结合旅游文化不断革新累积的经验,注重从生态环境入手开发建设更多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的产品,这样不仅能进行跨区域融合发展,而且可以让企业在掌握现有资源、明确服务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技术有序落实旅游宣传工作[3] 。
   2.3从人才角度入手依据专业培养提升企业软实力
   有效融合生态环境和康养文化,并运用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海洋景观以及康养资源等内容,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构建系统化的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在储备充足硬件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软实力的关注。通过与高校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将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建设理念及发展经验融入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并为其提供优质的实习平台,不仅能从实践理论中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具有康疗养生意识的高水平管理人才[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城市建设发展中,为了更好落实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在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做好相关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在提升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增强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钱正青, 沈潇玲. 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 2020(5).
   [2] 韩福丽, 鲁啸军, 耿佳宝. 黑龙江省民族地区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9, No.172(05):49-53.
   [3] 邵爱清. 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决策探索(下), 2019, 607(02):93.
   [4] 姜庆. 雅安市生态康养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v.23;No.424(10):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