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创新实践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月11期   作者:余乐烯
[导读] 本文简要阐述新时代对电网企业员工素质能力的要求,对照分析了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一般问题,进一步介绍了员工素质能力的措施及其实践成效。
        余乐烯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新时代对电网企业员工素质能力的要求,对照分析了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一般问题,进一步介绍了员工素质能力的措施及其实践成效。
        关键词:电网企业;员工队伍;素质能力
1.背景
1.1新时代需要更优质人才保障
        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先行。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电网企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一流的电力供应服务,离不开一流的员工队伍去创造执行,必须加快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员工队伍,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1.2新时代更注重质量效益
        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兴起,这要求电网企业在发展质量上要下功夫,加强管理、精准投资、提高效益。人力资源供给必须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       
2.现状及存在的一般问题
        电网企业在员工能力培养方面,早期已结合业务实际,开发了以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为基础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较为明确的标准和考评体系,引导员工立足岗位提升胜任力。近年来,电网企业转型步伐加快,这要求员工队伍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内仍存在部分员工能力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企业业务更迭或重构对员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亟须更有针对性和更灵活的培训评价机制,帮助员工提升胜任能力、快速适应业务发展。二是需要加强对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引领,加强培训评价与员工职业发展的互联互动。三是需要进一步发挥企业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作用。        
3.提升员工队伍素质能力的策略及措施
        打造员工队伍“过硬”的素质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某电网企业管理实践来谈,以问题为导向,构建“1个模型、2张地图、3项机制、4类资源”的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管理体系,对建设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员工队伍起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到操作层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3.1优化应用1个胜任力模型
        在标准化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基础上,快速响应业务变化管理,启用模块化岗评,对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进行重新匹配,使岗位胜任能力评价迅速满足“干什么”、“会什么”的要求,同时有效减少重复考评。
3.2建设应用2张发展地图
        梳理明确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岗位发展地图》)以及持证等级(《员工持证发展地图》)。纵向上,梳理各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明确各职位晋升、岗位转换的准入要求,搭建岗位类别清晰、岗位层级分明的发展通道。横向上,从专业、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技能等级等维度,研究不同类别及不同系列之间的岗位转换节点要求,构建岗位转换路径,搭建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
        在2张发展地图引领下,组织开展全员职业发展规划,设立阶段性目标和年度目标,进一步明晰员工职业发展导向。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跟踪,直线经理定期跟踪指导、回顾总结员工职业发展情况,积极引导和支持员工发展成才。


3.3构建3项管理机制
3.3.1建立以“专业部门+直线经理”为主体的培训评价管理机制
        组织保障上,建立专业工作组,人力资源部负责搭建资源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各专业工作组发挥培训主导作用。管理制度上,通过业务清单优化流程,同时明晰专业部门和直线经理的培训管理主体责任。考核机制上,设置相应的考核系数纳入各专业薪酬分配体系,有效压实各级培训责任。
3.3.2建立培训评价与员工职业发展相联动的管理机制
        将培训评价全过程与员工职业发展需要统筹联动,分类别分阶段提升员工素质能力。对于适应期员工,创建“三导师”机制,为新员工配置思想、技术、技能师傅,并定期“回炉”培训,加快掌握核心技能。对于创新期员工,选拔好苗子纳入青年专项特训,培育一批优秀青年技术技能人才。鼓励自主创新,依托专家工作室开展软课题研究,给与培训资源支持,为员工成长成才提供广阔平台。对于巩固期员工,根据组织需求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立员工岗位培养(调整、晋升等)人才库,针对性开展岗位培养,做好岗位人才阶梯储备。对于转型期员工,专业统筹识别需求,扎实开展转岗适岗培训和评价,助力员工掌握新岗位技能。
3.3.3建立培训与评价闭环联动管理机制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按照“干什么、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将评价标准体系融入员工日常培训,合格者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不合格者接受下一轮培训,实现培训评价的PCDA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岗评数据分析与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员工培训需求的重要来源。
3.4打造4类资源平台
        实训条件方面,升级改造实操训练场地,进一步提升实训的专业性和便利性。专家队伍方面,结合科技沙龙等平台开展专家讲堂,对于专家每年带徒提出明确的培育指标,强化专家育人作用。内训师资方面,加强师资的培养选聘和统筹使用,推荐优秀师资晋升高层级内训师,参加核心内训师培养、竞赛、评选等,激发内训师工作的积极性。课程平台方面,组织开发微课件,每年评选优秀作品纳入精品课程库。从理论知识、安全技能、业务操作等维度,针对性开发与实际业务匹配的培训课程。            
4.员工素质能力提升体系的实践效果
        4.1员工素质全面提升,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稳健增长。体系实施以来,实施单位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高技能人才比例逐年稳步提升,人均素质当量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全省同类型电网企业排名第一,获得上级单位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
        4.2员工队伍凝心聚力,充分展现了企业精神风貌。锻造了一支具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的员工队伍,第三方客户满意度在全省同类型电网企业排名第一,获评属地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第一。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产业青年优秀人才和能工巧匠。
4.3体制机制更加顺畅,有力推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启用模块化岗评模式后,大幅减少了重复考评,更快速响应业务发展需求。员工职业发展导向更加明晰,培育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孵化出一批领先创新成果。建立班站长等岗位后备人才库,优化了专家的专业、层级和区域覆盖,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制定了各专业领域员工提升子方案,通过考核系数与薪酬奖励挂钩,真正实现了“队伍带得好不好”不一样。完善了专业实训场覆盖,多名专业内训师取得国内国际通用认证,为推广应用专业领域知识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玲.人才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下一个未来[J].商场现代化,2013, (29):117-118.
[2] 马继红.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中心构建企业科学人才管理机制田.科学管理文摘[J],2006, (12): 62-63.
[3]黄婷:浅析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为基础的员工素质提升模式 [J].人力资源管理,2018(01):140。
[4]叶娟娟:企业员工培训创新的几点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8 (20):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