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月11期   作者:安晓梅
[导读] 电力工程成本控制是全过程的,贯穿于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
        安晓梅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市黄岛区供电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要:电力工程成本控制是全过程的,贯穿于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电力工程实施中加强成本管理实践,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能够有效降低非必要的成本支出情况,对电力工程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原则
        要想通过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展开相关工作:第一,全员参与。工程施工管理要动员企业各部门人员,基于成本控制理论基础下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落实责任到人,控制各种超成本支出引起的成本浪费现象发生,创建全过程成本控制网络,调动全体职员主观意志。第二,目标分解。就是在从事成本控制相关工作时,将成本控制整体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对精细化目标成本的完成,以达到优化总成本的目的。其中,还伴随着全过程动态监管工作,通过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使各环节成本消耗趋于平衡,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局面。第三,成本最小化。首先参与成本控制的全员必须具备成本最小化意识,其次在工作环节积极主动探寻成本管理新途径,从而更好的完成目标成本。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2.1施工管理中预算环节不到位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在建设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下面将逐一介绍。在这里,主要介绍施工的早期阶段。一方面,预算管理不到位。首先,上述电力工程成本预算大多由企业财务部门编制,部门信息的封锁使其无法准确控制详细的成本支出;其次,预算编制预留的可调整空间较少,电力工程建设受地形、环境、人流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本,而既定的成本预算是无法满足的。另一方面,成本预测的主观意识太强。很多人依靠过去的经验,参考历史数据,缺乏对信息的二次处理,缺乏对项目不确定因素的考虑。而对于电力等较为传统和复杂的工程,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固态。现代信息应用不深入,缺乏运用现代系统分析的能力。
        2.2成本核算体系不科学
        在成本计划环节,相关成本核算体系不科学,不能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保障。一是成本各环节目标分解不科学。成本计划受相关预算编制者的影响很大。由于对电力工程缺乏深入了解,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具体的造价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工程造价目标分解与工程建设各阶段不匹配。另外,预算人员给出的目标计划过于粗放和理想化,缺乏对细节的考虑,增加了施工队伍的难度。二是成本核算缺乏监督和反馈。初步造价计划编制完成后,具体施工队需要根据工程性质进行分析论证,不断调整完善、复核,确认完成后才能开始具体施工。但事实上,在成本计划的前期,一些潜在的漏洞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影响了后期现场施工的进程。
        2.3施工过程中缺乏成本控制
        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决定着工程管理的整体成本控制效果和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施工期的相关管理,如材料、设备等,特别是为电力工程设计的建筑材料一般都比较贵。各类设备和大型设备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如果出现盗窃、浪费等现象,就会造成成本消耗。其次,在工程分包管理方面,施工分包是电力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主要存在分包作业不规范和分包价格统计滞后两个问题。一些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盲目追求成本最小化,忽视了市场回笼调整、低价竞标、质量、信誉等问题。另外,项目负责人在支付分包价款时,没有做好工程进度审核,造成实际工作量与既定工作量不符的现象,这无疑加剧了成本支出,无法真正实行成本控制。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优化路径
        3.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电力工程施工需要全面、准确的方案图纸作为指导。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大型复杂的电力工程项目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设计知识和技能,还要全面掌握电力工程的整体情况。应根据工程内容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全面考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用性能和成本,使电力工程经济实用。在电力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了解工程实施中的各种需求,从人员、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电力工程建设要与社会进步的步伐相适应。在电力工程项目设计中,新技术、新标准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内容中的成本构成和参数调整,对不合理的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运用价值工程理念控制成本,提高电力工程整体经济效益。
        3.2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电力工程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最终实施阶段。在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与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材料采购和使用成本、能耗成本、人工和设备成本等,这些成本是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主导成本,而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隐性成本是时间成本,即与工期相关的成本支出。电力工程规模大,所用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在物资采购方面,应考虑成本控制问题。电力工程材料费在工程总造价中所占比例最大。搞好材料成本管理对实现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控制材料的成本,材料采购应采用批量采购的方式,即以数量换取价格优惠。在材料的使用上,要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对材料的用量进行复核,避免材料的浪费。在能耗成本方面,要加强电力工程管理,非工程施工时及时切断电源,降低能耗。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人工成本的总体情况,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进行科学的组织规划,优化劳动力和设备的有效利用,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劳动力和设备闲置。在时间成本方面,需要对电力工程进行系统的安排,保证按合同工期完成,避免因工期延长而增加其他成本。在电力工程实施阶段,也要注意工程变更中的成本增加。工程变更一般属于设计方案以外的施工情况。很多时候,由于设计过程不能完全预测施工过程,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电力工程的施工环境或施工工艺等,不能满足原设计内容,因此有必要进行施工变更,这就产生了新的成本。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尽量避免这种变化。如需实施变更,需由施工方提出,经监理方和施工方批准后方可实施。这样可以有效地约束施工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变更造成成本难以控制。
        3.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约束成本会计准则。设立独立的财务监督部门,由项目具体负责人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共同管理。从资金和工程的角度,保证了电力工程建设各方面成本支出的稳定供给。
        完善相应的风险预警体系。特别是对于电力建设过程中潜在的人身风险和突发风险,要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在实际可控范围内,就要在事前、事中、事后保持警惕,有效化解。
        实现成本流双箭头监管。也就是说,财务部门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流程和项目报告来跟踪成本支出。在电力工程的具体建设中,还应当登记各环节的费用使用情况。施工期结束后,对二者进行总结,找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思路。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是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同时其中存在的变化因素众多且不可控。因此,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特征制定个性化成本管控,确保其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远青.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5X).
        [2]周敏.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工程财务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