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2期   作者:王小龙
[导读] 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开发应用系能源领域,有效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
        王小龙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宁夏  回族自治区  750004
         
        摘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开发应用系能源领域,有效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大大小小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等等在绿色电能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于来越显著,伴随新能源电力企业的发展,一些生产安全事故的频发暴露出,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弱点,因此,需要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控新能源电力企业发展过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本文重点分析与探讨了构建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一、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依据。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行业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朝阳经济增长点,多数国有控股新能源发电企业跨区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西部等地区,新能源行业企业正以磅礴方兴未艾的趋势发展,从全国来看,广东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先进核能和太阳能产业,预计2025年实现非石化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0%;浙江省的能源集团再生新能源板块—浙江新能(浙江系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上市,此次发行2.08亿股,每股最新涨到5.05元,涨幅位居43.87%;河北省有序发展风电和光伏电站建设,据统计,2021年初风电发电、光伏发电装机并网容量突破2368万千瓦;山东省2020年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装机容量达4791.2万千瓦,占发电装机全省容量的30.1%,同比增4.3%;内蒙古规模以上风力、光伏新能源发电量超过727.8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13.7%;云南省2021年继三峡水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已有世界级7大水电站建成投产。新能源体量规模大,发展速度与时俱进,在高原、山地、平原、盆地、海边等分布极其广泛,由于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比较迅速,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少的现状日益凸显,人才需求跟不上新能源行业企业发展的步伐,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专业人才仅17万,那目前的企业发展速度,“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要超过85万,人才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础动力,人才缺乏,动力基础结构就不牢固,难以支撑行业企业稳定低可持续发展,人才缺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对企业的高水平管理造成影响,造成生产中的盲目指挥,违规、违法操作较多,安全生产不能同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同样形势喜人,科学管理系统专业化技术水平低,管理漏洞较多,以至于是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居高不下;不仅我国新能源产业企业发展中遇到如此挑战,国外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亟需提高,一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使人触目惊心,比如,2017年7月3日英国《每日邮报》发消息说,光伏事故频发,导致千万豪宅太阳能电池板起火,烧毁过半屋顶;中国证监会发消息说,2021年1月25日开山股份印尼控股公司雅加达地热井102地热发电项目电站发电调试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据中国粉体网讯,2021年4月16日北京南四环“光储充”一体电站发生爆炸,造成数人伤亡。因此,在新能源电业发展中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牢记“安全第一”做到“警钟长鸣”,积极构建起以双重预防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安全生产管控长效机制,有效保障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地发展,为构建紧急发展新格局做出贡献,保障新经济增长点的安全、高效,稳中有进。
        二、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内容
        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生产安全事故防范的两道“防火墙”。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两把“锁”,对有效防控发电生产过程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有效防控;从新能源发电生产的源头开始,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的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分级管控,把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降到最低。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意识;持证上岗;规范作业;设备维护;安全生产技能培训;警示教育等工作内容。是发电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有效控制在人为可接受的范围,减少、杜绝安全生产过程产生事故隐患。二是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结合属地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对生产过程实际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隐患,拉网式集中清查,先从制度层面着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不同的企业,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确保安全责任制切实可用,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再从措施和设施着手,措施要求实际操作性强,有效果;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要全,实用性强。最后,排查生产环节、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方面的隐患,对企业生产中实际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缺失、安全漏洞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失效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标准要求,进行集中整改,把各种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处理,有效防控安全事故发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了安全事故隐患的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目标和制度,企业能够对安全生产风险自辩自控,实现隐患自查自治;把政府领导、部门监管、新能源发电企业责任落实以及社会参与形成系统,构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深入实施推进。
        三、构建新能源发电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探索
        1、切实加强党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新能源发电企业党组织结合国家能源部门党组和属地党委,对企业构建双重安全生产预防机制,进行审查,利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力求取得成效。
        2、落实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直接责任、间接责任,搞好压力传递,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分级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周密部署落实,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标准、风险防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措施,强化人员保障、责任保障、措施保障、资金保障。
        3、定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技术培训,结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评等级,对生产岗位、电企生产区域以及生活区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实现超前预判,有效辨识,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保障工程、技术的安全生产措施落实。
        4、狠抓重点工作的推进。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分三大项,即:风险辨识工作、风险评估工作、风险控制工作;三项工作互为一体形成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也是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内容,基本上贯穿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设备设施、人员操作以及生产调度管理的全过程,查找重点危险源,核定重点区域,控制重点环节,实现全面的风险控制管理。
        5、安全生产风险与安全隐患排查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设备,对厂区、生产线、设备等有可能产生安全生产隐患的区域,实施实时在线监控,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装置的高效、精准的优势,促进安全生产风险的预警防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把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摆在隐患前面,对安全生产隐患做到超前预判,有效筑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防线,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升级换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丁帅,王闯.浅析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9):47-49.
        [2]王闯,王浩溢.探析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3):26-28.
        [3]严耀亮.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粗议[J].水电与新能源,2013(0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