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鹏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尔沁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028000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各个行业迎来更高的机遇,智能电网建设已实现了绿色发展,并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为了迎接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智能电网建设迫在眉睫。怎样科学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并全面发挥该技术的作用,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水平,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电力部门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电网建设
引言
在电力网技术的发展中,智能电网成为中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安全性。传统的输电网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资源目前的社会开发需求,因此,电力产业追求更高级的电力工学技术和设备,增加智能电网建设路径,在作业练习中有效地提高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智能电网的平滑结构。
1概述
1.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首先,电力工程在开展施工前必须做好管理规划方案。方案制定后,在工程施工时必须执行落实,签订合同后明确合同内的条例要求,制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将细节落实到实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承包单位还需要根据合同、技术管理要求、工程的具体特征,设计出可行性施工计划,同时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资格,下发意见书,随时做好开工和整改。工程施行期间需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现象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具体方案签订指导书,签订审核完成后,再批准签订。最后,只有在审核合格的前提下设计文件才可以运用到施工中去。图纸会审非常关键,涉及到指挥中心、设计单位、承包商、物质供应商,要做好审核过程记录。如果设计文件存在变更,需要第一时间内递交通知单,交代出现变更的原因。在工程竣工时,需要和承包商制定出合理的竣工图纸,同时由监理单位、指挥中心签订审核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1.2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的作用
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将不同的设备应用到智能电网中,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对于构建智能电网非常重要。如AC电源可以解决智能电网的电池充电问题,所以,可以利用电力工程技术,解决智能电网的电池充电问题。实现了高频充电的开关电源在其他电脑上可用的功能。智能网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电力质量的特定要求,确认电力的最终输出质量。电网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在所有方面满足上述要求时,管理者可以将应用于电力工程技术的电气技术重点放在智能电网的最新科技成果上的输电设备,例如,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将AC变换技术、过度的电力补偿等相关使用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大容量的情况下,可以在输电网引入直流输电,提高输电效率,特别是在高压直流输出过程中,要注意电力供应的效果,并注意智能网格的最终结构质量要改进。
2智能电网的主要特点
2.1兼容性强
智能电网拥有十分强大的兼容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有效兼容一些能源,例如可再生能源,它可以使可再生能源进行完美的融合。同时,它还可以与其他多种电源进行融合,这样就可以使智能电网充分地与用户进行互动,通过这一系列的互动对用户用电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不同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充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与能力。
2.2绿色环保
环境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且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树立了节能环保理念,注重采取新型工艺技术开展建设。
2.3自愈能力
智能电网拥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它可以充分并且客观地评价自身的安全性能,智能电网还可以在持续不间断的工作中兼顾预报的功能,时刻提防预警,如发现有危险的因素,就会立刻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同时,如果造成了破坏,就会启动自愈功能。智能电网在损坏的情境中,可以运用自身现有的功能进行自我检修和判断,进而发挥出自愈能力,使得智能电网可以正常运作。
2.4经济性
建设智能电网有利于提升能源供应与利用率、节省电网系统运行成本等。其中,充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节省电网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至关重要。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经济性,即通过技术改革提升智能化水平,让成本控制实现智能化,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推动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3.1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今出现了一种能够便捷控制交流电输电过程的技术。从当前情况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我国在高压变电过程中,普遍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融入清洁性能源,并隔离能源。同时,还要充分结合电力工程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此外,通过调整智能电网中的不同参数,可以减少输电中的耗损,进而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质量。
3.2在发电以及储能技术中的应用
发电以及电力储存技术是电力生产技术中的核心,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力能源的转化效率,并依据电力能源供应的需求来优化电力储备的环节。智能电网在应用的过程中,将大量新型的发电技术以及电力分析系统与现有的发电网络进行融合,实现了分布式的发电以及分布式的电力储备。智能电网在发电技术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风力发电生物发电以及地热发电都能融合到智能电网中,同时能够根据相关发电技术的特点来实现分布式的储能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现代电网建设的水平,并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电力能源紧张的问题。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现如今,智能电网所使用的电流方向与现实中使用的电流方向有时会出现相悖的情况,这严重阻碍了智能电网的应用和运行。所以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向偏远地区输电的趋势就是将较高的电压通过直流的方式进行运输。所以在建造智能电网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时,就需要用到能够使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发生变化的电器设备对较高的直流电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使其对电流进行调整,从而使电流能够与智能电网所使用的电流相匹配。
3.4落实工程技术管理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是技术管理人员工作落实贯彻的依据,在工程技术管理中积极开发和改造各方面的技术管理,全面掌握技术管理的各要素,不仅增强电力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还要积极贯彻电力技术制度管理,落实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落实电力工程技术管理。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电力能源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电力系统的革新,在这个过程中,智能电网技术在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能源传输稳定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应用,从实际的建设需求以及相关技术的特点出发,保证智能电网技术能够被有效地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力能源供应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宁.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0):93-94.
[2]韩佳楠,谷卓木.基层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20,22.
[3]汪洁,刘悠.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