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素养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1期   作者:杨志平
[导读]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将经济目标转向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杨志平
        河南省滑县万古镇梁村小学 456400
        摘要: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将经济目标转向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治理环境污染和有效利用资源,不仅需要工业生产环节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持,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从而从根源上解决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素养,如此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环保意识
        引言:我国环保意识的提高,从2008年起需要有偿使用塑料袋开始,一直在加强对塑料袋生产和销售的严格把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自2019年7月起,首先在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紧接着试点了40多个重点城市。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尤其需要加强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素养,如此有利于将彻底实施垃圾分类。为此,需要明确垃圾分类的概念以及重要性,从而探究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垃圾分类的相关概念
        垃圾分类的主要内涵在于通过精细、精准的分类之后,能够通过合理的分类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后续处理,从而使得处理后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垃圾分类之后的后续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1.根源减量化:这一环节需要从工业生产出发,从根源上减少产生的垃圾数量,主要表现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与废物的产生。
        2.回收再利用:将所产生的垃圾废物作为产品通过修复、翻新等可以进行再利用。例如将过度包装的包装盒作为收纳物品的工具,收集淘米水浇花等。
        3.资源再利用:与回收再利用相似,都是将使用过的物品通过处理获得再利用,与回收再利用不同的是需要对产品进行再加工处理。
        4.有害物无害化:主要是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去除生物、化学等有害物质。
        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1.主要现状
        现阶段我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截至2020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40多个城市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试点实施。然而,国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与态度还不够明确,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全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市民对垃圾分类的主要区分点在于垃圾是否可以回收变现,从而简单地分为可变现与不可变现的垃圾。在各大公共场所包括室内与室外,例如商场、公交站等的垃圾桶的主要分类为两种: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在很多城市这样简单的垃圾分类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垃圾废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许多市民连基本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都分类不明,更加细致化的垃圾分类落实就更难到位。由此可见,许多分类垃圾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环卫工人与部分拾荒者通过简单地分类对垃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处理,然而这种操作与分类并不能正规,还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系统的管理与完善。垃圾分类不仅包括前期的分类,后续的垃圾处理也是延续分类而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垃圾处理方式作为传统的方法是堆放填埋法,这样因占用耕地等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没有经过恰当处理的污水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为此,需要从源头加强垃圾分类,从而更好地保证垃圾处理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垃圾分类有利于优化垃圾处理,改善环境
        相对于简单可否回收的分类方法,现阶段实施的分类处理原则和标准包括厨余垃圾的分类。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使厨余垃圾中的油脂通过减量化,使厨余垃圾中的油脂提取出用于工业用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也可用于发电。最后剩余的固体残留物可用于堆肥回收。


        3.垃圾分类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
        垃圾分类回收以及有效处理在减少填埋量的同时,能够减少占用土地节省填埋的成本。合理的垃圾分类,可以通过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增加其经济价值。今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通过分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有效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素养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
        数字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传达迅速明确。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有助于营造全民垃圾分类的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的相关活动,使学生们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例如,举办垃圾分类的手抄报比赛,进行垃圾分类标识认知的游戏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的学生与生活中留意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内容,加强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深刻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做好正面引导
        首先,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培养。在学校,需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对日常活动所产生的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在校外,需要家长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配合,在家庭活动中也做好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从一点一滴开始,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清楚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识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需要归类的垃圾都有哪些。尤其要明确按照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对日常学习与生活产生的垃圾做好分类,正确处理垃圾。
        3.加强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的素养
        垃圾分类意识和素养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根源上对垃圾的分类,还需要在分类后能够对垃圾进行后续处理。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素养的主要体现在于,通过有效的措施与途径将分类后的垃圾进行正确的处理。这里主要指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变废为宝”的处理。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后,报纸、书本等会被送到造纸厂进行再生纸生产;废电池需要进行分解处理,避免金属有害物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等。学校可以加强举办可回收垃圾处理的相关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开动脑筋,更好地认识到垃圾分类对后续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可以布置学生每周写环保日记,制作可回收垃圾的手工等,将用完的废纸、易拉罐、水瓶等充分发挥
        他们对这些物品的理解与想象,从而进行折纸、变废水瓶为花瓶等手工作品。举办“变废为宝”的分享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通过动脑动手对可回收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利用,有利于学生垃圾分类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有效进行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有效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要加强垃圾分类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必须提高国民垃圾分类意识。对垃圾分类的意识需要从现阶段开始,从小学生开始加强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小学生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能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能够将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小学阶段是儿童认知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做好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逐步提高对全国垃圾分类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垃圾分类和实施后续的垃圾处理,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合理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郑竹清.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打造绿色低碳校园——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垃圾分类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1(05):87.
        [2].宣讲工作有温度,垃圾分类出实效——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垃圾分类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1(05):89.
        [3]赵同爱,栾伟伟.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垃圾分类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1(05):92.
        [4]莫胜伟.广州从化校园垃圾分类进行时[J].城乡建设,2021(09):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