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春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江苏扬州 225651
摘要:初中生参与性直接决定着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初中体育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与学生间充分配合。但是实际上,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没有与学生进行主动交流。为此教师要有效总结学生体育教学参与性低的原因,并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参与性;提升策略;具体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提升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促使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重要内容,积极践行这一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发展的健康性。同时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升他们业余生活的丰富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性低的主要原因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师生过分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几乎很少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即使开展了体育实践活动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课程目标,这会严重阻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有序进行。
1.1学生的参与意识弱
相关调查表明,很多初中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较低,其主要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的授课方式过于落后,阻碍了学生课程参与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长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使用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被动性,会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一定束缚。虽然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还需要很长时间。
1.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是重要主体,为此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有效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理解知识。但是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教师主观上认为的重点、难点知识,在整个课堂学习中严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在具体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被动式的体育学习方式是无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这也将大大降低学生体育学习参与性。
2.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性的策略
2.1通过设置多个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初中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多样性,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为学生设置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那么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因此会降低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在体育课学习中出现敷衍和逃避的现象。为此,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现实教学基础,最大程度提升运动项目设置数量,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要有效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同时开展排球、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项目。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课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同时当教师增加了体育运动项目的数量后,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参与性明显提升,并且会更加全面的掌握自己喜爱运动的体育技能。
2.2定期举办体育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主动性
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初中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竞赛性,是人们喜欢体育运动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胜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身体机能,而且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下场比赛中。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性,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各种比赛。
比如在学习完《短跑》这一课时,首先,初中体育老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多个体育比赛队,随后鼓励每组派一名代表参与一百米短跑比赛中,在比赛中表现良好的小组将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体育比赛,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课上,而且可以极大增强初中体育教学效果。
2.3通过合理评价,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体育特长
教师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可以为初中体育教学指明方向,如果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出现偏差,会严重阻碍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也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情绪,降低学生体育课堂参与性。相反,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为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适当增加和优化教学评价指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日常体育学习表现,与期末体育测试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估。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学生的体育天赋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指标,要以学生实际努力程度为基础适当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自信心,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参与度。
2.4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
为了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程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深受环境的积极影响。同时在具体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沟通,当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后,将为教师教学内容的制定提供便利。
比如在学习《体操》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体操运动员李小鹏的比赛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深刻感受和领会其中蕴含的竞技精神,深刻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通过使用这一教学方式,将会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改变错误观念,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积极组织多元化的体育比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以此达到提升学生体育课堂参与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厚潘.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1):121-122.
[2]谢茂勇.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2):18-19.
[3]李玉庆. 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有效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9(1):0096-0096.
[4]任明超.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研究[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