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1期   作者:张丽
[导读]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使科学教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张丽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大山地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使科学教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动手操作实践,产生深切体验。但是目前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幼儿因为缺乏主动参与过程,很难对科学教育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特点探究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策略,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关键词: 幼儿园 科学教育 游戏化教学 策略??
引言
        所谓“科学游戏”,即科学元素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科学游戏运用到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实践当中,有助于更好地构建寓教于乐的良性氛围,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玩耍中掌握知识、获得成长。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运用游戏化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带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满足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实际发展的需求。儿童的世界里充满着快乐、天真,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创造力,很容易因外界的刺激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但因年龄较小,身体控制能力较弱,很难对一件事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因此,考虑到幼儿的发展特点,将全面激发幼儿兴趣作为基础的前提下,让幼儿积极地加入游戏中并获得相应学习体验,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模式,可把原本单一、枯燥的科学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其参与的兴趣提升,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知。
        (二)有助于学前教育质效的全面提升
        在以往的教育理念时期,很多幼儿园教师倾向于采取口述、板书、示范等方式开展知识传授活动。此时,由于幼儿的想象能力、认知能力与知识基础并未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其很难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进行快速理解、充分感受,进而严重削弱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效率。相比之下,科学游戏对知识信息的载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书本文字或示范样本。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是深度参与、切身体验的,因此其更能顺利地实现知识信息的获取、理解与感受,并最终潜移默化地完成内化吸收,促成学前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
二、游戏化模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游戏情境要生活化
        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中,如果教师进行理论性说教,企图把理论性的东西灌输给幼儿,其教育结果是不理想的。因为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适应于直观性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抽象的理论很难产生深刻体验。相对于理论说教来说,幼儿对于身边的生活更熟悉,将生活元素引入科学教育活动中,更能够引发幼儿的共鸣,从而产生更深刻的体验,也易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游戏的生活化,使幼儿易于接受科学知识,体验科学精神。如学习“浮与沉”相关内容时,笔者拿来一些树叶和一些石子,并且启发幼儿思考:如果把一片树叶和一块石子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都会浮在水中吗?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纷纷回答:“石块肯定会沉入水底的,树叶会在水中浮起来。”可见生活中的例子特别能够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科学道理。幼儿认为石子是沉入水底的,接下来笔者拿出一片叶子,把叶子放在水中漂浮起来,然后将一个小石块放于叶子上面,发现石块也在叶子上面跟叶子一起浮在水中。幼儿感到好奇,接下来教师用多媒体展现各种船只浮在水中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浮与沉的原理,促进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结合科学游戏去提高幼儿学前教学教育的趣味性
        具备教育性质的游戏和普通的优势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教育性质的游戏主要注重的是教育,在选择游戏内容以及题材的时候应该将侧重点放在教育问题上。游戏对于每个幼儿而言都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才能有效调动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发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促进游戏的最大化优势就在于当游戏结束之后,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简单的描述一下自己在游戏期间的感受,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为后续的游戏内容做好铺垫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方式去实施科学游戏的教学,首先是为了有效锻炼幼儿们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其次是为了培养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这两者都是通过游戏去刺激学生们的感官神经,从而促进他们对于游戏以及学习的兴趣,以此培养学生们的思想与认知,并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三)有效引领和指导,促使系列科学游戏的展开
        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孩子们的支持者,是孩子们的同伴。因而,在与幼儿的共同研究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幼儿探讨实验的过程、结果,分享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成功与失败,在倾听中了解幼儿实验的所思所想,在鼓励中营造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氛围,在追问中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动力,在“意犹未尽”中构想下次实验与探索的计划。喜好游戏是儿童的突出特点,也是“儿童的本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想方设法将单一的科学游戏活动转化为系列科学游戏活动。科学系列游戏以比较完整持续的科学探索思维,将科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之中,使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变得具体化、可感知和可操作,并让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持续沉浸在探索的积极情绪体验当中,在游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四)课后阶段的科学游戏拓展延伸
        在提倡全程化、全面化育人的新形势下,无论是科学游戏活动,还是核心素养教育,仅将幼儿园作为“阵地”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开展园内学前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做好科学游戏向生活领域的拓展延伸。例如,教师可与幼儿家长共同构建“家园共育”的育人体系,将“巧移乒乓球”“寻找弹力”“手影在哪里”等科学游戏的运用方法传授给幼儿家长,并鼓励其在生活中与幼儿共同体验。再如,在“手影在哪里”的科学游戏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为幼儿留出趣味性的家庭作业,要求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类物体的影子,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通过手影的方式表现出来,再在下节课上分享给其他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生活、勤于动脑思考的内在素养,也有助于使幼儿了解到“生活处处皆科学”的道理。
        (五)游戏评价要整体化
        评价是对幼儿游戏的表现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掌握情况的评估,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环节。在评价时,要注重其整体性。即不仅对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幼儿巩固与掌握其中的科学知识。例如,学习“奇妙的水”后,教师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让游戏中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自己小组为什么能够顺利完成游戏,让完成情况不是很顺利的小组说一说为什么活动中会遇到困难,然后引导幼儿说一说水会分层的原因,并且再次与幼儿一起做出好看的水。这样,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成功感,也会对其中的科学原理进一步进行巩固,有效地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结束语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融入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学习的兴趣,以此促进幼儿们的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幼儿园教师他们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科学游戏教学的效果,从而保证给幼儿们带来更好的科学游戏体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雅雅.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4}(04):29-30.
[2]赵万霞.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4}(A2):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