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变换的五年级数学教学刍议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国教工》2021年11期   作者:刘英幸
[导读] 图形变换可以说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的重要章节,其有着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作用。
        刘英幸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俄境小学,广西钦州535424
        摘要:图形变换可以说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的重要章节,其有着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贯彻落实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创新方式,开展以图形变换为基础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图形变换;小学数学;五年级

        数学原本就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随着小学五年级数学新课标内容的确定,人们不仅提高了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是提出了新的数学教学策略,制定了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符的教学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五年级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还需要加大对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视力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图形的变换乍看之下非常简单,但其中涉及的知识非常复杂,面对这些复杂的知识,教师们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推演能力、空间想象力、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构建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比起小学其他阶段,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明显更具复杂性。在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中,《多边形的面积》属于重难点部分,学生们在学习此部分的知识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概念、思维能力和数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以新课标为基础,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以图形变换为结合点,在了解到图形变换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后,转变教学观念,有机结合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根据生活实际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教师需要提供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要让小学生们自己在情境中观察图形,推理图形变换的性质。以此在了解图形变换的相关知识点后,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空间思维和数感。也就是说,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入图形变换现象,以此现象导入理论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直接拿出几个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利用这些小图形拼摆成一个大的图形,时不时的根据学习要求绘画出图形实际的变换形态。如,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摆出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绘画过后结合图形变换完成对应的练习。利用此,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平面图形变换的知识学习提供基础保障。
二、转变学生的思维角度
        空间思维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其能够影响到学生对图形变换等空间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要求来看,学生们需要通过对图形变换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图形变换的知识点进行真正的了解。此时的数学教师们就要在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创新后,尝试性的转变学生的思维角度,引导学生以运动角度对图形的变换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导入进空间概念。以此在促进学生多维度发展下,实现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针对其中所涉及到的统计和图形知识,数学教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设计,要对现实生活中与图形、统计等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际现象进行结合,以此对统计和图形内容进行分析。如,教材中的北京天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图形,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在调查之后记录下调查数据,根据调查数据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制作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大胆的说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分析两者的作用后思考两者之间的关联。教师也可以以条形统计图知识内容为依据,在给出相关条件后,让学生们自己跳过统计表直接制作统计图,并完成条形统计图到统计表、统计表到条形统计图的图形变换。根据此,强化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个体层次差异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由于不同的学生,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等也存在不同,所以学生的个体层次也存在对应的差异,面对不同学生明显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和学习水平差异,教师们就要在图形变换背景下,全面考量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分层次讲解知识,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为了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教师要在学习目标的明确中,让学生们对不同图形面积计算下的拓展性知识进行学习,适当时还可以加强此类学生和其他同学的课堂讨论。面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以新课标为基础,让学生们自己全面系统的理解不同图形的含义和性质,思考和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最大程度的缩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层次差异。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思考分析,完成自己层次的学习目标,实现对自身空间思维和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小学五年级教师在图形变换基础下的知识教学中,还要适当的应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专门的网站上,对与图形变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进行下载;也可以自己根据图形变换知识制作对应的教学视频。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对不同图形不同移动变换的轨迹进行展现。以视频动画等直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感知图形变换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空间思维。
结语
        总之,到目前为止,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属于高阶段,但依然没有发展严谨的数学思维。面对图形变换此类具有强烈综合性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师们需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在创新教学方法后,梳理学习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讲解知识,开展图形变换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建军. 从图形变换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路构建[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210-0210.
[2]刘文山[1]. 图形变换——构建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路探讨[J]. 好家长, 2019(17):100-100.
[3]吴文敬. 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考试周刊, 2019, 000(013):97.
[4]蓝碧锋. 探析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8):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