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慧,石建平,郑贤锋
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国内的高校对开设相关课程还在持续探索中,而理工科专业的思政教育因专业所限对社会人文相对缺少引发了课程思政相关的思考。在当代教育中,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坚定良好的政治信念。本文从思政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代要求出发,论述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任务与目标,并对优秀范例进行分析与借鉴,论述了可推广的理工科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科专业;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陈宇慧(1999--),女,汉族,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学论研究。
项目支持:安徽省电子信息自动化及通信类专业合作委员会重点项目(2018jyxm0310)
1.引言
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思想修养有待提高,政治信念不坚定。而学校作为大学生最大型的生活环境提供者,课堂就成为大学生受到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来源,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学生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学校积极正面的教育与引导。目前正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愈发重要。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习近平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1]。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课程育人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首[2]。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4],阐明了践行课程思政的发展方向。
2.思政教育在我国的历史逻辑
我国的思政教育历史逻辑可追朔到几千年之前,自古到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德行修养。思想教育的兴起早在五帝时期的教育,庠作为一种教育机构承担着德教的教育任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正式发展要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教育思想。其中以儒家为代表,对中国的封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最为深远。
到了近代,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改革,其中“实用主义教育”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为基础,经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的介绍,逐步发展壮大。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思想教育,以教育救国的爱国精神为民众的政治思想提供信念指引。
当代的思政教育在党领导下又有了新的标准:我国的历史与国情与他国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渗透思政元素,不断优化与改革完善教育体制。使学生有良好的品德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3.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思政教育的建设要我国在特有的历史文化的背景下,立足于立德树人开设与发展。而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在党的领导下正在火速的发展推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举行后,各级高校开始注重课程思政的实施建设,表1列举了部分高校开设课程思政的项目,作为可行且已落实的课程思政实施参考经验。
从图表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已经在全国不同地区的高校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少学校都设立了课程思政项目或课题不断对思政教育进行探索实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不同高校的不同学院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因地制宜,各有特色。
多数高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实行了有效的措施,其中以上海地区的高校最具特色与代表性。上海市是全国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试点省区,在各个高校的不懈努力的探索下,上海市的所有高校都推出了“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做到了课堂思政全覆盖的优良成效。上海高校的课程思政以思政课为核心,所以推出了有中国精神蕴涵的中国系列课程。又把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放在基础的位置,作为思政教育的依托基础;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培养思想高尚,具有远大理想的时代新人。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这套改革项目将在全国近20个地区推广。相信不久以后,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将全国范围内推广优化,我国的思政教育将会进一步的发展和优化。
表1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实施项目概览
6.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难点及对策
思政教育在理工科大学有一定的开设难度,当前各地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实践程度有较大差异,不少学校有重学术水平轻思想培养的倾向,部分高校教师也有重科学研究轻课堂教学的现象。从学生角度来看,理工科大学生相较文科生,人文素养与社会认知的教育更少一些,逻辑思维相对较好,但对抽象的社会理论认识不够深刻,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解不足。[5]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起重要作用,不仅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的作用活跃在教学一线,而且在课程开设的改革、拓展、深化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并对课程思政的教材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2.以学生的反馈为指标,以知情意行为参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而评判学生对教育同化程度的深浅,要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作为材料。而实践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广泛的开展与专业相关的项目、竞赛等,让学生乐于参与。而实践的培养目标,不仅致力于学术修养与技能培训,更要从敬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出发,向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精神延伸。
3.提供示范方案,为全校提供榜样素材:学校可以成立课研小组创造一系列示范课程与案例。开设理工科通识类专业课程,结合学科知识传授与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社会责任感等。在挖掘研究教材方面,要以教师的经验为依托加入思政元素,才能做到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更加合理。在课程教学设计路径上,可以采取嵌入式课程,将思政元素嵌入学术教学之中。
4.课程体系的构建因地制宜:对教学组织较薄弱的学校,开设民主管理,以组织大型讨论会的形式集思广益,收集各级党委、教师与学生的观点,从而平衡各方想法,构建出高效的课程体系。对教学组织成熟的学校,可以实行分层管理,层层分责,注重示范课程开发后每级的教育实践落实,保证课程思政的“质”与“量”。
7.结语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的推广,我国高等院校要顺应国家号召,立足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育的要求,积极推广实行课程思政,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依托,坚定理想信念要以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目标。思政教育不断发展前行,而课程思政势必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范围更加宽泛,影响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2]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南云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3):4-5.
[3]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潮”起来 [N].湖南日报,2017-05-08.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9-12.
[5]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