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玉兰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30000
内容摘要: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各高校正在积极努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发挥教工党支部党建作用,与教学科研同向同行,达到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党建工作;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要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何培养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当代新人,是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党建引领思政教育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百年历史,无论是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都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10多个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
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校,是社会主义高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我国高校必须坚持党领导,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宗旨。在思政教育中,我们要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从而更好地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党的决议,领导团结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重任。广大教职员工集教师与党员身份于一体,是高校教学科研建设的骨干力量,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每一位教师都要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承担育人的责任,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 “两张皮” 现象长期存在,无论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管理以及制度上都没有形成合力推进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网络自媒体的发达,单是通识思政课已经无法有效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充分发挥全课程以及多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党建工作又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决定着其他工作的方向。高校教工党支部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形势、任务和难题,结合高校发展需要、学科建设需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环节,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三、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策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的建设摆上重要议程,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一)转变观念
在很多专业课程教师的认知中,思政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的工作,科研也是只重视专业领域的学科热点,很少涉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的落实。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这样的全面育人目标,要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和实践类课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利用党建活动,积极宣传,广大教师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传帮带”的形势,认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统一领导、部署和监督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占比,打破唯文凭、唯论文的标准,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
(二)创新方法
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体现在党建工作,而堡垒作用体现在对业务工作强大的推动力,即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等方面。首先要明确政治建设要贯穿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增强教师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时结合自己支部工作实际,使党建与课程思政教改同频,让组织建设与课程思政教改推进同步。
1.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模范感染和带动广大教师,让“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协同教务部门开展经验交流、教学观摩、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创新形式,跨学科、跨专业相互交流,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2.开展各类活动
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和每周一次的团日活动,精心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贯彻其中,提高和加强师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融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文体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工党支部组织一些有针对性地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系列讲座,利用QQ、微信、钉钉等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些优质资源,引导宣传。同时也要引导教师合理开展“课程思政”,不能为讲思政而讲思政,更不能生搬硬套, 而是结合热点事件和恰当时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现党建和思政同频同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对于育人效果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如何在党建工作、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这些都需要有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可以从试点开始,逐一推进,不宜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2):30-31.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