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国教工》2021年11期   作者:魏新建
[导读] 在我国教学体制改革推动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
        魏新建
        福建省漳浦县丹山中学,福建省漳州市363210
        摘要:在我国教学体制改革推动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进而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水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得到广泛应用的,将其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高效性等方面效果显著,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文简单阐释了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性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数学;学生;策略
        
        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且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学工作者们一时间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依然习惯于采取原有的教学“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致使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不符,亟待进行优化与改进。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出现正好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其能够在发挥教师引导性作用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实现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惯;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互助、合作以及共赢等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脑海中,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为例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故教师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需要定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其次,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前分组,为之后的小组内容交流与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成绩、能力差异性,制定出多套学案,供不同需求的学生使用,充分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将不同的学案发放给不同的学生,指导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预习,进而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熟悉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三个角都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有两个三角形,其两条边都相等的情况下,还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证明其具有全等关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需要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心中产生的疑惑记录下来,做好课堂学习笔记,保留到后面与同学之间进行商议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
(三)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当学生完成课堂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遇到的问题以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之间可以针对黑板上的问题自由发表观点,集众人之力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最终派出代表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供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相互激发与碰撞,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得到充分的拓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对课堂重点知识进行强调,如三角形边和角之间的关系等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四)开展课堂总结反思
当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之后,教师需要对每个小组反馈出来的疑难信息进行细致化的讲解,这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经过学生在前面自主学习以及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更加精准的认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讲解,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于经典例题,对学生进行问题归纳以及方法总结,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指定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趁热打铁,实现对自身所学知识的巩固。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整个教学流程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新课程标准中一直强调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学案导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身为当代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突破。
        参考文献:
        [1]任东明. 学案导学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04):256.
        [2]浅析"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 000(012):P.83-83.
        [3]"学案导学"模式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甘肃教育, 2020(18).
        [4]温婧.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分析[J]. 活力,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