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可强
身份证号码:37150219900201****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技术逐渐复杂,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电力建设要求,而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情况。所以,对于传统电力工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只有管理方式得到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才会更加具有效率,符合市场需求。本文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创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引言
优质的工程项目属于电力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建设优质的电力工程不仅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还需要在质量以及视觉层面上保持好成效,这也是对建设人员的一种高要求。电力工程建设本身的质量成果会直接决定地区及国家的发展,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较差时不仅会对地区经济形成严重影响,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也会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问题。对此,探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电力工程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管理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证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以及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作用。首先,电力工程管理确保了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管理可对各个部门工作进行协调,保证各个部门间的工作有序进行,有效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内容繁复,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规划、工程成本控制和建材管理等,是有多个部门组成的工程,只有通过工程管理才能够确保各个部门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电力工程管理还能保证工程实施的标准化和系统化,使工程符合相关标准。
2当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交底不全面
就当前的电力工程而言,技术交底对于其建设、最终质量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临近竣工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完成交底工作。但在实际的电力工程中,很多技术人员在完成交底工作时都是应付上级检查,整体工作形式化,交底工作也无法保证严密性,其中的内容更是空洞无味。这对于电力工程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工程的施工难度、施工周期和施工质量等。
2.2电力工程临时项目整体管控力度不够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当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投资理念,包括施工合同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整体项目服务,提高电力工程临时项目的整体管控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很多负责人员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意识,除此之外,一部分负责人员并没有专业的造价控制知识,导致价格的真实性不高;并且在工作当中随意的管控项目合同等机密性文件,导致工程的临时项目管控力度下降明显,电力工程也因此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3电力工程经常选用的管理模式
3.1业主自建模式
业主自建模式是由业主自己承担并进行对电力工程的监管工作。在国家颁布有关电力工程监管有关法律条文之前,业主自建模式是在电力工程监管中最常见到的监管模式。但是很多的业主并不了解相关的业务知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导致整个电力工程的成本增加,质量却不怎么样的现象,同时还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电力工程产业的集体发展。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相关条例的完善,这种模式也逐渐被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所替代。
3.2监理模式
监理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由于业主自建模式的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更加的专业化。该模式不在业主一方进行工程监管,而是由业主、承包人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监管。
但由于监管人员增多,很容易造成监管责任推卸的情况,导致业主无法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3.3CM模式
CM模式是在上个世纪中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业主将电力工程项目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在展开工程的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随时修改。但是由于经常修改比较麻烦,所以这种模式并不常见。
4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4.1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1)电力工程监管理念的创新是提升监管力度,促进工程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监理人员具备创新性的监管理念,才可能从源头上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的水准。所以,理念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2)创新性的理念是需要监理人员不断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监理人员需要在实地考察,根据工程施工的水平等一系列条件总结不足。在了解不足后,在对创新理念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取科学方式让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得到发展,同时,电力工程管理不能停滞不前,监管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明确电力工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电力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监管人员还要对电力工程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清楚地了解到问题所在和对监管不利的因素,从源头问题上进行解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监管水平得到提升。
4.2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需要针对电力项目特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及时构建工程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的会审制度体系,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当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图纸以及相关理论当中的内容处理施工问题。确保施工整体质量以及施工的有序性。企业方面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进展情况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规划目的等做好不同环节的整合,尤其是协调不同施工方,确保施工的高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施工材料方面的检验,及时构建合理的施工材料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尤其是构建施工技术管理档案,确保施工中内容的准确性,真正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水平。
4.3强化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
一个高质量的电力工程,需要高质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支撑。因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针对此次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带来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此次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对于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以及管理人才,企业也要尽最大全力对其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快速成长,逐渐成为企业的精英力量。在招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时,电力工程施工企业也要合理的提高招聘要求,技术人才必须持有相关的证书才能够入职。通过考核机制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各项施工当中尽全力做好分内的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监管想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就要不断的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工程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业主带去利益。当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无论从哪一方看来看都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J].?电子制作,?2014,18(9):56.
[2]张琴,张扬,周向群,刘中.核电厂常规岛厂房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J].?工业建筑,?2010(04).
[3]郭静.?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13-15.
[4]马俊龙.?电力工程管理的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4(01):23-24.
[5]张润明.?10kv配电工程风险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