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龙顺云
四川省中江中学 四川 中江 618100
摘 要:有宋一代,可谓是个积贫积弱的王朝,虽名为统一政权,疆域却仅局限于中原,且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林立,时有压境之忧。两宋交替之际(北宋徽宗至南宋高宗时),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国内朝政腐败,政局日趋动荡,百姓怨声载道,起义不断。内忧不断之时,外患日炽,金国在东北崛起叛辽,并觊觎中原,宋王朝面临亡国灭族之险。内忧外患之下,朝野震动,纷纷上书指陈时弊,以救国难。以“天下为己任”的太学生也积极参与其间,其中以陈东表现尤为突出。他先后领导了八次伏阙上书,成为两宋之际太学生的典范。本文在陈东伏阙上书的基础上,从陈东生平、陈东伏阙上书概况、从伏阙上书看两宋之际太学生的家国情怀,欲从陈东个案入手,展现在政治困顿之下,太学生心系国家、不畏权奸、重视名节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太学;上书;陈东;清议;宋朝
前言
中国古代学生运动始于汉,盛于宋。而宋代太学生之救国运动,尤以陈东的伏阙上书最为著名。近年来,关于陈东这个个案,史界已有一定研究。如赵宗颇[1]详细阐述了陈东的爱国事迹。李伯霖[2]讲述了太学生向投降卖国集团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刘亚中、牛淑萍[3]则从陈东领导的宋代太学生救亡图存活动入手,分析说明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中不乏优秀者。王曾瑜[4]揭示出最尊重士人的宋朝也有杀戮名士的惨案其中以陈东和欧阳澈被杀尤为典型。程兆奇[5]从陈东和靖康学潮为出发点分析中国古代“学潮”,进而追述其现实意义和还原历史真相。整体上看著述多以古代学生运动,或以太学生陈东与靖康学潮的关系为探究点。然而史界对于两宋之际太学生清议的研究颇少,本文以陈东伏阙上书为例,探析两宋之际太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陈东生平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市)人,两宋之际著名的太学生。他“早有隽声,俶(同倜)傥负气,不戚戚于贫贱”[6],宋徽宗时陈东以贡入太学。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曾多次上书评论时政,指谪人物,在太学生中有极高的声望。南宋建立后,陈东不畏权臣,屡次上言斥责投降派,因此被捕入狱,不久惨遭杀害,时年42岁,留有《少阳集》、《靖炎两朝见闻录》两部著述。国人对陈东爱国情怀及大无畏英勇就义精神十分赞赏,为其立碑修祠,述其功绩:“一介书生谏草足惊奸胆,千秋道法坑花犹恋忠魂”[7]。太学生陈东忠君爱国、不畏强权、英勇就义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称颂,其屡次伏阙上书更带动了两宋之际的太学清议。
二、陈东伏阙上书概况
太学是为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人才而专门设立的学校机构,学生学习的目的仍是出仕为官,因而大多数太学生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
宋代太学生参与朝政由来已久,“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8],故太学有“带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之誉。宋徽宗时,由于朝政日乱,国家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太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纷纷上书言事,其中尤以陈东最负盛名。从宋徽宗到南宋高宗时,陈东先后八次伏阙上书,其内容皆与两宋之际(北宋徽宗到南宋高宗时期)政治密切相关,大体包括:
(一)惩处六贼
陈东等太学生分别于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二十七日、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六日、靖康元年正月三十日、靖康元年二月五日、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十七日五次上书宋钦宗和宋高宗,揭露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等六贼罪行,要求予以严惩。在宣和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奏折中,陈东就曾谈到[9]:
(蔡)京天资凶悖,专权跋扈,首为乱阶,陷害忠良,进用俭佞,引置子孙,尽居要途。……然(童)贯实庸谬,初无智谋,每一出师,必数千万随军,金帛动亿万计。比其所朝,兵失大半,金帛所余,尽归私帑。臣等盖尝闻之边人,贯之用兵,纪律不明,赏罚不公。……(梁)师成之恶,抑何可言?外示恭谨,中存险诈,假忠行佞,藉贤济奸,盗我儒名,高自标榜,妄立名号,众称‘隐相’。欲揽国家之柄,尽归诸己。……(王)黼为相臣,专秉国政,奉行师成之意而已,不闻天子之命也。……李彦凶焰益炽,夺民常产,重敛租课。当职官吏,稍有违忤,即讽监司,捃摭他故,无辜送狱。……(朱勔)其所请钱,另为收买花石进奉之物,其实尽以入己……。
在奏折中,陈东不畏权贵,列举了“六贼”的罪恶行径:蔡京凶悖狂妄,专权跋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童贯本为宦者,却因“(蔡)京助,遂握兵权,至为太师”[9],掌握兵权长达二十年之久,权倾一时,每次出师,耗费巨额资财,往往败绩,无一建树。梁师成貌似恭谨,却心怀狡诈。王黼为相,专秉国政,唯梁师成马首是瞻。李彦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朱勔父子,以承办花石纲为名,公为私用,中饱私囊。“六贼”严重败坏朝纲,祸害百姓,异名而同罪。时为新主的钦宗应该顺应民意,“擒此六贼,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9]。
陈东等先后几次上书论及“六贼”,希望朝廷能早日将他们清除出政府,并对其予以严惩。但由于当时“六贼”把持朝政,纲纪已坏,因此最终也没有为政府所采纳。尽管如此,陈东参政议政热情并没有受挫。
(二)亲贤臣、远小人
两宋之际,“六贼”把持朝政,亲小人、远君子,忠良惨遭贬黜。陈东对此深感忧虑,靖康元年(1126年)四月十六日,在《辞诰命上钦宗皇帝书》中陈东谈到国家当务之急是要“退小人,进君子,修政事,攘边患”[10],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退小人,进君子”。因为如果小人不退,则君子难进。君子难进,就会导致“事未甚修,而边患未易攘也”[10]。在陈东看来,当时君子(贤臣)的杰出代表就是李纲:“所谓中兴之臣,非退缩谨畏之人也,是必忠义慷慨,刚明果断,足以任天下,而天下愿以为辅相者也,李纲是也”[11]。
然而宋钦宗并没采纳陈东的建议,以致于靖康之难发生时,缺乏贤臣良将,徽宗、钦宗二帝被孚,含恨死于五国城。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登基,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当时朝政仍被权奸把持,陈东又于建炎元年(1127年),在《上高宗皇帝第一书》中指出高宗即位时,“首召李纲,天下之人,悉举首加额,以庆圣君贤相之出,有志之士,莫不愿捐糜项踵,以赴功名之会”[11]。由于黄潜善、汪伯彦之徒的陷害,李纲被排挤,陈东上书指出“陛下若必许纲去,必是不以天下之心为也”[11]。同时揭露了黄潜善、汪伯彦等小人“不以君父宗社为念”[11]。
在此次上书中,陈东指出,如李纲这样的贤臣良将,是社稷之臣。若皇帝任用这些贤臣,天下人必会认为朝廷任贤远佞,会全心效力于朝廷。反之,亦然。同时,也指出像黄潜善、汪伯彦这样的奸臣贼子败坏朝纲。太学生上此书的目的在于请求朝廷要分清忠奸。
(三)辞官不为
陈东以贡入太学后,多次伏阙上书言事,因而声名大振。靖康元年(1126年),朝廷除官迪功郎同进,陈东拒而不受,并就此上书言明情况。他认为当时朝廷政治黑暗,“六贼”流毒未尽,乌合之众杂处。他希望朝廷“以惜名器,清流品为先务”[10],对“滥冒进者”加以清除和改正,从而澄清吏治。
在此次上书中,陈东谈到了他辞官不为的原因,希望朝廷能清除污浊,授予官职应通过正规途径如科举考试,而不是为拉拢或安抚需要而赐予官职。他不希望自己因“伏阙上书”而授官,成为所谓的“滥冒进者”,“于学校科举之外妄受官”[10]。此奏议一方面反映了陈东对当时吏治腐败的不满,同时也体现了士人不愿同流合污、尤重名节的心态。
(四)赏罚分明
北宋晚期时,由于朝政混乱,吏治更加腐败,赏罚不明。陈东在指斥“六贼”之余也对此十分重视。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十九日,陈东上《高宗第二书》中就指出时政存在赏罚不明现象,当时金兵南下,许多将军都各怀鬼胎,不肯出兵御敌,甚至下令,若有私自杀敌者重处,“小将有能率众杀虏人,立功者。往往诸将径行诛戮”[11]。同时他向高宗建言,应大正典刑、赏罚分明[11]:
陛下便当大正典刑而诛亟之,足见陛下不以私情而害国法,遂使一切主兵之人不得夤缘,幸免罪戾。……臣愿大臣赤心至公,以助陛下大正典刑,其有进兵处事以及一切立功之人,愿加厚赏,度使刑赏,既公且明。天下之人莫不皆知,自是之后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前日之兵不得战者,继今以往竭力立功。前日用命不得赏者,今当必得次弟受赏。天下之愤何为不舒?天下之气何为不作忧?愿陛下哀痛之诏,日夕继下。天下之人当知陛下坐薪尝胆,顷刻不忿夷狄之咎。必欲一战以复其耻。莫不捐躯效力,以助陛下。将见天下富者出财,勇者出力,智者献谋,懦夫孺子皆可为兵。
陈东等太学生请求高宗做事要公正严明,纠正以前存在的赏罚不公的事情,安抚国人。同时指出,赏罚分明会得到民心,人心所向,这样国人会为了保卫国家,而竭尽全力。
(五)请帝亲征、迎回二圣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大举南下,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钦宗及后妃宗室而还,北宋灭亡。同年七月,在宗泽等人的拥戴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是为南宋。南宋建立后,朝臣就是抗金还是议和,争论不休,一时间物议汹汹。陈东亲历亡国之祸,对金人十痛恨,一心希望南宋能重振河山,迎回北狩二帝,还于旧都。他先后于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十九日和二十五日两次上书高宗,请求高宗亲征北伐,迎回徽宗、钦宗。在建炎元年八月十九日奏折中,陈东就曾谈到[11]:
二圣北狩,銮舆未还,天下之人,虽贱如田夫愚如野妇。每有一言,说及二圣,必相痛苦涕泪交流。又况陛下孝弟之至,神圣所钟,想见思念父母、兄弟,沙漠之苦。寝食俱废,臣窃以为徒能忧思于事无益。陛下必欲二圣,銮舆早还。莫若慨然,奋发英断,选将治兵示强以取。若欲卑辞加之厚币或遣使命,恳切邀请,却恐示怯,示我之怯,益彼之强。二圣銮舆永无回日。……臣愿陛下今于金贼,亦当慷慨,以气压之,压之,之卫乃在。陛下决策亲征,挫折虏气,使知陛下果是不怯。臣妄意亲征之诏,一旦而下,天下之人莫不鼓舞愿为陛下效力。……今之事,何事最急?用兵亲征最为急务……。
在此次上书中,请求高宗亲征金国,迎回二圣。指出国人期盼二圣的归来,“说及二圣,必相痛苦涕泪交流”。同时也指出,“用兵亲征最为急务”,只有主动出击,不能一味妥协退让,这样南宋王朝才有强大的希望。南宋要想建立中兴之业,就必须改变以往的以财富、土地来换取暂时的苟安,就如饮鸩止渴,自取灭亡。
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八次上书,他们代表民意、顺民心。同时指出朝政存在的种种弊端,也提出许多对策,对当时政治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比如六贼被杀被贬,李纲得以重用,这都是陈东等太学生把生死置之度外,不畏强权,数次力谏皇帝的结果。
结语
两宋之际,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以陈东为代表的太学生先后八次伏阙上书,品评人物、打击权臣、指斥时弊,堪称两宋清议的代表,同时也掀起了两宋之际清议之风的一个狂潮。太学生的清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政局,对时政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其清议之复苏及发展,究其原因,源于有宋一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新型士人的崛起,他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士人中的太学生通过清议、上书的形式品评时政,一方面激扬名声,展现了宋代士人重视名声气节,不畏强权的英勇气概;另一方面,不畏权贵,上书指陈时弊,对当时政治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从而推动两宋之际政治的发展,展现了两宋之际太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赵宗颇.宋代爱国知识分子陈东[J].历史教学问题.1959,(4):35-37.
[2] 李伯霖.陈东和宋代太学生的救亡运动[J].浙江学刊.1988,(3):116-118.
[3] 刘亚中,牛淑萍.宋代太学生运动领袖陈东活动述略[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9-81.
[4] 王曾瑜.陈东和欧阳澈之死[J].河北学刊.1996,(5):95-98.
[5] 程兆奇.陈东与靖康学潮[J].史林.2000,(2):95-98.
[6]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五五)[Z].北京:中华书局,1992.13359,13362.
[7] 丁傅靖.宋代轶事汇编(卷一四)[Z].北京:中华书局,1980.760.
[8] 本朝杂记上[A].(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88.
[9] (宋)陈东.少阳集(卷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0] (宋)陈东.少阳集(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 (宋)陈东.少阳集(卷三)[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 党锢列传[A].(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25.
[13] 钱穆.国史大纲(卷三O)[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40.
[14]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卷七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0.2030.
[15] (宋)陈东.少阳集(卷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6] 仓阳卿,张企荣.二十四史人物故事[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834.
[17] (宋)汪洙.神童诗[M]济南:齐鲁书社,1998.75.
[18] (清)王夫之.宋论(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9.5.
[19]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卷八)[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95.
[20]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卷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55.
[21]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