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芳
潍坊市坊子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强,档案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得以体现,日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电气工程的功耗节能和自动化控制,对促进社会发展,共建节能绿色环保社会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电气工程中的传输线路规划设计、新能源开发以及电压自动控制是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电气工程;控制;探讨
电气工程的功耗节能和自动化控制,对促进社会发展,共建节能绿色环保社会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电气工程中的传输线路规划设计、新能源开发以及电压自动控制是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重要内容。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电气工程的规范设计提供提供一定借鉴。
一、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理解认识
电气工程是一个以现代电力科技为核心,内容涵盖电子系统、电力控制、电气化工程以及光离子内容等有关的科学应用综合体,以电为能源核心,与社会工作、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甚至息息相关。如今,电气化工程已经踏上了智能化管理的轨道,其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关注度和应用需求不断加大。确保电气工程的节能安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工作重点。
自动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摆脱人为因素的过多控制和干预,减少人工操作,实现自动自助自控性管理运行。当然,自动化技术也是一个综合学科技术的应用体系,需要系列的技术理论为支撑,如,信息化系统、管控研究、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自动应用等综合性理论和技术数据性标准,以支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实施。
二、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存在主要的问题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以电为依托的工作生活需求明显增强,对电的使用依赖性不可避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切已经与电力变得密不可分,电力需求已经成为正常的社会需求,不可或缺。但是,在现实的电力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了电力发展的筹码和必须,不管是传输还是使用和管理能量的消耗造成了大量的电力浪费。要通过电气工程的有效管理,实施节能自动控制,优化管理使用手段,才能提升电力使用和生产的节约化持续性发展。
(一)新能源的共享并网受到一定限制。新能源是电气工程节能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当下,新能源主要是以太阳能、风力及水力发电为主要形式,相比于传统的煤炭火力发电、核电来讲,其能源消耗少,几乎没有能源消耗,依靠自然资源就可以轻松实现,减少了资源供应等消耗浪费。在看到新能源优点的同时,我们还要分析它存在的自身不可逆的缺点,比如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其并网稳定性要求较高,不像煤电和核能具有的稳定性,可控制电力并网,并且运行可靠。
而新能源方式的发电,对自然天气要求较高,要有充足的阳光,适宜的风力才能保证正常的电力输出,当天气环境不适宜时,就会导致电力输出的断供和稳定性变差,这就为电力并网带来较大限制,难以满足正常的社会工作生活用电需求。突出表现在,一是当社会用电需求增大时,新能源并网供电或因种种原因无法满足电力供应;二是当社会用电需求降低时,过量的电力供应将导致电力过剩,出现不可避免的浪费现象;以上情况都会导致不可控现象发生,打破整个用电的供需平衡,要想实现新能源的无障碍并网就需要提升电力科学管控技术,真正达到智能化自动调节的目标。
(二)自动化可控程度低。信息化的发展和在电气化工程的管理中大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工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局性或一定局域性的自动化可控体系,仅仅是对单项工程系统进行调控和监测管控,影响了整个电气系统的有效技能调控管理。目前,以人工为主要调节控制手段,导致管理科学性、精准性不够,甚至出现人为因素的较大偏差,导致管理的不完善和电气能源的消耗浪费。为此,应加大对电气网络各节点的测控,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予以解决,监测工作要选用准确度高的精密电力测量仪表,用准确及时的电力数据保障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三)产生过多不必要的损耗。电气工程涉及实际运行中线路的传输和设备的损耗等各种问题,比如,不可避免的变电设备自身能耗、线路损耗、无功供应消耗等。而这些损耗主要是依靠传输导电产生的热能做功损耗产生。所以,在保证电气工程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通过有针对性的降低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发热做功,提升电能的利用效率,节能效果自然得以提升。
三、电气工程及节能控制发展方向
(一)降低设备和线路消耗。无效的做功是导致高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设备和线路使用和传输过程中因电阻过大,设备老化,线路破损,绝缘效果差等原因都会导致使用中的发热,导致克服发热而做的无效功率,老化带来的工作过程能源流失现象。因此,要从节能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及时维修更换设备,加大线路维护和传输保护,减少传输电阻压力,合理规划电网运行设计结构。
(一)提升电压管控系统性能。电压管控系统在电力工程中属于质量体系指标,可以对电压实施无功控制,保障运行稳定。因此,加强电压管控系统建设管理,对电力节能意义重大。针对目前电压管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增效。
(三)加大新能源利用力度。新能源是电气工程节能增效的重要方式,也是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把新能源供应使用纳入整个电气化工程全局规划考虑,逐步解决新能源并网推进步伐。这就需要提升技术管理,克服天气因素导致的供电影响,要运用智能化测量管理设施,将新能源产生的能源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各方面并网电量的调度和供应,确保最大和优先利用新能源供应,与传统电力供应形成良好的能源补充,达到科学、技能,为国家电气电力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英.新能源电能供应质量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7(10):139.
[2]?张彭浩.电力系统电能节约分析[J].电力技术,2018(11):178.
[3?刘新科.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节能设计的认识[J].决策探索,2018(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