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美珍
东方市琼西中学 海南 东方 572600
摘要:自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改革以来,2019年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批通过教科版、人教/中图版、粤教版、沪科版和浙教版等多个版本的新教材。由原来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模块,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重视在新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基础薄弱,这篇论文在新教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乡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新教材
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后,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与责任。2019年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批的新教材中,旧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变。在海南省普通高中的学业合格性评价中,更偏向于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等适应新时代变革的前沿。但在乡镇中学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些问题,本文中也针对这几个问题做了思考与实践并提出探讨。
一、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加工程度不够深刻
新旧教材在内容上和在对待学生的评价上差异也很大。教师对于新教材还吃不透,对于一些教材上内容在授课时取舍不够果断,不能够完全及时地挖掘身边更好的项目来去展开教学及评价因此加工程度还不够深刻;而且对于新的程序语言Python的学习也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练习,而且教师在对于新教材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核心素养的探索工作也需要更多。
(二)、学生基础差
新教材中侧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与责任等,但如果学生的基础差的话,对这个学科根本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去学习,则更不用说是怎么培养好这些素养了。乡镇中学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跟城区甚至省府地区学生比起来基础较差,这个“基础”不仅是指信息技术的基础,还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基础则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孩子在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很多的学生对于普高新课改后的新的教材内容是是从零开始的。而相关学科的基础如英语、数学甚至是理解能力等都很差,因为在新教材中涉及很多代码,而学生的英语基础即使是在高二但连其中基本关键字的单词都不认识,如此对于他们而言学到这些内容无疑是在挑战极限。(本校选取的教材为人教-中图版的教材)
1.数学基础差。
在讲“数据与计算”的第一章第二节《二进制与数制转换》时,高中生中甚至还有对一位数间的除法算起来都觉得困难的同学。所以在十进制与二进制转换中除R反向取余法和按权展开求和法(数权相乘再相加)以及后面相关算术运算的计算,如“/”(返回浮点型数据除法),“%”(取模,求余数),“//”(整除)等都会觉得困难。
2.英语基础差。
在讲“数据与计算”第二章《程序的基础知识》时,对数据类型中的float(浮点型数据)、int(整型数据)、list(列表型数据)、bool(布尔型数据)等这几个基本数据类型的标识都觉得识记太难,再如:input函数和print函数,控制语句中的for,while,if,else,continue,break等单词,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看到英语头都晕了”。
3.学习动力不足。
认为教材内容难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上课听课效果不佳。
二、针对措施
(一)、科组抱团共成长
由于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个人知识和经历都有限,在大局势刚到来之时与科组成员紧紧抱团,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个别问题甚至抱大团,如同市县内甚至省内同科组成员一起学习探讨。如:在本校,本科组成员针对新教材我们科组成员间共同备课,共同商量相应策略,及时将资源共享并能存库留用,遇到个别问题借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及时向省内学科交流群中的同行请教交流,以此快速促进提升自身及团队力量。
(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驱动
1.数学差小策略。
针对个别暂时的学困生,及时了解掌握其困难之处并给予耐心及爱心辅导鼓劲。如笔者在讲完《二进制与数制转换》课后发现个别学生课上状态极差,课后及时了解才知道不是学生不愿意听,而是在讲到“除R反向取余法”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算他们根本跟不上。于是利用课间时间陪他从一位数与一位数的除法理解算起(如:10元钱给两个同学等分,每位同学能分得多少元等与生活中相应的例子),再利用晚修时间多把相关内容再次复习(把其他班本节课听不明白的学生也邀请到教师晚修的班中旁听),并出题进行专练,慢慢地他们也赶上了其他同学。
2.英语差小策略。
针对英语识记困难的学生笔者选择“扎堆讲”、“专题讲练”不断巩固让学生熟悉,在评价的时候稍微降低标准,等学生们把基础抓牢后再慢慢一点点地加大难度。如逻辑关系运算的“or”、“and”、“not”集中一起讲,三者均返回“True”和“False”布尔型值(“True”和“False”可以记首字母,英语测试题中判断题的“T”表示正确,“False”表示错误)。为方便学生明白,给他们编了方便记得的顺口溜的句子。“not非”“非对即错,非错即对”;“and与”“一错即错”;“or或”“一对即对”......
3.本班、跨班点名鼓励。
用以上两种情况的小策略有进步的孩子要积极加之语言或物品上的激励,在本班或跨班树立典型案例并给予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
经过一段时间在本校的实践,可以看出使用以上策略的效果也较为明显,因为学生的基础已然成定局,但针对这样基础的学生我们只能在他们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一点点地“垒砖”,在此过程中不能放弃,也不宜太过着急。他们学会了一些,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也就上来了,上课也比以往更专注,学得更认真,后面知识点的盲点就更少了,如此良性循环,到后期合格考总复习就会越来越轻松,效果越来越明显。
当然在新教材改革的环境下笔者的实践时间还不太长,还需要经过的时间继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以及思考出更多更好的应对方法。在日后教学的工作过程中笔者将更多地实践,更多地去思考相关的问题现象。先思考而后有发现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美红.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刊,2008(11):13.
[2]李淑欣.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情感读本,2018(23):46.
[3]杨德艳.新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150-151.
[4]黄贤明.创新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探究[J].家教世界,2014(04):131.
[5]张喜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点滴谈[J].知识经济,2010(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