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明
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 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蓬勃进步。在电气自动化的系统中,继电保护作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是不可或缺的。大量的电力需求,种类繁多的电气设备不断的被研发和使用,电气故障的频率也在提高着,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性,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研发出来的。所以,企业需要对几点保护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融入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让继电保护不仅在性能上得到提升,也能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上更可靠的。
关 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引言:和传统的电气化系统不同的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下,计算机的使用让自动化继电保护管理模式超出了一包检测、预警等单一性的范畴,在计算机的高运算的性能下,高效的控制管理模式可以在故障的初始、发生中以及故障严重的影响阶段都进行着有效的控制,使得自动化的电气管理系统更加的安全、可靠。所以,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更高效和更安全,技术人员就要对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概念
在为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一种手段,能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对各种故障进行防控的技术,就是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出现了对应的故障,就可以利用继电保护设备对相应的故障位置和相应的原因给出反馈,在发出警示后,通过调查处理的形式,进行保护。在进行断电跳闸后,电力系统会整体停止运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不会产生大范围的损失。在发出警示后,应用科学的方式对故障区域范围进行标示,指引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能够对故障威胁和原因明确,规避了人身的安全问题[1]。并且在继电保护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电力系统的经济损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让整体的运营安全和稳定得到了对应的保障。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化设备被投入使用,这让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随之普及,并且在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的道路上的前进,使得继电保护技术也随之成熟。更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提供了更加效率化的保护性,在对故障的处理和安全性能上有了更好的保障。
二、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影响
(一)软件因素
软件是对自动化系统内部各项硬件进行控制和保障继电保护能够及时触发的关键技术。只有在软件设计的逻辑上面保证逻辑的正确和顺畅,才能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快速识别故障原因、排查出故障范围以及识别故障前期先兆等,才能保证了大型安全问题或者严重的电力系统停运问题的出现[2]。如果软件系统在本身的可移植性、可拓展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的话,就无法在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加和智能化的代码体系的庞大而进步,不兼容性就会导致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上继电保护系统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硬件因素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继电器以及辅助的电子元件等都是属于硬件范围。
如果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各个硬件装置或者电子元件的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不能满足需求,甚至还会产生安全上的隐患,这样就会给系统带来整体上的不安全因素。就以继电器来说,作为接受输入信号后输出电力信号实现电路开闭的装置,需要技术人员在使用场景、电力规模、生产厂家的综合实力进而衡量的选择性采购和使用,确保硬件设施的性能能够满足需求。
(三)人为因素.
就目前的国内的以往数据来看,人为因素在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的原因中,仍然占有着很大的权重。虽然对比传统的继电保护措施,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安全措施已经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提示,但是还是要在人力支持的情况下完成系统的安装、维护、维修等工作,如果人员未按照规范进行安全操作或者没有按照要求定期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测,那么就从根本上就很难让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一)严格检查与验收
要严格的分析继电保护安全中的关联性,去加大验收力度,对每个验收的环节也要合理的管控。在新设备进场后,必须确保参数标准能够达到标准才能去投入使用,设备验收过程,对继电保护的安全性、抗干扰性也要重点的进行检查。对各不同场景参考实际环境区提高对应的继电保护标准和要求。要去经常性的反复检查、测试来保障设备、系统的整体稳定和安全性。
(二)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
结合设备、系统整体的稳定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改善各种安全技术机制[3]。对继电保护责任机制要优先执行,逐级划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执行;提升继电保护软件管理方面的更新以及迭代,防止软件系统的故障或者不匹配导致的继电保护设施未能发挥正确的作用等办法,对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要严格管理,去确保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正常、安全的运作。综上所述,只有对电气自动化内部采用正确的安全技术,才能将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继电保护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应当聘请专业人员,在结合实际的环境下,应对包括线路,断路器、变压器等各种装置的定期巡检和升级。对员工进行针对常用保护装置、保护措施以及现场危险点和预控措施方面的培训。让员工在通过多次的培训后,能够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认知,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对继电保护技能的提高。
结语: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不单单是因为继电保护的发展迅速,还是因为继电保护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提供着安全可靠的保护。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离不开继电保护技术的。继电保护技术在普及使用的过程中,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得到更好得到发展。只有将继电保护系统融入到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来,才能够在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发出信号来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起到保护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关键作用,企业技术人员只有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效率,才能在根本上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甲洪. 基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探究[J]. 电子世界,2020(17):9-10.
[2]刘孟清.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167-168.
[3]张欣.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 南方农机,2019,50(22):20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