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   作者:田红1 ,郝亮2
[导读]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田红1 ,郝亮2
        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590
        2. 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590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思维表达方式。本质属性也就决定了任何一门课程教学内容及其他教育教学内容都必须应当严格履行其立德育人根本目标。因此,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就是明确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全面立德育人、全过程立德育人的教学理念,充分研究发掘每一门德育课程的科学内涵元素,发挥学校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带动作用和立德育人功能,自觉增强担当教师立身育德成才树身育人的思想政治自觉,实现与学校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同向的路同行。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引言:目前,所谓协同教育,是指充分利用教育机构各部门的教学体系,使教学目标和要求与各种环境教学条件下不变的教学方法有效协调,使各部门在不断优化教学资源综合配置的有利条件下共同开展教学整合工作,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水平全面同步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协同教学育人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之中也能够做到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进一步不断提升学生思政水平教学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其在学校育人教学过程之中的地位优越性可以得到全面性的体现。
        一、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
        院校的毕业学生正长期处于理想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关键时期,而当代我国院校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较为积极,有着十分关心国家历史大事,关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个性特点,其本身也对自身综合能力水平有着初步的整体认识,希望能够在人生学习工作过程之中能够受到社会人们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进而能够实现自身的更高人生价值。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非常乐于将自身专业发展与这个时代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实现进步。而随着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会逐渐接触并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术思想与政治主张,互联网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也必然会对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培养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院校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因素、个人经历能力因素以及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等因素,导致其思想不够成熟,很多学生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理想人生价值观念和核心价值观念,再次又加上这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受到网络互联网上一些虚假或者错误信息影响,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导致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心理阻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中,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的品德,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够逐渐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的关键点,确保大学生能够在接受良好的大学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能够有着更加高尚的思想道德职业情操,能够对自身以及周边的人事物能够有着正确的认识理解,为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保障。[1]
        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主要对策
        1、构建出清晰的政治思政协同育人制度
        高校课程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办学育人工作机制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工程,包含了多种复杂的工作细节,因此必须要求能够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配套工作机制。在教育管理制度上,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行政处的管理人员以及学校教务处的管理人员也必须要做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协调管理职能,确保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协调教育管理作用,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分工的高度科学性,确保每教育管理责任主体都足够能各司其职,提升学校育人管理机制的高度协同性。

其次,要学校能够尽快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教学主体,使其教师能够真正的完全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各级教育领导也要以建立创新教育工作管理机制为当前的主要教育发展战略方向,构建多元化的学校协同教学育人课堂教学交流渠道,打破过去学校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课堂、专业教育课堂以及公共教育课堂之间交流教学力度明显不足的复杂问题,确保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真正能够完全融入和真正渗透到全校学生的每一堂思政课之中,使每一堂思政课程都足够能真正充分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协同育人教学职能,让所有思政教师都足够能真正参与享受到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教育之中。
        除此之外,也提出要加快构建和推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体系和绩效激励考核制度。在日常的学校教学管理建设工作之中,不仅仅是要做到能够不断提升绩效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还要以绩效激励的战略角度重新出发,为教职员工成长提供明确的管理指引和价值导向,确保教学评价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和更为系统,满足以评促学构建的具体工作要求。也就是说,高等院校学生思政协同发展育人引导制度的具体构建,必须严格遵循思政协同育人的具体工作原则,让高校思想生产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能够泛渗透到每一门学科和每一堂政治课程之中,确保其思政育人引导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充分发挥,为高校学生自身综合政治素养的不断提升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育人基础。
        2、强化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
        思政课专业教师队伍是整个学校思政专业教育改革开展的重要核心力量所在,院校必须要树立能够真正使学校思想行政课专业教师真正拥有加强协同和培育人才的意识,强化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建设,思政教师都必须有着过硬的政治职业道德素养,才能真正确保学校思想理论政治专业教育改革进程的全面顺利推进。各院校领导要对聘任教师的政治任职合格资质条件进行严格监督审查,将思想政治立场水平作为每位教师的任职聘任考核标准,对每一位聘任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政治觉悟观念水平进行深入的排查调研和综合分析,确保每位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能够基本满足普通院校推进思政政治课堂教学开展的具体工作要求。
        3、强化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营造良好氛围强调教育理念,把弘扬师德风尚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纳入高校教师岗前技能培训和高校在职教师培训。在各种各类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将其融入专业野课程思政冶课程相关教学主题尧专业课程与教学思政专业课程如何实现协同发展育人、思政专业课程野与专业野课程思政冶的教学辩证关系等教学内容。讲好每一门专业课的师德思政教育元素,把深厚的师德育人思想元素充分融入学校专业化的课堂教学中。各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师在自身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中自觉学习融入党的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想知识理念传授与思想价值观念引领相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自己专业课程的教学育人指导价值。[2]
        结语:综上所述,只有在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教学育人长效机制之下,才能真正确保高校学生思政理论教育育人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同步提升,这也是不断提升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育人有效性和机制完善性的必要有效渠道。这也就必然需要思政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高校思政德育教学的具体实践目标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明确我国大学生的思政教学实践需求和国际社会对高校思政德育教学的两个具体目标要求,构建和推出更加完善的思政协同和人工作机制,推动我国院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晓雨.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初探[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2):14-14.
        [2]邓婵娟. 课程思政:高校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2020, 000(005):P.8-9.
作者简介:田红(1978-),女(汉族),山东广饶人,硕士,任职于山东科技大学  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工程地质。
郝亮(1980-),男(汉族),山东青州人,硕士,任职于山东科技大学  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山东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ZJYY-20024),项目名称: 高校实验教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