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   作者:邱宇恒
[导读] 以新时代为背景实现与时俱进
        邱宇恒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以新时代为背景实现与时俱进,发展应用“课程思政”展开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目的在于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实现多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课程中所设定的基本目标,在于以实现各类课程同向而行,思政可以展现其协同效应,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
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创业;价值意蕴;实践路向
前言: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时代表达,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目标中统一各项工作,完善实际应用,明确认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实现同向而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
        “课程思政”是内在要求,教育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基石,一直处于优先位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中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因而,优先看待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现教育公平目标。而在全面发展中,以核心位置设定实现高校立身之本,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背景,不断推进文化多元化,日趋多样的思想观念,使得当前的活动方式越发多变,新环境、新形式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实践,需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价值引领,开展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好立德树人要求,全面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接班人,使学生能够强化新时代思想理念。以道德教育为主,挖掘现有资源,渗透多个教学环节,融入课堂教育工作,实现新时代培育人才的基本目标。而“课程思政”的实施与落实,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有效性,还能够促使大思政格局,全过程、多方位打开新局面,进一步寻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完成立德树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路向
(一)重视顶层设计筑牢思政根基
        就“课程思政”而言,其作为系统性工程项目需要对整体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而首要工作是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予以整合梳理,构建明晰的教育结构进而展现统筹规划作用。首先,“课程思政”成立相关领导小组以齐抓共管的方式紧密联合各职能部门结合专项团队已对当前工作机制与领导体制予以优化,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立足于办学特色,倡导人文价值理念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在突出价值引领的同时,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课程科学排布与公共课、专业课内容中深度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须以统一贯彻思想强化思政理论的亲和力,以其针对性举措展现学术支撑作用。最后,强化全员育人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深度挖掘,以及育人功能的正确认知,整合多项资源实现全员参与优化“课程思政”体系,以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创造力,重视顶层设计筑牢思政根基,稳步推进“课程思政”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在价值引领中坚守思政教育占据着核心地位,其能够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展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质性作用,并将其作为主阵地于主渠道,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落实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广大学生在新时代下受环境因素影响认知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为推动思政课程的有序建设应当贯彻落实我国相关文件精神以创优为抓手保证主体素质内容质量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先进性,进一步展现思政课程所具有的理论性优势。其次,保证思政课程质量,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创新创业思想与技能的引领者,更是学生良好人格塑造和正确价值观养成的引路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教师专门培养,在拥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前提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新时代为背景,紧随时代发展脚步,迎合时代发展要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将时代特种融入课程内容中,形成独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格,展现思政课程所具有的生机活力。最后,创新教学方法,打破思想理念局限,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置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符合自身成长规律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充分展现自身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优势。从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特点,对现有教学手段及方法予以创新,创新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将其作为重要载体展现时代发展最新动态。
(三)加强渗透融合展现思政优势
        全员全过程、多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打开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首要条件,目的在于企业搭建育人体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文化育人体系,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世界,通过知识与经验的传授,将其作为显性教学的主要途径实现创新创业。高职院校应当以促进“课程思政”文化建设,展现吸引性教育功能,展现学校人文教育特点,深化内涵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建设,展现学校特色,以新时代学生生活方式为背景精心设计,结合隐性语言,显性教学方式,进一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实质性效果。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从本校角度出发,传承办学特色及优势,对当前教育元素予以挖掘后进行整合发展,以统一规划角度进行分层实施打造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实践教育体系,进而成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拓展自身眼界提供有效助力。
总结: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规划中落实立德树人内在要求的基础条件,以其重要举措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目标的有序前行,重视顶层设计,筑牢思政根基,创新现有机制推动课程建设,融合多元理念,展现思政价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教育、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提出,对如何贯彻落实“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发展思路,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落实并发挥好思政教育的作用,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健,付丽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思政”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129-130.
[2]周冰花,焦晓强.创新创业教育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2):17-19.
[3]董敏杰.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0):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