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岗
山东吉瑞达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工程之一。因此,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运行问题将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安全和寿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其使用性能,保证其运行安全。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行业已经应用了不少年,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规范、专业、完整、合理地使用漏电保护技术,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方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漏电保护技术,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漏电保护装置,有效地避免漏电引起的电气安全事故,因此开展相应的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
1漏电保护器基本内容
1.1概述
一般情况下,漏电保护器又被称为漏电保护开关,其在民用建筑中比较常使用。在夏季时期,大规模的漏电电流对电力设施设备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体健康。故在实际的用电中,需要做好漏电保护,设定合理的保护器装置,实现对漏电问题的有效处理。
1.2类别
1.2.1 工作原理划分
依据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有效划分,可将其分为脉冲漏电保护装置、电流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电压漏电保护装置3种。(1)脉冲漏电保护装置。在电路输电中,若出现意外触电事故,那么电路会出现三相不平衡,电流幅值以及相位都会出现明显变化,并将其作为电路信号再做出信号动作。但是该种模式具有明显的弊端,其保护区域的死区相对大,因而很难得到新的推广。(2)电流漏电保护装置。该种保护装备最主要的检查元件则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上存在的一些二次圈共同围绕在一起。其主要应用分级保护装置,以此达到选择性保护动作,故目前其应用范围广。(3)电压漏电保护装置。这种装置是介于变压器与大地之间的一种变压器,一旦出现任何触电或漏电等故障,则其中性点会发生明显性的偏移,且对地产生较大的电压值,致使电源被切断。但该种模式的选择性低,使用范围狭窄,根本就难以推广。
1.2.2设备灵敏度划分
依据设备的灵敏度进行划分,可将设备直接划分为3种,即高灵敏度设备、中灵敏度设备以及低灵敏度设备。(1)高灵敏度设备的动作电流小,其小于30m A;(2)中灵敏度设备的动作电流范围小于1000m A;(3)低灵敏度设备的动作电流大于1000m A。
2建筑电气工程中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原则
2.1 组织性原则
在应用漏电保护技术时,注意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根据有关部门的反馈,对当前的施工任务进行合理调整。由于这项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有必要考虑人员配置,加强工艺的有效配置,以减少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2.2协调原则
在漏电保护处理过程中,除了监督施工现场各区域用电情况,有效控制用电外,还要掌握施工总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良好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环保措施,解决渗漏问题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3接地保护原则
低压系统连接线的灵活调整,当无异常时,断开与地线的连接,用金属外壳连接,反之用地线关闭连接门。本工程需要搭设脚手架或电梯轨道长度超过20cm时,应在保护线内进行接地处理。
2.4接零保护原理
坚持零线保护,认真检查施工中所用装置的所有金属配件,观察是否进行零线保护处理,确保各附件处于保护状态。此外,非带电体也受到这种方法的保护。当漏电安全隐患埋在连接线内时,应在变压器等装置的连接线内进行接零保护。
2.5三级漏电保护原理
设备负荷线路也需要漏电保护,加强电气工程线路的安全保护,延长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时间,全方位检查漏电情况,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的实际运用
3.1漏电保护器的合理选择
漏电保护器主要由开关、插座、继电器三部分组成,为了充分发挥装置的漏电保护作用,对这三种器件的选取要求较高。其中,开关的选取要保证开关作业及时性,对继电器发出的作业命令快速识别,尽可能缩短开关状态切换动作时间。为了引起现场工作人员的注意,需要添加报警功能开关,根据漏电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当现场出现漏电情况,此开关自动闭合发出警报。关于插座的选取,防漏电安全性能、插拔耐久性能较高,支持端口触发。关于继电器的选取,该装置是保护器的核心,要求自身具有断电功能,保证该装置作业安全性,从而避免对电气工程造成影响。选取时,还需要考虑继电器作业稳定性,通过观察装置作业期间的荷载变化情况,即单位时间产生数量、作业功率、电流变化等,判断该设备是否达到标准。另外,作业期间的电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超出范围,则认为此装置性能未能达到标准。
3.2优化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环境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比较多样,如果设备、材料如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则是需要对这些设施设备做好必要的漏电保护处理,对一些需要随时移动的设备做好绝缘保护、防湿防潮处理。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爆炸的设备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即根据设备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需要来为其准备关联的功能附件。如果设备是在昏暗的环境中使用,则是需要为它配备相关的照明设备。另外,考虑到建筑电气导线排布及敷设的情况多变,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科学合理的敷设导线,避免出现同一线槽或桥架内因导线敷设量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而出现发热问题。
3.3漏电保护器供电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保护器在工程中的作用,必须保证该装置不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可以连续作业,从而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因此,添加临时电源模块显得尤为重要,为保护器配备临时供电电源,例如蓄电池供电电源等。当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时,利用临时电源为保护器供电,使其得以持续保护线路。另外,遇到漏电情况,装置立即自动断电,并发出警报。
3.4漏电保护器的运行
在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过程中,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非法操作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漏电保护器的安全运行,并用制度来约束相关施工人员。同时,要定期开展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对漏电保护器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完成相应的试验工作。例如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对漏电不动作的电流值、漏电动作时间、漏电动作值进行测试,并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将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质量是否发生相应变化。此外,为保证漏电保护器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漏电保护器试验按钮装置的使用及其相应功能的检查。
结论
近年来,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水平提升速度较慢,漏电保护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成为了该领域技术研究的关键。本文探究了漏电保护技术作业原理,按照技术应用原则,分析了此项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漏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不断完善电气线路漏电保护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德龙.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57(3):176-177.
[2]朱建建.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606(9):203-204.
[3]邓同强,黄春辉,钟彦平,等.“国网芯”智能漏电监测系统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19,20(8):118-122.
[4]刘辉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门窗,2019,177(2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