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前后慢性病门诊高血压处方回顾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月4期   作者:黄云达 杨红 郝胤安 姜桂花
[导读] 分析带量采购对慢性病门诊高血压处方的影响。

黄云达 杨红 郝胤安 姜桂花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带量采购对慢性病门诊高血压处方的影响。方法 对执行带量采购后,本院慢性病门诊2020年1月与采购前2019年1月的高血压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带量采购执行前后高血压处方的例数、高血压处方中相关降压药物的总金额、降压药物的种类等数据。结果 执行药品带量采购后,高血压处方的占比无明显增加但高血压处方平均金额以及其中降压药物平均价格下降约85%,高血压处方中的主要药物由进口药物变为国产药物。结论 带量采购降低了高血压处方的平均价格,改变了医生的处方习惯。
关键词 带量采购 高血压处方 回顾性分析
   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多 年来 一直存在弊端,大量医疗机构实行以药养医的政策[1-3]。相关机构也在不断摸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药品价格改革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带量采购即药品集中采购,是指在招标公告中,公示所需的采购量,在投标过程中,价格不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能否负担起相应的产能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执行带量采购后,效果如何,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本院带量采购前后高血压处方数量、价格、药物的变化探讨带量采购带来的处方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慢性病门诊2020年1月及2019年1月的所有处方,对其中的高血压处方进行分析,高血压处方选取要求:①具有高血压病诊断;②处方中具有降压药物;③处方降压药数量需满足一个月用量;④处方需进行结算并取药。
1.2 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上述处方中高血压处方的数量及占比,高血压处方的总金额、主要降压药物的种类及数量、降压药物的金额。分析带量采购前后本院慢性病门诊高血压处方的数量、价格、药物种类的变化,探讨带量采购带来的高血压处方变化。
1.3 观察指标 高血压处方的总金额、主要降压药物的种类及数量、降压药物的金额。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带量采购前后主要高血压药物的种类,见表1。


 3 讨论
   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是一次国家相关机构对医疗系统中已有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改革行动,其特点在于落实了招采合一、量价挂钩政策,在招标环节就明确各试点城市单品种采购量,并对未达到采购量的医疗机构做出约束处罚,承诺市场份额之后企业可以大幅降低营销成本,以规范、合法的市场行为参与竞争和销售,让采购部门大幅降 低药品价格目标,降低不必要的社会交易成本,并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能够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质量更高的药品,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群众医药费用负 担过重等问题,进一步对药品的流通秩序进行规范,提高大众用药安全的目的[4,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执行药品带量采购后,高血压处方数量增加,表明高血压慢病患者的人数增加,说明我国高血压群体逐年增加。高血压处方的占比无明显增加但高血压处方平均金额以及其中降压药物平均价格下降(P<0.05),高血压处方的平均金额下降85%左右。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带量采购后高血压处方中主要药物由进口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改为国产厄贝沙坦、氨氯地平,且处方占比减少约20%,进口的培哚普利、硝苯地平处方占比均增加2%左右,依那普利处方占比增加1.04%,美托洛尔占比增加比较明显,增加了5.54%。进口药物价格上不占优势,虽然进口与国产都是同种药物,但是由于药物产地与研发技术的不同,药物疗效也不同。
   带量采购是净化医药市场,若不考虑药物的研发经费,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价之间有着较大的差价,而这中间的差价部分,主要成为销售费用如销售人员劳务、为临床提供的学术活动经费等,而带量采购主要降低了这部分中间差价,可能有效挤压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灰色空间”,使药品价格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6]。
   综上所述,本院执行带量采购后,有效控制了高血压慢病处方金额,从患者获益的角度来讲,药品价格的下降能够保证更多的患者能够用得起药,治得起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社会获益的角度上将,优化了药品市场的管理体系,规范了药品采购流程,提升了正规药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省去了中间的营销宣传成本,做到了让利于民,让更多患者能够接受到正规的药物治疗,也减轻了社会负担。但带量采购药品选择面窄,种类少,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针对一些使用带量采购产品,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就需选择其他效果好的非带量采购药物。带量采购的实行对我国的医药系统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相关机构的不断深化改革,医药行业将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周苑,汤质如,刘守明等.药品集中采购模式研究及问题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8(3):26-28.
[2]于超.中国药价管制失灵的原因分析及政策选择[J].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蔡雪妮.中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演变以及与医保支付的逻辑关系[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6(10):6-9.
[4]谭清立,杨思远,李文静,张婉萍.“4+7”药品带量采购的效果、关键问题与对策——基于广州的实践[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4):46-50.
[5]朱佳英,任晋文,华恃彬.“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在公立医院的实施效果预测与探讨[J].浙江医学,2019(10):137-141.
[6]吴天.药品集中采购价格与药品费用控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12: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