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010300
摘要:与现实需求相比,配网线损监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系统功能过于单一,分析能力较差,再加上各配网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增加了线损监控的难度。如何做好线损监控和分析,成为当前配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线损监控能够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输配电稳定性。只有做好线损监控,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电力系统的价值,提高配网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
一、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因为它在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结合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一些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等,通过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行业在搜集和分析相关内部电能信息时拥有良好的成效和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自动化这项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载体,若是无法利用相应的载体来进行操作的话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种相应的载体通常都是一些电力专用通信网络或者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依靠这两种载体进行相应的操作才能够使得整体的运行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
二、配网线损管理现状及问题
2.1工具缺失,集成度差
在对电量和线损进行管理时,需要有统一的管理工具,这样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许多配电网缺乏统一管理工具,管理人员需要从不同的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来进行一一核对,这样会大大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进而降低线损监控管理效率。配网线损监控信息集成度不高,部门信息交互不及时,均容易造成线损管理疏漏,加大了日常电网运营风险。
2.2数据失真,调控低下。
损、电量的相关数据失去真实性,无法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给配网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由于抄表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线损数据的波动性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抄表工作中,抄表时间与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步,使得计量统计的时间出现前后差异,进而影响了阅读线损率出现忽大忽小的波动状况,不利于线损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线损指标以及线损数据失真会使其无法真实反映线损状况,给配网线损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2.3机制缺失,监测较难
在开展配网线损监管时,需要将电量及线损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并保持协同性,以确保线损监控质量。但现实中,配网电量及线损统计管理系统机制不完善,部门间合作不到位,增加了线损监测难度,不利于配网的长远发展。
三、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线损模型的建立和线损的计算
统一的计算公式存在于四分线损的管理中,所以应对线损模型进行构建,提升计算公式适用性,最终有效计算线损数据。在已有数据资料基础上对计量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对馈线、变电站和各计量点的信息进行充分分析。在特定线损模型基础上,可以根据变电变化的资料数据,对线损模型进行更新。接下来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剖析线损模型,并结合计量点用电量,对线损概率进行计算,为提升线损计算数据精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3.2远程抄表
远程抄表工作是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重要应用,通过电力计量,为线损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还能够实现远程抄表,对出现问题的线路进行管理。线损管理先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计算的方式实现的,当抄表时间不同步时就会造成电能损耗的波动,通过使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实现抄表工作的自动化,在远程的作用下获取信息,为施工人员施工提供依据,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资源,保障线损管理的效果。
3.3形成线损报表
将计量自动化系统运用到电力企业中,能自动生成报表。管理人员在进行线损管理时,它的工作内容是对四分线损进行统计,再结合计算结果形成线损报表。利用自动化系统,还能在不同时间段对其进行判别与分析,如:分析日线损与月线损,这样就能为管理人员给予可靠的线损数据与资料。在工作生产中,必须正确分析线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使用有效措施解决。如:使用期间,发生的窃电与计量故障,或者人为问题等。只有供电正常,才能保障企业经营效益与发展。
3.5功率因数管理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大大提升了功率因数管理效率,并成为了线损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功率因数主要是反映变压器的用电效率,功率因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能消耗的多少,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方便工作人员准确快速找到功率因数低的人群,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将问题解决掉。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能够降低电能损耗,为供电部门节约资源,实现用电系统的优化管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功率因数中的应用,如果用户不存在补偿的情况,也能够实现对功率因数的监测,对用户的功率因数进行合理化调整,避免出现无功造成的电能耗损。
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4.1创建线损模型
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应用本身的硬件、软件优势在分析变电站、不同环境下的计量点与当时户外变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建立线损模型。在系统发出指令后,该模型能够根据当时的环境变化来做出回应来适应变化的环境,为了保障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实时有效的实行计算,因此,每个单位都应该装备该模型。该模型也能在电网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根据历史上发生故障解决的方法,快速分析电网故障,并能在数据本身发生变化后,及时更新数据库,而且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提升对于线损率的计算,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4.2制订线损报表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工作人员在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时,首先对各部分线损进行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制订线损报表。采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在不同时段进行分析辨别,将不同时间段的线损提供给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准确的线损数据。在日常工作中,线损报表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分析线损程度,一旦发现线损过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电损过高是因为计量误差导致还是人为损坏导致,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4.3监测系统的应用
由于电网在实际的应用中,考虑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若想要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对整个电网有高效率的检测系统。多维性是整个电网传输数据的重要特点,在任意时间内对任一节点的电压与电流信息、功率、电表的示数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和统计,而且利用该系统集成的电子通信技术,对收到的参数进行像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反馈,然后有技术人员分析具体原因来处理发生的故障。在人员处理的过程中,系统通过营销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来对技术人员提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损耗,提高工作精度。
4.4采用自动统计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线损进行自动统计。工作人员利用自动统计系统,可以在各种条件下统计线损,设置不同的电压,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周期,开展线损自动统计工作。供电系统的线路较长,节点众多,采用人力统计得到的效果误差大,投入大,效率低。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线损统计中能够减轻人力工作量,并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降低电力线损问题不仅会提高电力整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馨.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J].南方农机,2019(16).
[2]陈玉方.刍议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