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康康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330013
摘要:跟随党中央的号召与时代的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受到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多方重点关注,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思政教育做出贡献。体育教师也应该在上课方式、教学方法上做出一些调整。
关键词:高校体育;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作为重要的思政元素,与大学生体育品德与体育精神的形成具有天然的联系,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通过体育课程与教学强化学生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的宝贵资源。如何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进行梳理、凝练和总结,使其能够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彰显出特有的时代意蕴和育人价值,能够以完整的内容组构和程式要求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全程,能够形成标志性的路径助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是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红色精神教育、拓展高校红色精神培育形式的重要通路,对于优化、推展和革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意义重大。
一、将党的百年红色精神创设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引导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最终要具体化到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实践中去,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导向,综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要求,需要选择和调配能够与党的红色精神结合起来的课程内容。例如在课程中通过讲解红色体育的典型故事、介绍典型体育人物等,使学生自觉将体育实践活动与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复兴精神联系起来,推动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取向能够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趋于一致。党的百年红色精神中包含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体现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则是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对学生没有创造性空间的预设,而是注重生成性内容的增补。每名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都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对学生自己来说都属于首创性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对自己的知识技能学习结构进行重构。奋斗和奉献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精神,体育课程与教学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一个团队的成功是与个体成员的付出意识、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通过深掘党的百年红色精神,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首创能力、奋斗志向和奉献情怀,激励他们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拼搏奋斗。
(二)提高体育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
高校思政教育的渗透程度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因此高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育培训活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以及方法政策等知识。
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督促教师实时关注党的政策方针与发展动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论认知及其思想道德素养。另外,高校还可以指派体育教师参加专题调研活动,培养教师透过事物现象发掘其本质的能力,以此帮助专业教师明确自身应履行的职责与义务,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品质。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建设高素质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将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师以及校内外专家等多种类型的主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拓展体育教师培养渠道强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优化课程思政设计。此外,高校还可以在问题驱动下深入研究与分析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和策略,针对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合理设计解决方案,在推进校本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关联力度。最后,在顺应新时代“互联网+”模式的前提下,依托于先进的辅助性教学工具构建完善的课程资源教育库,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趋于立体化。
(三)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高校体育文化 建设形成了强烈的价值冲突,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一 种态度。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考虑以“为谁培养 人”为使命,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价值载体,重新思 考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内在机理,合理分析高校体育文化 内涵“怎样培养人”的延伸。强调教师言传身教的积极 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普及体育知识,进行简单的体 育锻炼,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完善个人独立人格的培养。它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者,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中华体育精 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休息习惯,践行“锻炼身体, 体育强国”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 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学派作风来带动新一代大学生的体育 文化素养。深入挖掘高校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高校体育课程与 思想政治课程走到一起,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挖掘武术、 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德育要素,对高校体育德育要素与通 识教育进行整合创新,不仅是传统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 也是德育方法的创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教学实 效性,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在学 生生活发展中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 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技能,以充 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完成学业,应对未来进入社会 和职场的高强度挑战。
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学校体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党的红色精神已经成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展的不断深入,为全面推进党的百年红色精神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延续和传递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牛伟忠.基于红色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6):14-16.
[2]肖发生,张泰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9,5(02):193-216+225.
[3]袁晓智.红色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