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   作者:罗熹
[导读] 组织员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罗熹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组织员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对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组织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对策探析,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职高专;组织员; 队伍建设;基层党建
        组织员队伍建立于1945年,从建设到如今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史。组织员制度是我们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历经长期实践摸索,逐步形成的一项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制度,对于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各基层党组织建立一支熟悉党的组织工作业务、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专门队伍,有利于正确贯彻学校党委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有利于切实抓好院系党总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基层学生党支部严格坚持党员标准,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偏差错误,切实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同时,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组织员队伍,对于抓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做好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全面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组织员队伍是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的一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度。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作出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强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革命,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对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在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工作提出新要求。自198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首次提出在高校设置组织员后,相继出台多份文件均对高校组织员的配备、职责提出要求,高校组织员制度得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组织员队伍是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员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党员发展工作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随着党中央对高职高专院校
负着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员发展工作细则》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组织员制度。高职高专院校较本科高校而言,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导致申请入党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在党员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25个步骤中程序复杂,环环相扣,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因此,需要专职的组织员队伍对高职高专院校党员发展工作进行把关。
(三)组织员队伍是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纽带。组织员作为高校党组织工作中的纽带,紧密联结着高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这就要求组织员队伍不仅要熟练掌握党的组织部门的业务工作,还要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既要贯彻好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又要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监督、服务工作。因此,建设一支业务熟练、本领过硬,党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组织员队伍,对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建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组织员队伍设置不合理。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员队伍建设相关要求,高校要按照师生人数比1:1000的比例配置专职组织员,且每个二级学院(系部)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组织员,师生人数超过2000名以上的二级学院(系部)至少配备两名专职组织员。但从高职高专院校目前的状况来看,第一,专职组织员队伍配备基本不到位,很多二级学院(系部)由于教师资源紧张,只能从行政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中选聘兼职组织员,负责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党务工作。第二,组织员队伍梯度建设不到位。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还未形成合理化的队伍梯度。部分院系的组织员为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年轻教师,年龄以25-30为主,缺乏系统的组织工作经验;而另一方面,为缓解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资源紧张的局面,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选拔即将退休的行政人员和教师担任组织员。这一现场,造成组织员队伍青黄不接,缺乏老带新、传帮带的氛围。长此以往将会增加组织员队伍建设缓慢,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有序化的开展。
        (二)组织员队伍定位不清晰。首先,由于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仍处于试运行阶段,没有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只是机械的搬运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笼统的将组织员工作职责规定为: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工作、做好基础党建工作、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党建工作等。由于未建立健全组织员工作职责定位,部分组织员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工作适应性、执行力较差,因此在基础党务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组织员的作用。其次,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兼职组织员占比较大,大多数兼职组织员还承担着日常公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学生服务等工作,未能全心全意将工作重心放在组织工作上,更有甚者,将兼职组织员工作排在日常工作之后,导致履职尽责不落实,严重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组织员队伍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但在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组织员制度尚不成熟或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制定组织员队伍考核评价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出台相应的职称评定政策、绩效奖励政策、没有落实职务职级提升要求。从而导致组织员队伍工作热情、积极性受打击,干不好的敷衍了事,干得好的想转岗,不稳定因素增加,严重掣肘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
        三、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探析
        (一)合理优化设置结构,加强组织员队伍配置。严格按照中组部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快整合教师资源,各二级学院(系部)按照组织员配比要求,配备一只专职组织员为主,专兼职人员兼顾的组织员队伍。同时,在组织员选拔过程中,把好入口关,充分考虑组织员的党组织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专业背景、年龄、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在选准配强上下功夫,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组织员配置的科学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组织员工作分工。高职高校专院校加强对组织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切实对组织员队伍工作进行指导,明确工作责任,清晰任务目标,使组织员工作更加合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充分利用组织员队伍中专职组织员和兼职组织员的工作优势,将党员发展工作、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工作等基础党务工作有机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激发组织员工作潜力。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落实、干事创业起着指导、鞭策、激励的作用。组织员队伍既是教师又是学生管理人员,要明确专职组织员、兼职组织员的考核办法、激励机制,围绕组织员工作职责,按照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组织员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对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组织员,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绩效奖励、选人用人上给予优先考量,以激发组织员队伍的工作潜力,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吴文苑,中国共产党组织员建设六十年历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01:40-45
[2]叶龙祥,浅谈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01:48-51.
[3]杨霖,吕永亮,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9.10:107-109.
[4]李山宏,高校组织员制度建设初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5(3):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